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由交通部批准作为部颁标准自1985年12月实行。这是我国首次制订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它总结了我国建国36年来在公路路线设计方面的经验,参考了公路发达国家的有关规范,因而具有70年代的国际水平。它的颁布实施无疑将对我国公路建设的标准和质量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规范》正式颁布前后曾有各种反映:  相似文献   

2.
欧洲(法国)公路设计标准、规范体系的特点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一的欧洲公路设计标准正式颁布以前,已经确定的欧洲标准大多是直接引用某国的现有标准,由于法国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该国许多标准直接被纳入欧洲标准体系中,概要介绍了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公路设计标准、规范体系构成及其特点,指出了其与我国标准规范体系的主要差异,可作为我国相应标准、规范修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现行公路、城市桥梁规范及美国、英国桥梁规范中汽车荷载效应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常见的超载现象及治超政策规定,确定了新建公路上跨高速铁路桥梁的汽车荷载标准,并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完善了高速铁路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周勇军  孙婧  梁玉照 《公路》2012,(1):103-107
为了对我国现行公路桥梁荷载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取值进行研究,在分析英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公路桥梁规范中有关荷载基本组合分项系数规定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公路常用的标准跨径板梁、T梁、组合箱梁、整体式箱梁为样本,在各国规范规定下,计算得到了恒载和汽车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支点剪力值效应,按各国的规范进行基本组合,并同中国规范作以对比,从而对我国公路桥梁的荷载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进行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恒载分项系数的取值上处于中等水平,在汽车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现行规范的公路桥梁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值处于中等水平,其方法及结论可供新规范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气象信息系统为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气象信息,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并应用该系统,随之公路气象信息系统标准化的问题也受到普遍关注。分析了目前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以及我国在公路气象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最新动态,总结并归纳出公路气象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层次结构,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标准框架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标准及规范尚不健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车载Li DAR等技术,对信息化公路养护技术进行了资源整合与集中管理,分别介绍了基于彩色点云的新型数字公路建设、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兰州数字公路养护信息管理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技术的养护信息管理及应用可以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提供标准依据,实现公路养护数据采集标准化、信息传递网络化、资源调配合理化和养护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新疆地区公路桥梁使用的板式橡胶支座出现的过早劣化病害,分析这些病害、查阅相应规范并对比研究了我国规范标准、国际标准以及欧美标准中对支座设计应力的取值,提出了板式橡胶支座劣化类型、过程及过早劣化的原因分析。同时对支座产品质量、设计选型、安装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英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组成、结构、主要编制机构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照我国现行公路技术标准体系,分析了研究英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公路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鲍钟岳 《公路》1989,(3):2-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已经交通部批准发布,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起开始施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基础技术法规,它是进行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制订或修订其它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规程等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公路建设进行宏观控制的主导法规之一。这次修订工作由原交通部公路局负责,各省(自治区)、北京、上海、天津市公路部门和交通部直属公路设计、科研单位参加了讨论。新《标准》的出版还需要一段时  相似文献   

10.
以穿越S315公路某输油管道工程为依托,结合现有的规范标准及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研究了油气输送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公路施工对公路结构安全和运营维护的影响;对水平定向钻下穿公路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证,并通过管道结构安全和地面沉降验算,得出油气管道水平定向钻这一新机械、新技术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对下穿公路道路结构和运营安全无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