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塑料材料性能的日益提升,汽车零部件塑料化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针对某车型的全塑前端模块结构,根据前端模块的性能指标,利用仿真分析完成前端模块的优化设计,在前端模块性能基本不降低的前提下,整个结构优化实现重量降低10%左右,最终达到降低零件重量和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汽车油耗对车身轻量化提出的要求,汽车前端模块结构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前端模块的轻量化水平,通过OptiStruct优化零件结构,将塑料本体螺接钣金加强件的复合前端模块改进为薄壁化全塑前端模块。经过CAE分析,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达到了减少零件复杂程度,减少重量,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Dynaform软件对汽车提升门内板检具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重力单独作用及重力与回弹力综合作用下零件的尺寸变化。结果表明,提升门内板检具放置方向应设计为车身坐标方向,以满足零件测量要求;在对产品进行仿真分析时,除了对零件进行生产状态下的回弹分析以外,还需要考虑零件在检具上只有主基准支撑及夹紧状态下的重力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在工控系统中集成汽车电子部件和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考虑CAN数据总线的开发特点,同时,结合汽车电子部件和模块的软硬件接口特性,在工控系统集成中应用汽车电子部件和模块。尤其是应用在相关车辆再制造检测设备中,避免数据总线接口卡二次开发的风险和投入。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汽车塑料相对密度低,以塑代钢制作外装件可减轻汽车自重,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文章介绍了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简称LFT)在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汽车前端模块的应用状态。对LFT的力学性能等方面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就传统钣金焊接和LFT制作的前端模块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了LFT材料在该零件开发中的应用前景是令人期盼的。最后对前端模块应用复合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一款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结构,并且根据汽车行驶的转矩需求,详细论述了不同工作模式下汽车的各个动力部件的转矩分配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在模式切换时,各个控制器及动力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情况。提出了由ISG电机和后驱电机进行转矩补偿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以改善汽车的驾驶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前向式仿真模型,对汽车的转矩分配策略以及转矩协调策略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CCM+对某汽车前端结构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通过提高冷却气流利用率和改善发动机舱内部气流流动,寻找到兼顾前端模块冷却流量和整车气动阻力要求的最优前端参数。经气动风洞试验和热环境风洞试验验证表明,该优化结果可行。指出,运用CFD分析优化可以在汽车设计前期介入,通过对比不同方案提升整车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概述汽车局域互联网络LIN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在重型汽车上采用总线方式对开关控制网络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翘板开关结点、多功能转向盘结点、门窗控制结点等开关控制模块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CANoe仿真软件进行全数字总线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设计正确、合理,所有部件都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汽车上各种零部件都有其相应的使用年限,工程师们在设计之初便根据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条件,估算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一般依各零件的特性进行初步规划,规划时考虑的条件包括使用频繁性.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改性技术及加工技术不断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以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具有较低的密度、低廉的价格以及可以循环使用等优点,正在取代工程塑料与金属在汽车仪表板、汽车车身和底盘零件中的应用。目前,在国外新型汽车前端部件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中,注塑成型的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复合材料已成为主要的材料。这种材料以前还没有被用在汽车前端部件的制造上,但是现在一些汽车生产商,尤其是欧洲的一些汽车生产商,将这种材料作为玻璃毡片增强PP(GMT)和GMT与金属共同模压的混合配件的替代品。 Borealis公司用短玻璃纤维增强PP的配混料Xmod替代长玻璃增强PP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机及其部件的流体散热、温度分布计算问题,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CAE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流体域划分、部件发热源功率计算、仿真参数设置与后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机及其部件的温度分布计算方法,利用ANSYS的workbench平台下的FLUENT软件模块进行分析,同时对物理样机也进行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物理试验进行对比,其偏差率在5%以内,分析结果可信。该仿真思路与方法可供发电机散热结构设计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昌明  伍腾飞 《北京汽车》2008,(6):23-25,30
