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要求,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章程》,3月30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通讯形式召开第二届第六次理事会暨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协会会长丁建隆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9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我国城轨交通开通运营50周年。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我国城轨交通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肯定了城轨交通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是发展城轨交通的根本遵循,是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1):I0003-I0003
薪年伊始,将迎来本刊创刊10周年纪念。10年历程,打造品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的一块公共园地,它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又好又快发展正在茁壮成长。当编辑部每天打开电子邮箱的时候,总会迎来一股新风,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层  相似文献   

3.
<正>《机车车辆工艺》编辑部:欣闻贵刊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特致以同行衷心的祝贺!《机车车辆工艺》走过的这50年,见证了我国铁路装备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为推动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艺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还积极宣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内的一本重要技术期刊。  相似文献   

4.
2017年11月20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会议在上海南新雅大酒店召开,会议由《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顾保南教授主持. 会上,蒲琪副社长向编委会汇报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从来稿量、影响因子、邮局订阅数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稿量呈现出连年快速递增的态势,反映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反映出广大作者对《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品质的高度认可.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多年来总体趋稳.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5月17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创刊20周年研讨会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电气泰雷兹受邀参加,并发表了题为《从无人驾驶到列车自主驾驶》的演讲,介绍了泰雷兹集团丰富的无人驾驶应用业绩和项目经验,以及对下一步实现列车自主驾驶所作的探索,展望了从全自动迈向全自主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 周年.《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在汹涌澎拜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成长,迎来了创刊20 周年.20 年对于人生而言,足以使婴儿长大为成人;对于出版界而言,足以使一种期刊成就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0月28日,由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主办的"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近200位与会的、来自城市轨道交通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围  相似文献   

8.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问题,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1年前,我们在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关键技术论坛,在交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同时,也为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作了动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用工程车辆也在同步增加。文章从我国现行的限界标准出发,对GB 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CJJ 96—2003《地铁限界标准》两种限界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工程车辆限界计算时的特殊性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阐述了接触轨受电方式车辆限界对车下吊挂设备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展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及2015年最新发展成果,由《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主持,联合国内各主要地铁公司参与编写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5》已正式出版。在上一版年度报告的基础上,全书系统展示了我国内地50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行业信息汇总、城市轨道交通发展2015年大事记、行业主要单位介绍等。该年度报告可为关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本比较系统全面的概况参考资料,适合地铁公司、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相关院校、设备厂商等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第三次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在我国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的设想;并于2008年初委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相关课题组。经过广泛、细致地调查研究,于2008年8月正式完成了《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实施方案的研究报告》,阐述了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的必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的总体思路。从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正式起步。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的姐妹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版正式创刊。该刊物将定期提供规划与审批、建设动态、运营管理、新技术与设备、事故与教训、运营里程统计等栏目信息,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的各理事单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14—15日,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北京英华经纶交通运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201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际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在深圳麒麟山庄贵宾楼二楼麒麟厅举行。中外有关各方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共2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指导了本次年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BT模式及投融资体制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认证工作,城市轨道交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3):1-2,后插6-后插8
无论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而言,还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而言,2011年初都具有里程碑意义.2011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开端,2011年第2期<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恰逢出刊满百期.由此,2011年初召开的<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编委会会议也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编委会成员与审稿专家济济一堂,既庆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出版满百期,也共同回顾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足之处,并展望了第二个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远景及本刊的努力方向,目的就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充分发挥媒体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熟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需要进行抗震设计,但我国缺乏成熟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流程.依托GB 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流程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抗震设计流程,并对一个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抗震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机车车辆工艺》编辑部:值此贵刊喜迎创刊50周年的历史时刻,《铁道机车与动车》编辑部全体同仁特致以衷心及热烈的祝贺!五十年来,《机车车辆工艺》见证了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跨越发展,推动着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艺的不断进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机年年辆工艺》已经成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修理行业一本最具权威的期刊。  相似文献   

17.
2015年9月8日上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召开,同日下午又举办了“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论坛暨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一周年运营管理研讨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包叙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以及现代有轨电车分会的18家发起单位和53家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刘友梅院士与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孙章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本文节选自孙章教授的报告《从传统有轨电车到现代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8.
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今年7月19日,建设部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研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会议精神,我部质安司、科技司、城建司、标准司、规划司等部门,会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其城市轨道交通委员会、有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努力工作,提出了工作计划,并组织力量总结整理一些经过工程实践经验、相对成熟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向这次会议提交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一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同志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在此,我代表建设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谢青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8):后插17-后插18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社会"交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解决拥堵、缓解通行压力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并且可有效降低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密度和覆盖广度是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其能使城市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之前仅能通过驾车才能到达的地点,如城市边缘区、城市周边的乡村、自然风景区等.这不但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也能有效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是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在分析认证理论、国外轨道交通认证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的规则中《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规则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