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驾驶园》2014,(12):86-86
<正>关于汽车的用电安全,维修工程师的一大忠告就是不要轻易改动原车的线路,因为原车的线路使用的是通过车厂质量、规格认定的线材,并且经过车厂研发部门对线材的承载、耐热、抗老化等指标进行过标定,包括不同用途线材的颜色标记,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在很多没有安全常识的改装店,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可能是非标线材,线材的指标不能达到车用线材对电  相似文献   

2.
车型:奥迪C62.4L,发动机和变速器型号为BDW、01J。VIN:LFV4A24F683××××××。行驶里程:153424km。故障现象:当打开驻车辅助按钮E266或挂入倒挡时,倒车影像MMI能亮3s,然后自动黑屏。故障诊断:此车为前后撞击事故车,修复后试车时发现倒车影像在挂入倒挡时,MMI显示屏亮3s后就自动黑屏。然后我们就用诊断仪进行故障诊断,发现在存储器内有故障码:◆01549驻车辅助传感器供电电压断路/对地短路静态◆01549驻车辅助传感器供电电压未达到下限静态首先,确定了此车倒车影像为原车装配。然后通过资料查找电路中的供电线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C-NCAP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最新版C-NCAP中,增加了儿童座椅静态评价。作为新引入的项目,2021版C-NCAP中的儿童座椅静态评价对各家车企来说非常陌生。本文目的在于帮助汽车工程师更好的理解该评价中的检查要点和意义,提升车辆儿童保护性能。本文简述了Euro-NCAP和C-NCAP中关于儿童保护评价的发展概况,对2021版C-NCAP儿童座椅静态评价相关项目、检查要点及检查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列举了评价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供车企参考。其中,ISOFIX标识和儿童座椅兼容性出现问题概率较大,现阶段车辆普遍未配置儿童座椅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整车静态电平衡的测试方法及要求。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为例,对各种工况下静态功耗进行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建 《隧道建设》2005,25(6):35-37
介绍了将GPS静态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首级控制测量中,能够达到高精度、高效益、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等目的,对整条地铁线路的正确贯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微型客车针对正面碰撞法规的系统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正面碰撞法规要求,对某微型客车优化改进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详细描述了针对某型客车进行系统优化改进设计的过程,分析了汽车改进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改进措施。实车碰撞试验表明:在不改变汽车外形和主要结构,综合考虑汽车质量和改进成本等诸多约束条件下,通过材料、结构的准静态试验和台车碰撞试验,结合整车及主要零部件碰撞试验,并利用PAM-CRASH/SAFE等数值分析手段,对整车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的改进可使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韩彬 《汽车维修》2014,(12):2-5
<正>二手车评估是由专门评估机构的评估师,遵循法定或公允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对二手车进行手续检查、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的过程。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估二手车的价值,在二手车交易中是至关重要的。二手车的价值除受车型档次、市场供求关系、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外,最为主要的是二手车当前技术状况的好坏。二手车技术状况的鉴定是二手车鉴定评估工作的基础与关健,一般包括静态检查、动态检查和仪器检查三个方面。二手车静态检查是指在静态情况下,根据评估人员的经验和技能,辅之以简单的量具,对二手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静态检查的目的是快速、全面地了解车的大概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8.
一辆2005款日产天籁轿车,VQ23DE发动机,F04B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4000km。故障现象:此车是肇事车,修复完双安全气囊系统、冷却系统、灯光系统后,顺利着车,但发现此车没有远光,打开超车开关也未见远光点亮,后检查灯泡线路、保险丝等完好。故障诊断:对于灯光系统,在汽车电器系统中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障,无非是电源、线路、开关、保险、继电器等,  相似文献   

