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情况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环境、交通承载能力、交通服务水平提出了新挑战。首先,基于不同国家、中国不同城市汽车保有量数据,分析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所处水平、机动化结构、机动化发展特点及增长趋势。探讨影响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汽车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公共交通发展,以及汽车产业政策。最后,从公共交通政策导向作用、机动车限制性管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面评述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同时从国家政策、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培养等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钱喆  郑炜  王波 《城市交通》2015,(6):27-32
中国城市常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制定城市交通战略,但缺乏对国内外城市交通特征的准确辨析。城市交通特征应反映主动出行者与被动出行者的区别。首先比较广州市与世界级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和出行特点,指出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者大多为无驾驶执照或未购置小汽车的人群。针对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单一指标的弊端,引入公共交通出行指数与机动化水平来表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程度。评价广州市及世界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并据此划分9类交通模式。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最后,分析广州市交通模式升级转型的最佳路线及实施策略,指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与机动化水平的矛盾与协调是制定交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旧城改造是城市建成区土地优化的必然选择,而解决交通问题是实现旧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旧城交通往往面临着机动化出行拥堵与慢行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且受用地紧张、历史保护等因素限制难以大规模新建交通设施,复兴慢行交通是重构旧城交通体系的关键,但同时也要处理好机动化交通、延续旧城风貌与活力的需求。文章从研究旧城交通特征、面临的困境与机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高度复合的新型开发模式,通过改变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日常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交通规划者视角,对城市综合体产生的社区居民出行行为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预处理,弱化个人信息对于出行特征分析的干扰,以有城市综合体的社区居民自陈述的出行变化作拟纵向分析,初步把握城市综合体对社区居民出行特征产生的影响趋势.而后对有无城市综合体两类社区居民的出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可有效促进居民产生更多的短距离慢行出行替代机动化长距离出行以满足弹性需求.本研究可为城市综合体区别于传统单一用地开发模式的交通系统配置提供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5.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高度复合的新型开发模式,通过改变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日常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交通规划者视角,对城市综合体产生的社区居民出行行为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预处理,弱化个人信息对于出行特征分析的干扰,以有城市综合体的社区居民自陈述的出行变化作拟纵向分析,初步把握城市综合体对社区居民出行特征产生的影响趋势.而后对有无城市综合体两类社区居民的出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可有效促进居民产生更多的短距离慢行出行替代机动化长距离出行以满足弹性需求.本研究可为城市综合体区别于传统单一用地开发模式的交通系统配置提供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合理的出行结构来促进交通环境的改善.本文利用不同方法分析测算了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结合低碳目标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模型探讨了交通出行比例不变、交通出行比例优化和交通出行比例失衡三种发展情景.分析表明,不同情景下的城市交通碳排量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3.1%、7.3%和15.3%.公共交通是交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在公共交通分担率不断上升的同时,控制并降低小汽车交通出行比例,才能降低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不少城市在追求"更好的车辆、更宽的道路、更快的速度"的热浪中,挤压或忽视了慢行交通,割裂或肢解了城市空间,对由此造成的"机械的出行、无趣的街道、呆板的节奏"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然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城市,机动化并未使出行体验趋向贫瘠,而是通过设计,营造快慢和谐的交通环境并将其融入城市整体空间,使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相得益彰,使现代节奏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其规划理念和手法值得借鉴。一、欧洲城市快慢交通共存1.快慢交通行为共存  相似文献   

8.