汽车前纵梁是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的主要吸能部件之一,前纵梁吸能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耐撞性的好坏。文中建立了某轿车的前纵梁有限元模型,用LS-DYNA有限元软件仿真来得到其吸能性能,通过改进纵梁结构,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30ms吸能量达到了13024J;也为以后纵梁的设计进行一些前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CNG管路、部件的布局必须考虑车辆在各方向受到碰撞或翻车时,车身钣金变形或者发动机变速器等刚性件错位,CNG管路、部件安装在这些零件上,这些变化可能拉断或者挤压断离CNG管路或部件,造成CNG泄漏,产生安全问题。众所周知,使用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好处诸多,如环保节能、燃料费低廉等。由于CNG汽车的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上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汽车电器》2009,(3):50-56
3 汽车线束零件 汽车线束的使用环境与家用电器的配线有着很大的区别,汽车线束更严格、更复杂。作为一个线束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要考虑在锐利的零件露出时、在超过高低不平路面时激烈振动与连续驾驶的振动情况,以及发动机室内温度或夏天的室内温度对汽车的影响。因此,线束需要很多其它的保护用零件。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正时齿轮磨损后,需要拆换。更换安装前,应检查安装在汽缸体前端面上用来润滑正时齿轮油道的喷油嘴是否堵塞并疏通;检查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上有无正时记号或记号不清,必要时更换;装配前应在曲轴和凸轮轴轴端涂上机油,然后先将曲轴正时齿轮套装在曲轴前端,垫上铜棒,用手锤敲人凸轮轴轴端。安装后检查两齿轮的记号是否对准,并转动曲轴,检查两齿轮的啮合是否正常;经检查齿轮安装合格后,可按上述相反顺序将发动机前端零件安装齐全。  相似文献   

16.
5月10日,首辆由我国研发且配备全塑料前端模块的汽车干近期落幕的第十四届上海车展上亮相,该模块采用了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的STAMAX牌长玻纤聚丙烯(LCFPP)树脂。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在车展上展出了配备这一全塑料前端模块的CX30型紧凑车型。  相似文献   

17.
汽车冷却系统前端进气量直接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和气动阻力。针对某安装主动进气格栅(AGS)的乘用车在高速与低速行驶工况下,发动机存在过度冷却与过热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格栅进气角度与风扇转速对前发动机舱流场的影响;建立了格栅角度与风扇转速优化匹配的准则与方案,并通过匹配实例仿真和实车实验,对匹配方案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进气模块匹配方案能满足极限工况下的散热需求,百公里油耗降低0.166 L。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汽车轻量化与复合材料在保险杠缓冲梁上的最新进展。针对保险杠缓冲梁,从流程、设计、材料、分析、制造和试验等展开论述,通过模拟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了将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GMT)材料应用于前端模块上能够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11,(20):17-17
首台中国研发且配备全塑料前端模块的汽车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亮相。该模块采用了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的STAMAX长玻纤聚丙烯(LGFPP)树脂。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汽车驾驶舱视觉舒适性能够保障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的稳定性,因此汽车驾驶舱的人机工程布置和内饰设计需要考虑减少驾驶舱眩光的产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SPEOS的汽车驾驶室眩光评估方法。利用光线追踪法分析产生光反射部件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在考虑材质属性、外界环境、真实光学效果和阳光照射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视觉仿真精确映射汽车驾驶舱的眩光位置。以某型SUV驾驶舱为例,通过光线跟踪分析发现,组合仪表不会有光线的直接照射产生眩光,中控大屏幕会有通过天窗和右边侧窗玻璃的光线直接照射产生眩光;通过视觉仿真分析发现,组合仪表由于光线折反射导致轻微眩光,中控大屏幕眩光面积较大;前挡风玻璃区域在中午和下午眩光较为严重,左边外后视镜区域在下午有空调镀铬装饰和风口造型的成像;中控大屏幕贴合AR防眩光膜优化后,分析结果表明,整块屏幕视觉效果趋于一致,视觉功效有显著提高。通过制定驾驶舱炫目主观评价流程并进行主观评价分析,得出驾驶舱眩光主观评价分析结果与仿真方法评估结果一致,表明该评估方法在新车研发和车型改款试制前期对驾驶室眩光分析和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