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伦敦经验及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洋山港三期码头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建设空间和格局已经明朗化。  相似文献   

2.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启动,标志着上海向国际航运中心目标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2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61.3万TEU.年增长率高达35%,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超越台湾高雄港成为了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随着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及周围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上海集装箱吞吐量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繁重的集疏运任务与尚不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之间的矛盾也将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3.
柏辰 《交通与运输》2008,24(5):31-31
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外高桥港区1~5期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洋山深水港也已部分建成开港投入使用,上海港的整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2007年全年,上海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集装箱,仅次于新加坡,位列世界第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不断刷新自身纪录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羊羽 《交通与运输》2008,24(5):33-33
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充分发挥上海高速公路网的整体作用,均衡路网流量,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A30公路对集装箱车辆试行弹性收费的政策,并于当年3月20日起实施。政策实施的两年来,上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1808万标准箱增加到2615万标准箱,增幅45%,而高速公路集卡交通运输量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5.
信息     
《上海地方交通》2009,(7):43-4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部署年内59项工作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工作安排。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对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59项工作安排做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建设,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测到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TEU,而港口集装箱85%依靠大型货车集疏运。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甩挂运输已发展成为现代道路运输生产中一种主流运输方式,是提高道路物流效率和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我国现有运力推行甩挂运输后,运输能力可提高35%,油耗下降23%左右。随着甩挂  相似文献   

7.
国发19号文发布之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港口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航运要素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口岸服务功能明显加强,航运发展环境逐渐完善。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展如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突破方向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为此,在研究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我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再上新台阶,广州港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建设广州自由贸易港,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水上观光特色旅游品牌。这期,小编特意整理了其中重点,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理解,快来看看吧。确立目标建设广州自由贸易港到2020年,完成港航相关项目投资100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占比力争达60%;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50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达到250条,其中国际班轮航线120条,力争每年新增1至2条欧美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国际排名力争提  相似文献   

9.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指导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通过对《意见》的学习,笔者认为该《意见》对多项长期困扰上海航运中心发展的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十五"期仅上海港和长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就建成了9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2亿吨,其中建成专业化集装箱泊位32个,新增通过能力1 000万TEU.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性起步工程,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用3年时间就优质高效地建成了5个集装箱泊位和东海大桥、芦潮物流园区,并顺利实现了开港运行.此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相继完成,使长江口航道水深由7米增深至10米,三期工程即将开工,预计2009年达到12.5米水深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将达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十五”期仅上海港和长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就建成了9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2亿吨,其中建成专业化集装箱泊位32个,新增通过能力1000万TEU。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性起步工程,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用3年时间就优质高效地建成了5个集装箱泊位和东海大桥、芦潮物流园区,并顺利实现了开港运行。此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相继完成,使长江口航道水深由7米增深至10米,三期工程即将开工,预计2009年达到12.5米水深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将达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上海航空枢纽前景美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军  方芳 《交通与运输》2004,(3):i001-i001
上海民肮运输业发展很快,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航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6.4%,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21.5%。特别是近三年来,每年旅客吞吐量净增300万人次以上,2002年已达2470多万人次。2003年上海空港客流量超过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60万吨。其中,浦东机场航班增长快速,仅2003年下半年就新增了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最近公布了15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区域港口布局特征,在基于广义费用最小化的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立了包括公路、水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路段和转运枢纽广义费用函数,标定了主要参数,并借助货运分析软件STAN开展综合网络平衡分配,得到了主要枢纽港的吞吐量规模及分布的结果.结果表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呈现多核化发展态势,主枢纽港上海港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在水路分担比例不断提高的同时,公路集疏运系统仍需扩大运输组织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的浙江省港口群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在分析浙江港口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浙江港口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全力做好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的决战之年,也是近年来外部环境最为严峻、保增长任务最为艰巨的关键一年。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2009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形势都作了全面、准确的分析。特别是2009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中央应对当前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和增强上海服务全国的功能,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邮轮发展     
正一、行业运行现状1.邮轮母港运行情况2015年,全港累计靠泊邮轮341艘次,比2014年增加72艘次,同比增长26.3%。其中始发港靠泊317艘次,比2014年增加77艘次,同比增长32.1%,占总艘次的93%;邮轮旅客吞吐量完成164.26万人次,同比增长35%;始发港旅客吞吐量完成159.53万人次,同比增长38.6%,占总人数的97.1%。上海仍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邮轮母港,腹地效应显著。2015年中国市场母港邮轮达到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8.
便捷高效的鹿特丹港集疏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9年9月6~24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专题研修班成员,随团赴荷兰学习考察鹿特丹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现就有关鹿特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发展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是我国港口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 800万TEU,一举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作为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 200万TEU,名列世界第三,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大幅增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集装箱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恐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项目背景 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作为上海枢纽型空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将建成“枢纽型航空港”,要求满足2015年4000万旅客/年的吞吐量(加上一期航站楼年2000万旅客量,共计达到年6000万旅客量)。根据“一体化航站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航站楼区主楼平面布局呈“U”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