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针对具体工程实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钢筋等强直螺纹接头的优点、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检验及施工效果,并总结出几点体会。此项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5节编组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连接铰型式和受力特点,建立了车体的静力平衡方程组,推导出了连接铰受力的解析表达式。采用EN12663规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校核了固定铰上铰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JDBC语句分享的数据库连接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语句(Statement)分享编程技术的数据库连接池方案的实现方法,可以在连接数不增加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对用户请求的响应能力,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还给出以Jsp+JavaBean方式编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模具在使用中频繁出现损伤接触线的质量事故,对既有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及其压接模具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分析原因,从而研究出一种新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模具。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井口嘉陵江特大桥上对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的监理检查实践 ,总结出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的方法、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根据列车──线路纵向动力学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线路纵断面连接标准,为《线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螺栓连接方式因具有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可拆卸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在动车组列车上,螺栓将各行车设备连接到车体钢结构上,既保证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又使各设备可随时更换。文中系统地介绍了螺栓设计思路,并详细阐述了螺栓计算及校核过程。  相似文献   

8.
借鉴南京地铁信号系统有效防雷经验,着重分析,讨论了等电位连接防雷原理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车体及最新焊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展猷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5):16-20,61
叙述了车辆车体结构的演变、应满足的性能和焊接方法,着重介绍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铝合金新的连接技术的摩擦搅拌连接(FSW)法及其特点和应用于最新车体技术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地铁一号线柔性接触网绝缘锚段关节处发生的断线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设计出新型线夹,可改善连接线端的受力状态,彻底解决了原线夹无法检查线端燕尾槽状况的问题,达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与其它钢筋连接法相比,套筒挤压法具有施工质量好,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文章地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横向连接装置的作用原理,并对横向连接装置的不同结构形式作了分析;还对GK2型内燃机车采用与不采用横向加接装置作了对比计算,其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其结论在机车设施时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将简支钢梁两两拼接再托换支点进行墩台改建的施工方案,文章阐述连接设计计算,施工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国外旅客列车各种电气连接系统的发展情况,讨论了与电气连接系统有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日本车辆连接装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1998年开始采用自动车钩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日本车辆连接装置走出了一条借鉴美国经验和自主开发并举的道路。本文综述日本客、货车车钩缓冲装置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各型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并提出了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辆连接装置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即将出版的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道岔连接的有关规定及混凝土岔枕道岔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混凝土岔枕道岔插入轨长度的取值,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刀夹     
大昭和精密工具公司(以下简称大昭和公司)曾介绍过多种新型刀具夹持产品。其新型CKN组合式连接件据称是最坚硬的刀具连接式夹具,能用于夹持轻量级铝质部件的大型刀具(见图1)。该刀夹具有很大的夹紧力,在钢质接头与铝质偶件之间用3只螺钉连接,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我国铁路敞车侧柱下结点的结构演变,重点分析了过去焊接结构侧柱下结点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新的侧柱下结点焊接结构方案,并做了必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包括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锥螺纹连接和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日趋成熟,并已有了一套行业标准和规范,这一技术在地面工程中,在操作空间足够大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操作空间特别狭窄的地下工程的特殊条件下如何用好这一技术需要探索研究。文章就这项技术在地下工程困难条件下的应用实践加以总结,可望在类似情况下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金志文 《上海铁道科技》2010,(2):126-127,120
在第六次大提速期间,通过既有线更换道岔后连接曲线的设置与拨量计算的方法完成了10个站场22条曲线的重新设定和改造,在确保施工顺利完成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拨道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