刘俊 《交通与运输》2013,29(5):32-32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的快捷、舒适和安全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机动化趋势不可遏止,至2020年上海机动车总量将达500万辆。在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亦加快了城市骨干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中心城的城市快速路"二环十射"主骨架和以"三纵三横"为标志的主干路系统。但交通设施容量的增加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量的需求,中心城交通拥堵问题越发凸显。这就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性。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与郊区化现象的加剧,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导致居民出行交通结构发生演变.国内关于迁居—出行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迁居人群机动化通勤趋势及变化成因的宏观描述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内部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变的研究尚为少见.本文以南京为例,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移模型,模拟并分析个人家庭信息、迁居属性,以及小区建成环境感知变化对原非机动(步行、自行车或电动车)通勤人群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汽车、个人收入、新车的购置、住房类型、购房方式、迁居类型、地铁通勤便捷度和地铁步站距离是影响原非机动通勤人群转向小汽车出行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者制定迁居通勤机动化的建成环境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CBD地区由于岗位集中、吸引点密集、城市功能较为高端,普遍存在交通出行需求量大、机动化出行比重大的特点,给区域交通组织带来较大的难度。交通组织的服务能力、便捷化程度和舒适性,已逐渐成为CBD建设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1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虽然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出行方式选择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结构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巢式Logit模型的公交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机动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提高大容量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加其吸引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从个体出行行为的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特征和规律;同时,采用巢式Logit模型方法,建立了基于时间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公共交通需要与小汽车等个体机动化交通出行方式进行竞争,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选用这种集约化、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备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发展建设服务导向型公共交通系统。在分析总结部分世界城市或地区公共交通系统最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对构建服务导向型城市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模的差异,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异。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出行方式构成3个方面入手,将中小城市出行特征与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小城市不同时期的出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小城市出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私人机动化出行增长过速等隐患;继而以优化出行结构为目的,从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布局、改善慢行服务、优化公交系统、有序引导个体机动车交通等4个方面提出交通改善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发展,对慢行交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保障慢行空间、提升慢行品质、营造怡人的慢行环境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至关重要。以兴化市老城区为例,基于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中小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及出行结构特征,指出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针对目前兴化市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从路网优化、安全管理、水资源利用、停车换乘、文化特色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促进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方式由机动车向慢行交通转移,对缓解机动化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基于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建成环境数据,利用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探究了出行者社会经济-人口属性、出行属性与建成环境对短距离出行中小汽车和慢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全局回归逻辑模型。交叉口密度、道路网密度、人口密度、总POI密度、离退休人员和通勤出行在总体上对短距离出行中的小汽车使用起到负向影响,到CBD距离在总体上起到正向影响,但这些变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表现出相反的作用。此外,男性、个体经营者、3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家庭收入越高的群体更倾向于在短距离出行中使用小汽车,而购物和娱乐出行更倾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7.
�������н�ͨ��չ����ʷ˼��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首先分析了北京市经济与交通发展的现状,结合统计数据分析总结了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其次,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交通发展的特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将2006年前的北京交通分为四个阶段,即水平较低的非机动化交通主导阶段(1949-1977年)、出行水平增长的公交主导发展阶段(1978-1985年)、出租车主导发展的机动化前期(1985-1995年)以及私家车迅速增长的快速机动化阶段(1996-2006年)。本文以2004年编制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提出的交通发展目标和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重点分析了2006年以后北京交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背景,指出北京目前处于“交通结构优化的战略调整阶段”。最后,作者从当前北京的城市文化环境特点和历史发展经验出发研究了北京市下一步交通政策的基础及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生通学出行是居民出行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学出行时间与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基本重合.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的模式加重了城市路网的交通负荷,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显著.鉴于此,在天津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计数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四所小学进行交通出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缓解交通堵塞、调整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两方面对天津市实施校车开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从交通管理、法律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实施校车开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城市机动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首先从机动化的目的和效应两个方面界定了机动化内涵,分析了个体机动化和公共机动化两类模式特征及相应的衡量指标。然后,应用历史数据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道路运输市场政策和城市交通政策与机动化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机动化政策效果明显优于公共机动化政策,发挥效应时间为1-2年,非机动交通政策对个体与公共机动化模式都有重要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机动化发展在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制约,提出了统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合理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把握公共机动化政策推行时机和优化非机动交通政策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213-214
以安徽省望江县城为例,探讨小城镇道路交通拥堵改善对策。望江县城老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是在步行和非机动车等非机动化出行方式为主背景下建成的,难以满足机动化出行的需求,造成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秩序紊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降低了老城区品质。因此,开展小城镇交通改善研究,具有非常迫切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