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某PHEV车型空调系统为分析对象,利用一维仿真软件AMESim建立零部件模型、台架模型、整车瞬态降温模型,通过一维仿真计算结果与零部件测试数据、空调系统台架数据、整车空调制冷工况数据分析对比,表明一维仿真计算在汽车空调的开发中能够为性能目标达成的判断以及系统性能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为司机和乘员提供了良好的驾乘环境,合理的空调制冷功率设计需要对驾驶室的热负荷进行分析。文章以某车型为案例,详细介绍了驾驶室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东风雪铁龙全系列车型的车载空调是基于车载CAN网络的以R134a作为制冷剂的循环系统。整个制冷循环过程是利用专用流体的热力学性能进行热力交换来实现。为保护空调制冷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全系车型都配置有一套基于压力和温度等条件进行判断和控制的保护系统。东风雪铁龙全新爱丽舍在试生产阶段时出现了批量的空调保护系统缺陷。本文以此典型故障为例,介绍了空调保护系统的控制和实现方式以及系统缺陷的分析方法,以供相关分析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热带沙漠气候地区,对整车的热平衡及空调制冷性能的适应能力要求极高。文章通过在热带沙漠气候的实地环境里,对某MPV车型进行无聚风板和加聚风板,两种状态下的热平衡及空调制冷性能进行测试,以研究聚风板对该车型热平衡及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与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空调系统制冷负荷与参数匹配计算流程.以某型号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空调系统计算参数.对不同行驶工况下电动客车性能进行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匹配的空调系统,该客车在提供足够制冷负荷前提下能够满足动力性能设计要求,但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显著降低整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国内某车辆空调系统制冷效果差的原因,通过改善与优化压缩机传动比、增加逆流式冷凝器、优化空调管路结构、减少机舱内部热回流效性,有效提升整车空调性能水平达28%左右,同时提高了该车型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销量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中,即使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测试结果均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但并不意味着集成到整车平台上也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整车的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分析往往需要贯穿于车型的各个研发阶段。介绍了汽车的电磁环境及主要干扰源,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 了整车级电磁仿真模型的建立流程,以期为实现整车级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所谓电动汽车整车能量流研究,就是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中能量的转换、传递和回收过程。为全面了解车型能耗的分布情况,以及识别出对能耗影响的相关因子。文章在动力总成台架上对纯电动汽车进行了能量流测试,同时在单体电机台架上对电机系统进行效率测试。通过对整车能量流的测试对纯电动车型降低能耗提出了关键技术路径。文章以重型车在CWTVC工况下的能耗测试为例,研究出该车型的能耗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客车整车密封性已经成为其行业一个非常重视的问题,且其密封性与汽车NVH性能车内噪声水平、整车能耗及空调制冷性能等密切相关。整车气体密封性能测试可以排查车身泄漏点和测量车内压力及泄漏量大小,深入探讨客车车身气密性设计和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对客车整车气密性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并以某车车内密封提升对整车噪声的影响及密封整改前后的车内温升曲线对比分析验证了整车气密性提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电动汽车作为参考车型,对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动力系统关键参数进行匹配计算,在整车仿真软件Cruise中搭建整车模型,对整车模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整车性能满足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说明参数匹配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调作为整车内部主要耗能附件,对用户实际使用油耗的影响巨大,有着很大的节能潜力。文章基于WLTC循环,采用不同试验方案,对多辆轻型车进行空调油耗,考察国内多款主流车型的空调油耗水平及空调制冷效果,验证压缩机排量和车辆前端密封导流对空调油耗的影响。结果表明:1)空调能耗占比较大,不容忽视,不同车辆的空调能耗占比总体分布在22%左右。2)多数车辆无法达到10min时头部平均温度达到23℃的要求,无法获得节能效果值。3)适当降低压缩机排量和增加车辆前端密封导流都具有一定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特性及动力电池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创新有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驾驶室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利用发动机余热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同时采用同一套空调系统对驾驶室和电池进行制冷。然后,根据动力电池所需制冷功率以及加热功率,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及零部件匹配选型。最后开展实车测试验证,证明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满足要求,本文提出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4.
某型纯电动商用车参考传统能源车型设定整车性能目标,搭建样车,并通过AVL CRUISE软件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实车测试,对仿真与实测差异进行分析,优化后的仿真模型将有利于提高仿真分析精度,同时采用优化后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动力链组合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更优的动力链组合,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实车试制、试验的费用。通过仿真分析与实测误差对比,发现误差在5%范围内,可为后续类似车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量流的方法,在整车状态下研究发动机前端轮系附件(FEAD)的空间特性、转速特性和扭矩精度,设计了基于应变原理的能耗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并在某车型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所验证车型的FEAD能耗占发动机总能耗的3.07%,占整车总能耗的2.03%,其中发电机的总能耗为318 kJ,水泵总能耗为204.7 kJ。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用户习惯对整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的影响,搭建了整车能耗解析测试系统,基于某上市车型进行环境仓转鼓测试,研究了纯电动乘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电池放电特性及整车能耗特征,分析了用户使用习惯对整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基于测试数据,精确分析了整车能量流向分配及损耗情况,并针对不同用户习惯及环境温度下整车及各部件的能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阐述热带沙漠气候环境下汽车空调制冷性能的研究,对热带沙漠气候环境下整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温度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并以某车型出口迪拜的空调系统改进性开发为实例,从系统架构、性能指标、部件布置和试验验证等方面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王国华  桑国辉  张英朝  徐金诚 《汽车工程》2023,(11):2023-2033+2057
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本文以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搭建了乘员舱的数学模型,耦合了人体热生理模型,将Berkely热舒适性评价模型用于乘员舱内人体热舒适性的评测。针对高温工况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送风湿度对乘员舱内部热环境、空调的总负荷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送风风速由低到高改变的过程中,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性会先上升,后下降,且能耗也随之升高。且在较低送风风速条件下,送风温度的变化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有限。送风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要弱于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同时本文将送风风温、送风相对湿度、送风风速作为自变量,把乘员的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指标乃至空调系统总负荷当作研究对象,拟合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多参数优化分析的方式,不同送风参数对热舒适性和空调负荷的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把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的目标值设置成0,把空调系统热负荷降目标值设置成最小值,并且使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与空调系统负荷二者的权重均设置成1,求取最佳方案,实现在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热负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完整的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主要针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研究空调风冷电池包系统,对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控制,使整车热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工况和环境温度的整车热管理要求。文章基于AMESim软件对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温度适应性研究及设计的方法为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鉴于纯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较大差异,引入电动机室传入热的概念。在考虑电池包对空调冷负荷影响的基础上,对空调冷负荷进行了计算和测试,得到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下,从不同围护结构的瞬时得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比较分析了理论计算与测试的结果,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