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矩形通道底壁安装矩形涡产生器对(RWP)时纵向涡对层流换热的影响.在雷诺数变化范围为500~7 000,通道底壁安装RWP和不安装RWP两种情况下,比较了流体流动和换热性能.同时对涡产生器的高度和攻角对表面换热性能的影响也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通道的底壁安装RWP可以显著提高换热性,雷诺数越大,换热性越强.随着涡产生器高度的增大,换热性增强,但阻力系数会急剧增加.当攻角为29°时,强化换热效果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矩形截面微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实验的流型特点,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预测矩形截面微通道沸腾传热系数的物理模型——四区模型。采用该物理模型对矩形截面微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进行预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合实验数据对其进行最优处理,得到一组新的经验参数。最后利用该参数对矩形截面微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进行预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了88.46%的数据误差在20%之内,平均误差为10.33%,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常规平面微混合器内流体混合特性的研究,对布置错位通道的微混合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指定Reynolds数范围内微通道内流体的热混合特性.计算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C算法进行层流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在指定范围变化时,其对混合性能的扰动作用较小.此外,由于错位通道结构所产生的漩涡在促进混合的同时降低了流体工质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天窗的开设影响夕发朝至列车的运行组织. 考虑高速列车可利用相邻既有线、城际铁路跨线运行,以综合利用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本文分析了客运专线开设全线垂直矩形天窗与夜间行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求解最佳矩形天窗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天窗影响列车OD数最少为目标,以满足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到发时间带为约束,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实例,运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得出不同位置的天窗影响的列车OD数相差不大的结论,并给出动车组速度等级为350km/h和250km/h、速度系数0.9和0.8四种情况下长度为4小时的相对最佳矩形天窗位置. 对受天窗影响的列车提出了运行调整措施,初步分析了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时动车组适宜采取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通风式制动盘内部通道对流换热的研究成果,从内部通道的质量流量、对流换热系数和有效散热表面积三方面,分析了不同结构设计对制动盘内部通道换热的影响;从解析法、数值分析法和试验测试法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对流换热分析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径向叶片制动盘通道内,主要存在2种流动方式,由紧邻叶片吸力侧气流分离引起的回流和在径向通道内部旋转的二次流,抑制回流区的形成可以提高泵送空气质量流量,使通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二次流将促进通道间的空气混合流动和湍流的发展,加强局部剪切应力,改善制动盘散热性能;综合应用射流冲击强化方式(多束流、旋流和多方向射流等)、高孔隙率和类柱状结构优化设计也能够改变流体在通道中的流动状态,这些措施都会使得通道内流体扰动增大,热边界层变薄,壁面附近的速度梯度增大,有效提高了制动盘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强了散热能力;采用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理论参考价值,而采用试验测试法所获得的结果更加接近制动盘实际内部温度和气体流速的变化,因此,若能将三者无缝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则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对高速车辆制动盘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为了获得最大的散热效率,往往忽略了通道内摩擦压降和流动阻力,因此,如何平衡散热与摩擦压降、流动阻力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天窗的开设影响夕发朝至列车的运行组织. 考虑高速列车可利用相邻既有线、城际铁路跨线运行,以综合利用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本文分析了客运专线开设全线垂直矩形天窗与夜间行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求解最佳矩形天窗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天窗影响列车OD数最少为目标,以满足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到发时间带为约束,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实例,运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得出不同位置的天窗影响的列车OD数相差不大的结论,并给出动车组速度等级为350km/h和250km/h、速度系数0.9和0.8四种情况下长度为4小时的相对最佳矩形天窗位置. 对受天窗影响的列车提出了运行调整措施,初步分析了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时动车组适宜采取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7.
