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用Cruise/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建立整车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分别依据GB/T 19753—2005和GB/T 19753—2010两版国标中规定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的工况及测试条件,对车辆能量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所开发的整车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的同时,研究新旧两版国标对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能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了起动过程中不同冷却水温度下混合动力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修正对HC排放、催化剂起燃特性以及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基于催化剂起燃特性的点火提前角修正值进行了重新标定。为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控制和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用Cruise/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建立整车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分别依据GB/T19753--2005和GB/T19753--2010两版国标中规定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的工况及测试条件,对车辆能量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所开发的整车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的同时,研究新旧两版国标对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能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基于扭矩的汽油机仿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的开发与仿真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对基于扭矩控制的发动机模型进行了仿真,表明以扭矩为控制变量来确定进气充量、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且适用于整车控制。另外,通过将扭矩估计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介绍了发动机的基本标定试验。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的研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控节气门配合发动机ECU工作,可以调节发动机扭矩输出,根据不同工况变化动态调整加速踏板到节气门的传递函数,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优化驾驶性能。同时,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它作为可量化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有效途径,在动力总成控制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电控节气门的结构和驱动原理,设计了控制硬件和软件,开发完成了一种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测试,并和Bosch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另外,将控制器安装于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证明,使用该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控制。该控制器已经应用于研究阶段中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用发动机的扭矩控制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M atlab/S imu link软件建立了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模型,基于标准道路行驶循环分析了整车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MPC555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一种基于32位MPC555微控制器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HCu)硬件系统的设计。阐述了几个重要模块的电路原理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给出了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硬件系统功能验证的结果。试验证明,所开发的HCU工作可靠、能够实现目标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健  李彦  吴亚祥  廖荣福 《汽车工程》2006,28(4):322-326
以四川汽车工业集团野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设计要求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对油耗和各排放参数动态地分配权重值确定出发动机的最佳转矩,然后再根据模糊控制原理,以电池SOC值、汽车驱动需求的输出转矩和电动机转速为模糊输入确定出发动机的实际输出转矩,最终实现整车油耗和排放的综合优化。通过在S imu link软件中搭建该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并与基础的电力辅助控制策略相比较,证明了这种控制策略有利于整车运行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转矩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阐述了一种基于规则转矩的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2002仿真软件上结合模型作了仿真分析。仿真试验证明这种转矩控制策略是一种合理的能量优化管理策略,提高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效率,获得了整车最大的燃油经济性、最低的排放以及平稳的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10.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欣  郝小健  李从心  岑艳 《汽车工程》2005,27(2):141-145
分析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动力总成的构成及主要传递参数,阐述了电力辅助控制策略以及控制逻辑的具体实现,建立了PHEV动力总成各子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等的仿真模型,利用建立的仿真软件进行了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参数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池特性及发动机运行参数对整车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调整相应的控制参数值,可以达到改善整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设计的关键是进行动力系统的选型和匹配.本文所述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源,使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单元,借助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电机、超级电容组、整车动力系统的布置、机电耦合方式、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白中浩  王耀南  曹立波 《汽车工程》2005,27(4):389-391,403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两种能量的最佳分配,确保电机、蓄电池的合理运行,建立了前向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模型,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对动力系统进行能量分配,设计了控制器,讨论了自组织控制器的规则自我调整过程。整车循环工况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使电机、发动机、蓄电池等动力设备工作于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核心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HEV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系统结构的选择,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和系统参数的确定。功率分别是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自适应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文中对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整车试验方法一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ISG(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化)混合动力汽车为对象,对车辆转矩需求、发动机工作区优化和整车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开发了基于MC9S12DP256的整车控制器硬软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实现了发动机起动、纯发动机驱动、混合驱动、驻车充电等多种工作模式,证明了该整车控制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策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日益多元化,混合动力效降低燃油消耗及排放,同时有效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由于混合动力发动机运行工况较传统发动机更窄,更多的利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效率区。但是,由于混动系统较传统动力增加了电动系统,为解决整车布置问题,需要匹配更紧凑的三缸发动机。本文基于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研究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结构及平衡重的设计,并对曲轴的扭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四平衡重结构并将平衡重偏心30°布置,可以使得在最小力偶的情况下,实现旋转惯性力矩的平衡;该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最大振幅为0.070 deg,满足扭振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分析电动汽车域控制器的发展背景及演变历程,然后基于一款纯电动汽车,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及动力域控制器进行设计,并设定其动力域控制器的性能目标,还为其设计一种硬件分时复用和软件模块化的动力域控制器方案,对原子服务功能、大数据驱动下的服务功能、信息安全功能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台架性能试验、整车性能试验及整车可靠性试验结果,验证其动力域控制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希望为行业电动汽车域控制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混合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对比分析,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性,完成了基于混合动力汽车平台的CAN网络设计,具体包括CAN网络的总线协议设计、网络管理设计、整车网络拓扑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网的电磁干扰设计,并进行了实车网络的测试验证。测试表明,该CAN网络系统很好地满足了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单元众多、信息传输量大、干扰大的网络特性需求,同时对整车厂混合电动汽车的网络平台化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ISG混合动力中型卡车发动机、电池、电机的联合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基于AVL/Cruise建立了整车被控对象模型,进行了联合虚拟仿真。对仿真结果,包括整车的经济性、排放、SOC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说明采用ISG混合动力系统的中型卡车实现了节油,并且保证了电池SOC平衡,车辆动力性能够满足要求,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对双离合ISG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针对双离合ISG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提出了动态、静态相结合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静态逻辑门限值判断整车所处的工作模式,在确定的工作模式下查找最佳工作点以控制发动机和ISG电机的输出转矩。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满足整车动力性要求,燃油经济性较传统汽车提高了19%,能有效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2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涉及到驱动模式切换问题,实现切换过程中发动机与电机及其他部件之间的动态协调配合,对提高整车的驾驶性、动力性及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动力源角度分析了动力协调控制问题产生机理,对已公开的动力协调控制方法进行分类概述,并从研究对象、控制原理、控制策略验证、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动力协调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高精度发动机转矩估计模型、扰动量的观测模型与最优控制模型、先进控制理论和算法的适应性研究、动力协调控制策略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研究、动力协调控制策略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