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缩天然气船舶运输新技术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缩天然气新技术的推出及迅速发展,使得压缩天然气船舶运输成为天然气短距离海上运输的最佳方式及液化天然气运输的有力补充。对几种最新压缩天然气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液化天然气运输比较,对压缩天然气船舶运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由于石油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且消费区域分散等原因,导致石油的长距离运输,而海运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选择海运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文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石油进口海洋运输的布局探讨,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石油进口的海洋运输的风险探讨。通过探讨,最后提出发展我国石油进口海洋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政府当局正在竭尽全力急剧发展美国液化天然气船队,因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液化天然气(Iiquefied natumlgas)将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全球能源贸易货物。因此液化天然气的运输(shipments of LNG)将继续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美国的大幅度发展,以便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量。  相似文献   

4.
CNG船舶运输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态势,本文对呼声最高的石油替代产品-天然气的最新运输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与液化天然气(LNG)等运输方式的比较,指出由于压缩天然气(CNG)运输成本低、安全便捷的突出特点,CNG船舶运输必将成为天然气中、小储量运输和短距离海上运输的最佳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海运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不断增长的石油海运需求,中国油轮船队的低水平发展状态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航运专家和政策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只有本国油轮船队的发展能够承运我国进口原油50%以上的份额时,我国的石油运输安全问题才能得到基本保证。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石油与天然气对话——油与天然气运输行业发展论坛”上,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孟庆林作了题为“中国石油海运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的演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世界石油运输航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颖 《世界海运》1998,21(1):10-11
石油运输市场是国际航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石油海上运输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形成几条主要的海运航线。但石油产销地分布和各国石油运输政策的变化影响着石油运输航线的布局和油船船队的构成及石油接御港口的分布与规模。本文结合这几方面对当前国际石油运输航线进行了分析,并作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7.
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液化天然气运输是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海上运输方式,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国将在新世纪中大量进口天然气,发展我国的LNG海上运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29-29
受油价高企的影响,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和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成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石油供需问题的两大策略,但是这两项短期产生一的效益并不足以弥补我国日益扩大的石油供需缺口。因此短期内,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原油进口依然是最主要的方式。当前,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石油进口源主要来源地,进口主要路径是马六甲海峡。但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原因,战事随时都可能发生,而马六甲海峡肆虐的海盗也让石油运输风险更多几层,因此从运输途径上来看,我国实行多源化原油进口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潘晓丹  杨赞 《世界海运》2000,23(4):24-25
概括分析了我国天然气进口地的选择以及进口运输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探讨了LNG贸易海上运输前景,并提出了我国发展LNG船队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赵希 《世界海运》1996,19(1):17-18
分析全球天然气消耗量和贸易量形势,重点分析亚太地区液化天然气运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并给出2000年左右需求和供给的预测值。说明液化天然气运输即期市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5年来,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天然气对国内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运作为液化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运量大、费用低、可灵活...  相似文献   

12.
石油战略储备运输和海洋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芳  荣雷 《世界海运》2007,30(2):37-39
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油战略储备已经紧锣密鼓地着手进行。海运是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运输中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试从石油战略储备的意义及运输过程中对海上环境的保障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政府当局正在竭尽全力急剧发展美国液化天然气船队,因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将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全球能源贸易货物。因此液化天然气的运输(shipmentsofLNG)将继续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美国的大幅度发展,以便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石油与天然气是重要的工业和民用原料,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运输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石油与天然气在管道运输中安全、高效的运行,采用海因里希模型分析法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实现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加强油类装卸作业防污染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航运大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量不断上升,每年海上石油运输量近3亿吨。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期间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在4.3%~5.4%之间,水上石油运输将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包括油制品通过内河水域进入我国内陆,例如,佛山辖区2004年的水路油运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相对于海上油类运输,内河油船又具有吨位小,船龄长,标准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眼下,美国重兵云集波斯湾,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国际原油运输市场草木皆兵。而60%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地区的中国,石油运输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因此,有人置疑,今年每天约70多万桶的进口石油能否安全到达中国港口?谁在主宰中国的石油运输市场?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没做好,油运这一个环节也做不好吗?“威望号”悲剧会不会在中国沿海上演?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人忐忑不安,因为石油问题是国人心头难言的痛。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是最有希望取代石油的绿色能源,其贸易渠道主要包括管道天然气运输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两种。由于管道天然气受地域限制较多,随着近两年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突破和新兴市场经济能源需求的增加,液化天然气运输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为LNG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了2014年以来全球和中国LNG市场发展,基于全球LNG供需情况,分析了LNG市场发展对于LNG产业链的影响,并对中国造船企业实践转型升级,进军LNG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华 《中国船检》2012,(10):46-49,132
油运之于石油.石油之于伊朗.环环相扣.形成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局。 石油,无疑是长期身陷”制裁门“的伊朗最大且唯一的精神与经济支柱.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石油独大也使伊朗经济异常脆弱.为制裁埋下了巨大隐患。果不其然,在近一轮的制裁中.欧美纷纷围绕禁运石油展开了攻势.通过金融、保险、安全检验等手段掐住伊朗命门.切断石油出口运输途径.石油之国渐渐陷入有油而无贸易,有贸易而无运输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杨燮庆 《船舶》1997,(1):58-60
当今天然气已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它同石油,煤炭被称为当代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省LNG进口情况和LNG船船队情况,并对需求量分别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其运输日益频繁。为保证日常生产周转需要,石油罐区总储量及单罐容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港口便利的海运设施,为大型液化罐区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同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