9.
车型:V31。 发动机:4G64。 年份:98款。 故障诊断: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中,突然熄火之后再不着车。 故障分析:因此车为化油器车,线路比较简单。对不着车故障,一是检查高压电,二是检查油路。突然熄火,油路、电路问题均有可能。 故障检修:先检查油路(因在外施救),拆开化油器进油管,起动发动机,没有油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综合考虑了移动通信车天线升降杆的自重轻、加工工艺等因素,并结合力学公式对移动通信车升降杆进行刚度和强度分析,从而得出了适合移动通信车工作环境的最终设计方案。移动通信车自身具有多个通信频道,可以充分实现对现场话务量的吸收,从而能有效保证通信畅通,提高特定区域的移动通话容量和质量,解决大型会议、突发自然灾害等环境下由因现场大量人群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运营铁路隧道总体规模巨大,传统隧道检测方式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营隧道检测及时、高效的需求,融合隧道检测新技术、优化运营铁路隧道既有检测方式是运营铁路隧道检测降本增效的关键。基于以上问题,对中国、日本及韩国隧道检测技术进行调研,从图像类、探测类以及集成综合类3个方面梳理中日韩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提出运营铁路隧道检测技术以快速综合检测、数据智能化判释、隧道状态协同评估为主的发展趋势,分析适用于我国运营铁路隧道实际情况的隧道检测模式,提出应重视铺轨前的隧道检测,确保隧道初始状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性,加快建设隧道状态信息库,基于快速、综合、智能化的隧道检测技术体系,实现运营期铁路隧道的动态周期检测,以实现运营隧道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依托长期从事铁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实践,根据国内各类土工格栅的技术质量标准、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总结分析土工格栅在高铁路基中的应用情况及其质量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工格栅在高铁路基中的选用原则、质量管控要点及修改完善相关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碎石注浆桩是近年来应用于深厚层软基加固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施工和验收技术标准可供执行,且在铁路工程施工中尚无应用先例。目前,碎石注浆桩通过在甬台温铁路新温州站工程中的首次实践和成功应用后,在东南沿海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得到推广。重点介绍碎石注浆桩加固铁路深厚层软基的可行性分析、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依托高速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长期实践,系统分析了路基工程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的控制程序,提出水泥级配碎石压实质量应“内在密实、板结良好”的定性评价标准并纳入现行验标中执行;通过对水泥级配碎石填筑实体的钻芯取样,探索芯样抗压强度和完整性与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评价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马伟斌  柴金飞 《隧道建设》2019,39(10):1553-1562
铁路隧道病害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如何在隧道病害进一步恶化之前采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和实时监测,并进行定量化的科学评估,是铁路隧道检测、监测和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与考验。通过在铁路隧道运营维护领域的多年探索和积累,总结当前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评估及整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运营铁路隧道的日常运维养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普查和调研,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梳理;然后,利用由验收检测、周期检测、日常检测、重点监测构成的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运营铁路隧道的运营状态;此外,基于运营铁路隧道状态评估方法,实现隧道建筑物劣化状态的快速评定;最后,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类型的归纳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运营铁路隧道的病害整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剑宏  解全一  刘健  小泉淳 《隧道建设》2020,40(12):1824-1833
日本铁路隧道(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经过100余年的发展,产生了隧道老龄化严重、剥落掉块、开裂、劣化以及渗漏水等病害。通过调研日本铁路隧道建设情况、性能要求、病害类型与原因,得出日本铁路隧道约40%的病害与设计施工有关,27%的病害与运行环境有关,23%的病害与所用材料有关,10%的病害与外力变化有关。介绍日本铁路隧道维护管理体系(隧道检查、健康诊断、措施对策、记录存档)、自动检测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相同条件下同类隧道的运维无法统一;自动化检测技术因成本过高或未达到标准要求,只能作为辅助检查手段服务于部分隧道;很多信息因保密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运维技术人员、隧道专业人才不足及人才老龄化严重等)。指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运维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也影响了整个运维成本和质量。针对我国隧道运维技术的发展,提出以降低隧道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延长服役寿命为目标,构建基于结构性能与成本的“预测型”运维体系,建议发展一体化运维技术、研发快速维修加固技术、开发智慧运维管理系统等,通过多学科融合交叉,构建系统性的运维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动态变形模量Evd检测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快速检测路基质量的方法。选择6种代表性的填料进行试验,分别测试路基的压实度、含水量、弯沉、动态变形模量。进行了Evd与压实度、含水量及弯沉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用Evd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国内外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适于我国路基检测的快速静态平板载荷试验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地基系数K30、二次变形模量EV2与快速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为完善我国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与普通公路桥梁养护检查相比,跨铁路桥梁评定的检查复杂度、难度更高,投入的养护资金也更多.依托某跨铁路斜拉桥工程,采用无线传感技术便捷部署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快速、低成本的桥梁状态评估,为桥梁养护维修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效降低跨铁路桥梁定检频次,实现更精准的检测资金分配.  相似文献   

20.
蒙华铁路设计为重载铁路,三门峡地区土质主要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三阳车站工程最大填高15.25 m,最大填土宽度235.50 m,属超大断面填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三阳车站路基填筑采用了数字化连续压实BIM技术,达到了提前校核设计,预先解决施工碰撞;做到了施工中全方位实时监控施工质量,及时调整压实工艺,质量检验零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