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事故多发点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事故多发点判别模型,并给出了其算法,根据中国交通流的特点,开发了事故多发点数据库,使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能够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统计信息,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选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现场勘察,从道路结构、交通条件、道路线形、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理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具体的单因素分析,再结合典型路段,依据事故多发的实际道路情况进行全面的多因素分析,最后针对事故多发原因从工程措施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国内外现有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方法的基拙上,通过对我国312国道某路段事故交通状况和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此路段的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方法—累计频率法,并在实际应用中从综合考虑各种交通安全评价因素的角度出发,基于当量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应用实例中,详细论述了改进后的应用原理和步骤,对比分析了前后两种不同的鉴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后鉴别出的事故多发位置更为准确,而且考虑了事故多发位置道路改造的经济性,在我国项目级事故多发位呈的鉴别中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取济青高速公路七个路段作为典型事故多发地段,用量化理论原理建立了断面事故率分析模型,用以鉴别出事故多发点发生事故的原因,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车-路耦合角度客观、直接地识别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开发了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与车-路耦合模型,提出了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通过小附着系数路面动力学仿真试验和弯道制动动力学仿真试验进行验证。采用闭环控制方法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依据道路的特性,选择表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曲线识别事故多发路段。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要考虑道路因素导致事故多发时,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与依据交警部门事故统计信息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一致,因此,此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2年启扬高速公路全年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聚类分析法找出道路事故多发位置,对于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事故分析,找出其事故多发原因并提出改善意见及减少道路事故措施,为国内其他高速公路的安全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事故多发点的合理处治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事故多发点的处治效果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处治方法的合理性。介绍了各个事故多发点的处治情况,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处治后事故发生状况,系统地介绍了处治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并对这些多发点的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预警机制,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地理视角特点,综合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方法,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分析模型。首先明确被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的内涵和层次结构,针对交通系统的点、线、面不同层次确立基本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常规统计法、矩阵分析法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法等构建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形式,最后对某地9条道路的事故多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道路4为事故多发道路,道路3具有最高的事故次数和当量事故次数,道路5具有最高的事故率,经综合评价,确定事故多发道路为道路3、4、5,因此,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进行多层面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9.
道路黑点识别与改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道路黑点识别方法、黑点成因及改善措施,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提出质量控制法识别路网中事故多发道路,经验一鉴别指数法识别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以及确定黑点改善优先排序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道路黑点准确,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行车和路线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周水子北桥事故多发原因和减少事故的方法,目的在于为尽量减少此桥及与其类似状况桥梁的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11.
范崎路是北京市怀柔区的一条山区三级旅游公路,由于道路沿线遍布休闲度假村和民俗接待户,导致该路事故频发。通过全面分析该路的事故分布规律,发掘道路安全的内在相关因素,探求交通事故背后的本质成因和关键要素,并以此为指导对范崎路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可为全国同类道路的安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根据路侧危险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急需开展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事故模拟再现分析,根据车辆驶入路侧后的事故形态,将路侧事故严重程度划分为 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路侧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研究,给出驶入车速、边坡坡度与边坡高度阈值.构建了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基于路侧事故致因因素阈值,针对单因素、双因素与三因素分别给出了不同等级路侧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路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贝叶斯网的计算结果显示发生 2次及以下翻车事故的概率为 0.929,与路侧事故模拟试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长隧道及隧道群的不断增多,隧道安全管理和隧道事故的预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隧道事故预防现状的基础上,从研究隧道事故预警、事故应急体系和隧道事故发生机理入手,根据当前隧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有效的隧道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方案,以提高隧道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和公路建设的发展,电石在公路运输中引起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建立事故紧急救援预案,提高电石运输事故的救援水平,改善事故的救援状况,对于提高电石运输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罐车道路运输占据了货物运输市场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危险性强、危害性大,且发生的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油罐车道路运输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6年6月3日1时40分,京殊高速从化棋杆路段上,由于车辆碰撞导致甲醇泄漏,发生燃烧事故为例,运用事故树的方法分析出火源和甲醇泄漏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燃烧危险性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人员避难和消防队员灭火的安全距离,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为有关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事故概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道路的交通事故诱发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同一段路上的交通事故的表现形式也很多。在选取事故形态表现形式和伤亡状况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对某段高速公路的事故状况进行分析,把具有某种共性的事故表现形式划归为一类,并对结果进行判别分析来检验聚类的效果,结果表明类别的划分突出特性,反应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形态,很大程度上反应事故原因,有利于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道路线形、驾驶员属性、车辆类型、事故形态等因素对山区公路穿村镇路段过境车辆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元双公路(元谋—牟定)2012—2017年事故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筛选出15个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事故严重程度为决策变量,分析不同证据变量与驾驶员行为共同作用的推理结果。结果表明:不安全驾驶行为与危险事故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会增加事故严重程度;当涉及货车时,由于未保持安全距离,伤人事故率增加8.2%;在弯坡组合路段,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伤人事故率增加 19.6%;阴雨天行驶时,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伤人事故率增加5.4%;由于操作不当,发生侧翻事故时,伤人事故概率增加3.1%。  相似文献   

18.
公路事故多发段点改造与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公路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改造与安全设计,目的在于改善现有道路的安全水平,并找出道路交通设计中的缺陷,将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规划、设计阶段,以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地对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冲突指数、交叉口几何设计事故影响系数、安全设施事故影响系数建立了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并分别给出了冲突指数、交叉口几何设计事故影响系数、安全设施事故影响系数的计算流程和方法。最后选取平面交叉口指标计算值和专家主观打分均值的相关性分析,对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的有效性进...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减少农村公路的交通事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农村公路界定方法不成系统,缺乏综合性,通过总结农村公路的特征和三级公路存在的问题,提出界定农村公路的方法,以便在建设、维护和后期的运营阶段指导相关人员掌握农村公路的特性,以期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村公路的总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