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综观大大小小的交叉路口,都因地制宜地增加了进口道,使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静态观点来看,明显的地方都考虑到了,但在有跨线桥通过的路口,桥下往往用着停车场或绿化地。实际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为左转进口道处理,从而可  相似文献   

2.
沈山高速公路(编号G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由北京出发的七条放射状路线之一,是东北地区公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由于现状交通量较大,计划对其进行改扩建,为了确定多车道高速公路的适应交通量,必须对影响通行能力的交通量参数,如设计小时时位、车辆折算系数、通行能力等相关内容进行准确把握,提出更加符合现状交通组成特性、交通分布特点以及车辆状况等相关指标值。主要针对单车道通行能力值进行研究,分析其与车道数的关系,为沈山高速改扩建技术标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建国 《交通标准化》2013,(23):129-131
基于交通流理论,结合ETC车道行进车辆最小安全间距的计算结果,提出由限制车速及车辆最小安全距离求解ETC车道最大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利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ETC车道通行能力模拟,通过计算及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排队论探讨了路基宽度28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进行六车道改造后的道路通行能力问题,指出原紧急停车带改造为行车道后,其通行能力并不能真正达到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其通行能力大小受停车港湾间距影响,随着停车港湾间距的增加,路侧车道的通行能力逐渐降低,从而为"四改六"高速公路扩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排队论探讨了路基宽度28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进行六车道改造后的道路通行能力问题,指出原紧急停车带改造为行车道后,其通行能力并不能真正达到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其通行能力大小受停车港湾间距影响,随着停车港湾间距的增加,路侧车道的通行能力逐渐降低,从而为"四改六"高速公路扩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理论及项目远景年交通量预测成果,计算高峰流率、设计工程项目所需车道数;通过最大通行能力计算及服务水平分析,最终确定工程项目的所需车道数。  相似文献   

7.
马静宇 《北方交通》2012,(6):218-220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理论及项目远景年交通量预测成果,计算高峰流率、设计工程项目所需车道数;通过最大通行能力计算及服务水平分析,最终确定工程项目的所需车道数。  相似文献   

8.
魏俊锋 《交通标准化》2011,(14):161-163
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需求迅速增加的状况,对四车道高速公路改为准六车道的优势、技术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准六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认为准六车道高速公路可以在节约土地的基础上,较大地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对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车道过境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是公路网规划、公路设计与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公路通行能力研究”中,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针对基于大量的实测交通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双车道城镇过境公路的速度一流量关系、自由流速度以及通行能力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块板式的过境公路横断面形式,可以部分解决过境公路的路侧干扰,较大地提高车辆运行速度。这一结论可为城镇公路的设计、管理、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6个信号交叉口双左转车道交通流数据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信号交叉口双左转车道饱和车头时距和饱和流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算术平均值、截尾均值和中值计算结果, 提出应用截尾均值法计算饱和车头时距与饱和流率。研究了饱和流率与车道宽度、转弯半径的关系, 应用回归方法给出了饱和流率与转弯半径关系模型, 并对内、外侧车道饱和流率与单一左转车道饱和流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内侧车道饱和车头时距为2.14~2.60 s, 外侧车道饱和车头时距为2.08~2.37 s, 平均饱和流率为1 600 pcu·(h·lane)-1; 双左转车道饱和流率为单一左转车道饱和流率的1.80~2.05倍。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速公路车道基本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公式和交通公路规划设计院与国外咨询公司合作研究的数学模型。它们都是分别按不同车型,采用多参数建立的复杂函数,本文根据长潭高速公路的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模型使用的参数,推荐了具有不同小客车自由流速度的道路上的理论通行能力值;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实测的速度-流量和速度-密度曲线图.认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交叉口设计中,部分信号交叉口共用车道的进口道部分会拓宽形成短车道,由于短车道长度的限制,存在因车辆排队溢出而造成阻塞的问题.本文考虑了交通流的概率特性,分析了短车道排队阻塞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以短右车道为例,建立了基于概率论的短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然后,建立VISSIM 仿真模型,通过典型算例对本文模型、HCM方法及仿真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讨论了直行车辆比重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短车道长度、机动车流量对短右车道交叉口车辆延误的影响.该模型对于准确计算信号交叉口短右车道通行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调研得出道路平均每车道通行能力随着车道数的增加而边际递减的基础上,参照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得出考虑换道的车道交通流动力学模型.采用特征线分析法得到该模型的解析解.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边际递减的原因和递减的规律.并运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学解释的合理性,得出换道频率的增加是通行能力递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扩建为8车道或10车道的多车道高速公路,而中国目前还没有针对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展开充分研究.本文研究了整体式、客货分离式和"长途+集散"式3种断面形式下多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3种横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借助VISSIM仿真平台进行各断面形式下的交通流运行模拟,运用所得到的一系列速度—流量曲线,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标定.本文的研究思想与成果,可以从通行能力角度为新建和改扩建多车道高速公路断面布设与组织形式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号交叉口直右共用车道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国内对直右共用车道通行能力研究的不足,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交通流运行特性.根据实测数据,运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对不同转向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进行了分析,发现直右共用车道上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运用饱和流率修正理论和概率论方法,给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道路交通条件下直右共用车道通...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机场陆侧交通系统,提出机场陆侧车道边的概念.分别以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为例,对出发层车道边客流特征及其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交通流特性,提出了采用容量限制的多服务台的排队(M/M/n/C/∞)理论,构建了出发层车道边需求规模控制模型,以计算实例了论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为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干道交织区内大量的车辆交织将严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根据车辆交织行为及各汇入车道交通量的不均衡性,提出了交织区合流车道信号控制方式.采用交织折减系数,建立了车道控制下的交织区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随后,以交织区内实际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交织区内交织比例和相位控制方案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合流车道最优信号配时模型;最后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汇入控制的实际通行能力与模型计算结果的误差仅为2.44%,验证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峰期间汇入交通量的增加,交织区内存在大幅度的通行能力骤减,采用分车道信号控制后,交织区的实际通行能力与实际过车数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与推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各种类型双车道二级公路为背景,根据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在分析与研究汽车二级专用和一般混合交通二级公路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间隙理论计算通行能力的不适应性,代之以实现观测数据的拟合分析来确定其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还根据数值集合场原理,提出了速度自由度的概念,并由此确定与划分道路服务水平,继之提出了计算服务通行能力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置集散车道是互通立交的常规设计方法,为提升集散车道交织区的通行能力、改善整个立交的运行状况,以杭州通彩立交方案设计为例,通过增加交织区长度、设置剪刀叉匝道、设置隔离设施等措施,对交织区的行车条件进行改善,并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对交织区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这些措施可显著提升交织区的通行能力,为保障立交运营期间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