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轮辋是汽车的高速旋转部件,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对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目前的试验与仿真在轮辋研究中均有一定的不足。对比不同形式的汽车轮辋及其在不同轮胎轮辋速度边界条件设置下的计算结果,对轮辋的仿真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针对不同的轮辋内外侧开口面积、轮辋形面、样式及不同开口数量等多种轮辋造型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使用轮胎不旋转、轮胎设置切线速度及旋转坐标系模型(Moving Reference Frame,MRF)(旋转坐标系)等3 种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对空气动力学轮辋设计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转变,相应的电气功能件也越来越多。5G天线、HUD等占据了较大的仪表板内空间,对前除霜格栅的性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目前常规的前除霜格栅的Y向尺寸基本大于600 mm,但是一方面为了增强造型的可观性,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化座舱的普及,前除霜格栅Y向尺寸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研究在智能座舱极限空间下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并提出优化方案以实现高性能除霜的效果。改进后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超过了国际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5.
计算流体力学在模拟汽车外流场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汽车车身外流场模拟的研究发展状况。目前,国外CFD软件正朝着全自动划分网络、高速高精度的教育处方面发展,而国内对CFD的研究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水平。 相似文献
6.
7.
8.
9.
综合考虑了气动阻力特性和横风稳定性,对车身外形参数进行了多目标自动优化设计。综合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试验设计方法、响应面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集成Pro/Engineer参数化建模和ICEM网格划分工具以及Fluent仿真软件,在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FRONTIER上,搭建了一种自动优化设计流程。利用该流程,基于遗传算法(GA)对MIRA快背式模型车身几何外形进行了改型设计,得到了考虑车身气动阻力特性和横风稳定性的最优权衡设计解集。该结果使得气动阻力因数降低了5.2%,侧向力因数降低了5.8%。因而,实现了车身气动阻力和横风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应用CFD方法对某轻客的外流场进行仿真分析,计算该车型的整车风阻系数,分析后视镜的流场特性,并对后视镜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4.
车身造型直接决定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将汽车的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使车身整体更加符合流线型,降低约3%的整车迎风面积,从而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本研究运用Pro/Engineer造型功能建立三维模型,在Hypermesh对模型的流场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网格导入Fluent中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对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模型与后视镜和门把手外置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有效的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仿生设计的原理,对某型新能源汽车风扇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在提升风扇散热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噪声。在前期工作中,采用大涡模拟获得原始风扇表面的速度和压力脉动等信息,通过对比台架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参考鸟类翅膀飞行静音的特性,对该风扇扇叶进行仿生学优化设计。对比原始风扇结构,所得到的仿生设计方案在目标转速下实现了进风量增加14.36%,总声压级降低4.09 dB(A)的综合性能提升。此外,该风扇的一阶声压级对比原始设计由59.23 dB(A)降低到了55.02 dB(A),实现了4.21 dB(A)的噪声性能提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文章对于机舱空间受限的小型新能源汽车风扇设计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文章所采用的风扇噪声的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优化设计的技术路线,对新能源汽车开发中日益凸显的风扇负荷增大及其噪声问题,具有很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汽车车内热-流场分布不合理而影响乘员热舒适性的问题,通过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建立原空调风道的几何模型,在建立合理的流体力学网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风道内的流动进行流体力学稳态仿真计算,分析了原风道各出风口流量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并对原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使各出风口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障乘员的热舒适性,为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利用CFD仿真数值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某轻客车型后暖风主机总成的壳体结构的优化,最终达到提升后暖风主机总成的制热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
通过对风阻系数敏感度的理论推导,寻找影响风阻系数的车身造型面关键部位,根据获得的灵敏度,采用自动变形技术,实现网格对影响风阻系数的造型面变化的自学习和自判断,最终达到汽车风阻自动优化的目的.对某款SUV风阻的灵敏度分析,验证了灵敏度方法和自动变形技术在空气动力学风阻计算中应用的有效性,计算全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即可使风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