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车辆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车身重量分配,驱动方式,与车身重心以及悬挂系统。但长期以来悬挂系统是人们探讨车辆动态性能的主要主炎资,但它却是变化最多,最能令汽车生产厂商大显身手的地方。不同的悬挂结构不仅可以改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过弯的极限,还可以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合适性。  相似文献   

2.
车辆半主动悬挂控制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辉  顾亮  刘琰 《汽车科技》2002,(2):26-28
介绍了车辆半主动悬挂的各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在半主动悬挂应用上的局限性,并针对性地对模糊控制方法在半主动悬挂上应用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其尚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1 2车辆模型,在分析被动悬挂弹簧和阻尼系数对车辆舒适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滤波输出反馈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在对悬挂弹簧和阻尼系数进行主动滤波的基础上,采用输出反馈控制,能大幅度衰减车辆在低于和高于车轮频率范围内的车体起伏和俯仰运动,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仿真结果演示了主动悬挂的性能并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前悬挂.现在我们把幕后的功臣——后悬挂请到台前。后悬挂决定了车辆行驶时的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动态稳定性,它大体上可以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每个厂家都称自己生产的车型配备了先进的后悬挂系统,实际上对于后悬挂的设计者来说,舒适性和操控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每种后悬挂都各有千秋,现在越为大家作一些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预见控制在列车车辆主动悬挂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预见控制的设计方法,指出如何利用未来信息,在一个11个自由度的列车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对预见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气悬挂非线性数学模型及性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工程车辆的减振性能为研究目的,以CXP1032起重机油气悬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油气悬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其单缸物理模型建立复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确定了一组参数值,用德国SCHENCK公司生产的全路面模拟试验台分别对单缸及整车进行试验,用MATLAB5.3/SIMULINK3.0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被研究的油气悬挂,以此为依据分析油气悬挂的非线性刚度特性,阻尼特性及减振性能等性能特性,为油气悬挂的国产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2,(10):30-31
麦弗逊悬挂(MacPhersan),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独立悬挂形式,大多应用在车辆的前轮。简单地说,麦弗逊式悬挂的主要结构即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以及A字下摆臂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且可以通过对减震器的行程、阻尼以及搭配不同硬度的螺旋弹簧对悬挂性能进行调校。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选车或者看评测文章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人们对于悬挂的评价。 例如说某某车的悬挂级别很高,某某车的悬挂没有变等等。 悬挂对于车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操控性, 它还涉及到舒适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 搞清楚悬挂结构,分辨不同车型的悬挂本质,有利于我们弄清各款车型的内在功底,在选车的时候有的放矢,在用车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得恰到好处。 本次专题我们就会对各种常见的悬挂进行剖析。如果你对此正感兴趣或者尚存疑惑,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轴半挂车混装悬挂间相互匹配问题,介绍了混合悬挂结构匹配和载荷调节系统,保证了混合悬挂各车轴轴荷的合理分配,能够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各种工况的要求,同时有效降低了车辆的油耗,并减少了轮胎磨损。  相似文献   

10.
曲线路段较其他路段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曲线路段上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为研究在高速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情况下的车辆稳定性问题,提升道路安全水平,针对经典的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中(简称刚体模型)对稳定性与安全性考虑不充分的情况,根据实际市场上主流车型的分布特点及动力参数,创新性地引入车辆悬挂系统。结合车辆在圆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指标,构建了基于车辆具有悬挂系统的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模型(简称悬挂模型)。以驾乘人员的舒适度为依据,对模型中横向力系数进行了修正,就各种设计速度对应的公路最小圆曲线半径给出推荐。最后,基于CarSim以及TruckSim创建的仿真,对刚体、悬挂模型稳定性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悬挂系统的车辆能保持稳定于小半径平曲线,对高速公路的过弯、转向情况适应能力更强。由悬挂模型计算的公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偏小,且目前规范中极限最小半径能保证车辆按照设计速度安全行驶,且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该车配置M62型电控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约为170000km,囚碰撞事故进行了车身修复作业,此后出现后轴悬挂过低现象,车辆难以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12.
车型:奔驰S500轿车,W220底盘。 故障现象:空气悬挂上升之后,无法下降,左边的减振器比右边高了许多,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故障诊断:接车后,通过了解得知,该车是在行驶中出现的问题,其他的情况车主什么都不知道了。从现象上看来,应该是该车的空气悬挂系统存在问题,使用诊断仪进行空气悬挂系统检测,系统中存储了3个故障码: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海南省军区装备部,依托省军区车辆工化装备修理所,对海口地区干休所老干部保障车辆进行了定点检修。重点对车辆的转向、制动、悬挂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部位进行技术检测和维修保养。及时解决车辆失修失保问题,全面恢复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仪表上悬挂指示灯亮,车辆亮度不断变低,从MMI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一悬挂系统的脉冲过渡函数车辆悬挂为线性系统时,其脉冲过渡函数可由传递函数做反拉氏变换式求得:(?)式中h(_x(p))——车辆悬挂系统线振动(弹载质量重心处)的脉冲过渡函数h(_θ(p))——车辆悬挂系统角振动的脉冲过渡函数Φ_(x(p))——线振动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6.
悬挂系统是车辆行驶特性的主宰,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车身,并且缓冲行驶中的振动。悬挂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各种形式所带来的驾驶感觉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共振式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挂装置性能综合评价.检测时,检测台的支承台面与被检车辆的车轮和车身构成一个三自由度振动系统.文中从系统的角度对共振式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的检测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减振器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件。如果把发动机比喻为汽车的“心脏”,变速器为汽车的“中枢神经”,那么底盘及悬挂系统就是汽车的“骨骼骨架”。悬挂系统不仅决定了一辆汽车的舒适性与操控性,同时对车辆的安全性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从而成为衡量汽车质量及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编按]  相似文献   

19.
悬挂牵引臂,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一种油田专用重型汽车驾驶室,重型汽车取力器,一种改进的摆臂式自装卸车,一种中型/重型载货车辆转向桥结构  相似文献   

20.
车型:E53.配置M54发动机。行驶里程:86927km。故障现象:空调间歇性不制冷。故障诊断:根据车土的椭述,车辆空调有时小制冷,并且仪表文字娃示区域有报臀提示。先足对车辆仪表下方显示的蜒文进行了辨认,其提示内容为悬挂系统故障,并且仪表的DSC报警灯亮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