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张翔 《天津汽车》2010,(10):15-18
文章首先分析了丰田的混合动力轿车专利状态及市场地位,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与其专利申请数量的关系,然后分析本田、日产、通用、欧洲汽车公司及中国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专利申请数量,研究了汽车公司采取的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战略及其实际案例。最后建议在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中,要充分研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地图,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案,从而避免产品上市后,遭遇竞争对手的专利起诉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专利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文章聚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专利,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专利的检索和整理,绘制专利地图,对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专利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跟踪新能源技术发展动态、确立研发方向和分析竞争对手提供专利信息服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和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专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专利策略是保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国内、外技术专利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该采取的专利策略: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灵活运用专利策略;主动出击,以专利抢占市场;充分利用专利法新修改的规则;重视专利池和标准工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对2012-2019年间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利现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通过分析看出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方向集中在新型电力动力装置研发上,同时动力装置辅助设备的设计也正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通过识别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技术趋势及形成原因,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新能源专利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能源汽车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赶超国外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新能源专利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本文对主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新能源专利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为其研发定位和战略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专利分析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驱动电机冷却相关专利的梳理,从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分析等角度分析驱动电机冷却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并通过技术分布、技术路线及核心专利解读对驱动电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国内外专利趋势、专利地域分布、主要专利持有人、专利演变趋势与技术热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动力电池研发生产企业在专利申请布局上还有所欠缺,国外企业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专利布局策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对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热点趋势的把握以及国内优势专利资源的整合与产业化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4月25-5月4日,2018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一大亮点。位于新国展南广场的商用车展区,参展商几乎都展出了新能源汽车,而且新能源展车数量约占商用车展车(不含房车)数量的1/2。包括福田汽车、江铃汽车、长江汽车、中国兵器集团、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室内)等展商,合计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众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泰新能源汽车)是众泰控股集团在杭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下辖众泰新能源汽车营销中心,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配件研发机构及对外贸易机构等子公司. 众泰新能源汽车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研发、销售、汽车零部件、电子科技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技术等服务.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进行研究创新,目前已获得的有电动汽车整体控制方法、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纯电动汽车用高压电器盒等80多项专利,并拥有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永伟 《时代汽车》2023,(5):184-18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多,一方面确实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新能源汽车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对驾驶人员以及乘坐人员的人身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将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的发展造成较大程度的阻碍。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展开分析,并给出个人建议,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就使得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和潮流.目前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能量储存技术等方面,而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是电能的存储与分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推动以及企业电动化战略的调整,目前企业内部大量的人员急需取得新能源汽车电工操作资质,而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电击危险性分析是新能源电工资质培训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根据企业实际车型参数,结合资质培训内容,综述了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危险性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电动车是一种新型的车辆类型,电动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车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车节能减排的优势作用,体现在电动车内部结构和制造技术方面。文章通过对电动车节能减排技术特点的全面分析,旨在能够为电动车技术进步提供有效的思路,并能够对目前电动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国家倡导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要保证汽车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这对汽车所有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中,往往都应用大量了高压连接器,每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上所使用电连接器数量将达到600~1500只,故连接器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保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连接器一旦失效,后果十分严重,汽车温度局部升高或发生燃烧事件,甚至出现交通意外。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用的高压连接器发展现状及趋势基础上,对高压连接器的失效分析和性能指标做了概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纯电动汽车作为市场上最普遍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大量生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要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质量。维修人员要掌握纯电动汽车好的结构原理、检测维修技术,从而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本文从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案例入手,分析纯电动汽车的维修检测方法,以供纯电动汽车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在研发应用电动新能源汽车及产业化发展中完全可以依赖于原有的对于电动车及电池运用上的传统产业优势。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结构材料、整车产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专利,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节能与轻量化、车型开发和批量生产、电气安全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电极、电解质、隔膜和电池组件等关键材料的自主性研发和核心技术不足,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营模式探索上尚有欠缺。  相似文献   

18.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纯电动汽车(PEV)必将是新能源汽车里最耀眼的三颗明星。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