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正处于机动化、城镇化快速交织发展时期,城市道路与公路交通安全的发展特点不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基于2007—2016年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数据,兼顾时序规律和空间规律,梳理归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而解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形成原因,探讨道路安全与道路设施、出行方式、出行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交叉口和非机动车道交通事故回升、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骤增、货车夜间交通事故多发、行人交通事故伤亡数居高、老年群体交通安全风险升高等特征,分别提出推进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于昊  赵琳娜  戴帅 《城市交通》2022,20(1):76-82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实施一年后,中国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基于近年全国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的交通事故数据,从电动自行车整体交通安全形势,事故量与保有量、区域的关系,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事故伤亡人员的人数变化、受伤部位以及年龄等方面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交通事故成因与交通事故变化趋势,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模型,确定预警级别及预警处置,在此基础上选择南京典型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数据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其目的是在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后快速判断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救援措施,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多、发生频率高、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通过对以西安市作为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等特点,即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存在“高峰”现象,多发区域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位和主干路上,机动车驾驶员是事故的多发人群,但行人引发的事故死伤严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不仅给道路使用者、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决定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成原因复杂多变,涉及到人、车、道路、环境的方方面面,文章主要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宏观成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口因素、机动化水平、道路规模及运营状况、经济因素及人文环境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因素与机动化水平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深圳市坪山区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得出有关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些主要特征和规律性结论,剖析了人、车辆、道路、环境四个因素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得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人、车辆、道路、环境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隶属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研究在发生各种应急事件时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时实施交通应急决策、组织和管理措施,以实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最少化。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系统框架:理论框架在分析各类应急事件的致灾机理、影响范围等因素后,将应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四种类型,并对各类应急事件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描述;系统框架将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及通信传输系统,并对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隶属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研究在发生各种应急事件时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时实施交通应急决策、组织和管理措施,以实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最少化.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系统框架:理论框架在分析各类应急事件的致灾机理、影响范围等因素后,将应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四种类型,并时各类应急事件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描述;系统框架将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及通信传输系统,并对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安全审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探讨了城市道路实行安全审计的细则及城市道路安全审计的重要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减少交通事故应对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和消减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物理构造、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改变现有被动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交通事故事前的主动防御功能,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物理构造、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改变现有被动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交通事故事前的主动防御功能,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且研究方法为基于流体力学的交通流理论。该理论假设交通流处于密闭空间,而城市道路网络出入口、节点甚多,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效果与涟漪现象一致,因此采用水波原理定量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程度。首先将城市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与水面受到干扰的涟漪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影响系数概念,利用调研所得车速数据绘制交通影响系数特征曲线;利用SPSS软件,借助水波波动方程,构建交通影响系数随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用汽车》2009,(2):54-54
在因汽车侧滑引发的交通事故中,25%是人员严重伤亡,60%是侧面撞击;在美国,已有47%的车辆装配有ESP系统,在中国,这一比率只有7%。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交通事故呈现频发的趋势,并时常伴随着重大恶性事故,因此,对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十分迫切而有必要.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对该市2007~2010年的交通事故作了分析与研究,得到了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减少并预防城市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国不少城市交叉口缺乏行人交通安全设计.是行人交通事故的内在原因之一。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渠化设计及交通安全设施等行人交通安全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有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技术存在数据项缺失、方法单一、实战应用性弱等问题,很难为公安交管部门提供针对性的辅助指导。基于深圳市2014—2016年交通事故数据,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贝叶斯理论以及模糊聚类等大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性地提出道路交通数据缺失数据项填补、事故伤亡特征因子甄别以及事故危险性分类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完整性和事故伤亡特征因子甄别准确性,以及量化交通事故危险度评价。研究方法和结果可辅助公安交管部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上海和联邦德国的自行车事故,探讨了自行车事故群体伤亡数的年龄结构特点。伤亡骑车人中男性大约为女性的两部,有必要加强对男性骑车人的交通安全教育。年龄为13~14岁左右群体中骑车人伤亡的机率极高,对这个年龄组骑车人施行交通安全强化教育,或许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事故多发路段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顽疾所在,但如何在现有数据基础上精准识别和定位事故多发路段尚无统一定论。以深圳市为例,基于2014—2016年交通事故数据,利用空间模糊度搜索调用数字地图API来确定事故点位,并基于累计频率分析法对道路进行事故黑点分析,最后利用GIS线性参考技术对事故点位进行精确定位。结合GIS平台进行系统封装和二次开发,构建一套基于GIS空间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分析系统。应用实例显示,系统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精准定位及分析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点,交通弱势群体的行人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行人在交叉口违反交通信号过街的行为,既是行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诱发交通混乱的重要因素。因而有必要找出行人违章过街的规律和原因,提出预防和纠正行人违章过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交通事故伤亡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述了我国交通事故伤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特点,提出了控制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