管片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体坐标系中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错排圆管管片式换热芯子的三维层流流动及其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的网格由微分方程法生成,对雷诺数Re在163~978之间的空气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速度场、横向平均Nu数以及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压力降随Re的变化规律,为改进翅片结构,强化换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船用化学回热燃气轮机回热通道内碳氢燃料流动传热特性,构建了基于RK-PR立方型状态方程及其混合规则高温裂解态碳氢燃料的热物性计算模型,建立了准一维高温碳氢燃料流动-传热-热裂解计算模型.相关计算结果表明:雷诺数的峰值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向回热通道出口方向增大,对流换热效果增强;回热通道截面内径越大,对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错排环布圆管翅片式换热板芯进行了研究,在300<Re<4 800的范围内对几种结构的速度场、温度场、局部Nu数分布、横向(即各圆周横截面上的)平均Nu数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也对横向平均Nu数随Re数的变化,以及它与管排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该结构与直排圆管翅片式换热板芯作比较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此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计算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箱梁内壁混凝土表面之间有幅射换热,而视箱内空气为完全透射的假定出发,导出内边界条件。文中给出计算日照幅射的一系列公式和用矩形单元有限元法计算箱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序,其计算结果与用文献[3]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高度对带分流器的曲面矩形涡产生器式翅片传热与流动的影响,为使用这类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翅片间距为2.4 mm涡产生器高度为1.4 mm,1.7 mm,2.0 mm和2.3 mm时,在同一雷诺数Re下,涡发生器高度1.7 mm时产生的二次流强度最大.随着雷诺数Re的增大,努塞尔数Nu也不断增大,阻力系数f减小.在同一雷诺数下,不同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时努塞尔数Nu相差不明显,阻力系数随着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二次流强度Se与努塞尔数Nu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二次流强度Se越大,努塞尔数Nu也越大,传热效果更好.以强化因子为衡量标准优选,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1.7 mm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课程的导学案设计来制作微课视频,使用依托微信平台的个人公众号与雨课堂分别开展单元微课推送与课堂教学应用,并形成"微课式导学案"教学模型,所构建的"微课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为同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矩形单元内癸酸熔化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焓-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右侧恒温加热的矩形单元内癸酸熔化过程,实验中相变单元前后均设置玻璃观察窗,通过拍照法捕捉相界面位置,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癸酸在不同边界温度条件下熔化时矩形单元内温度分布及相界面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癸酸熔化平均努谢尔特数及熔化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均努谢尔特数随傅里叶数增加逐渐下降,且下降速率渐缓;熔化速率随壁温单调增加,熔化分数与斯蒂芬数、瑞利数、傅里叶数成指数关系,指数系数分别为0.6635、0.1906、0.8535.  相似文献   

16.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风场特性及矩形断面长宽比等因素对矩形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功率谱特性的影响,以矩形断面(宽厚比B/D=2∶1,1∶2)为例,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测得了边界层中矩形模型的脉动风荷载时程.参考日本建筑设计建议(AIJ)给出的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给出了一个简化的矩形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荷载功率谱函数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顺风向脉动风荷载主要由纵向紊流引起,其功率谱密度函数特征与来流紊流基本一致;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的形成机理较为复杂,矩形断面侧边存在复杂的分离流动及再附现象,但其无量纲功率谱密度沿高度基本一致;斯托哈尔数沿高度方向变化较小,当宽厚比分别为2∶1和1∶2时,斯托哈尔数分别约为0.128和0.069 7.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海上战略通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是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风险具有多种不确定性,故可运用盲数理论建立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的盲数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未确知测度,构造判断矩阵获得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得到模型的综合未确知测度,根据既定的评价准则获得海上通道的安全风险级别。文中对我国重要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其评价结果为: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级别为较危险级别,验证了该盲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横通道与正洞和平导交叉地段(三岔口地段的施工(尤其是横通道与正洞三岔口地段)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锡铁山隧道正洞与1#横通道交汇处施工过程中极其不良的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分析该段的地质情况,根据总体施工方案,分析其工况,主要通过介绍锡铁山隧道正洞与1#横通道交汇处施工中的开挖情况、支护情况、安全及质量措施,对横通道与正洞三岔口地段施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涡产生器翼高对管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研究了涡产生器翼高H对顺排圆管管片式板芯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涡产生器可显著提高圆管尾流部回流区的换热;对给定Re数,随翼高的增加,纵向涡影响区扩大,从而使换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