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1 问题的提出自航修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站以来,排口主滑道上淤泥的清除方法都是采用小型挖泥船用抓斗抓取后运走的传统方案。但存在的弊病是:每次挖泥后,尽管沉积在轨道上面及周围的淤泥已被清除,上下排能畅通无阻,但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就是轨道上的夹轨装置、排车倒拉装置  相似文献   

2.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
  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起润滑脂被挤压出来、发热甚至燃烧,产生难闻的焦臭味。其次是船底下需要设置一个承载船体重量的“船排”。它由纵横桁材(木材或钢材)组成,有的还需要首、尾支架,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构建的成本和消耗的人工也不少。再次是滑道必须延伸至水下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每次下水都必须清除淤泥,涂敷润滑脂,不仅维护的成本高,而且下水过后废弃的润滑脂会污染水域。滑道的水下部分往往造成堤防的缺陷,碍航和减少河道过水泄洪的能力。尽管人们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来改善大型船舶滑道下水的安全性,但其固有的缺陷和时有发生的失败风险给大型船舶采用滑道下水蒙上了阴云。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起重船的基本结构是以固定把杆式起重船为基础,起重功能不变。在起重船的把杆上安装着横梁,横梁上设有两个滑车,滑车通过钢丝绳与横梁两端的滑轮组、导向滑轮、抓斗横移电机相连。抓斗起升卷扬机钢丝绳通过导向滑轮、两个滑车上的起重滑轮与抓斗相连。抓斗起重卷扬机控制抓斗抓起泥以后,抓斗横移卷扬机拖动两个滑车和抓斗到横梁端部,将泥倒入靠在多功能起重船一旁的泥驳里。抓泥横梁竖起来底部与固定在船艏的桩架铰,顶部与把杆连接,内燃桩机安装在横梁道轨内成为打桩船桩架。经过以上改造后具有起重、抓泥、打桩等多种功能起重船就实现了一船多用,节省了人、材、物和时间,可用于就固定把杆式起重船的改建,也可以在建造新船时设计上这种多功能装置。  相似文献   

4.
介绍由国内新开发设计、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设备开发的大型抓2挖泥船挖泥性能,涉及抓斗机的性能参数、抓斗机及抓斗的结构特点、传动装置型式、安全保护及报警装置、自动化作业监视装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晓萌 《水运工程》2023,(S2):86-88
针对抓斗船在强潮流工况下(潮流流速3~4 m/s)拆坝施工时,面临的泥驳靠船困难、抓斗船走锚严重、挖掘石头存在抓斗夹缝、抓斗充盈量少、块石过大抓斗无法抓取等问题。本文在抓斗船布锚、施工区分段、抓斗船下抓工艺、超大块石的破碎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抓斗船增设行走锚、调整抓斗船施工方向和施工分段、改变抓斗下抓方向、抓斗船凿岩锤破碎后抓斗清石等措施,解决抓斗船拆除石坝施工中下锚受限、泥驳靠离受限、走锚严重以及挖掘困难等问题,扩大抓斗船工程施工的适应性,使抓斗船日产量提高40%以上,可为类似吹填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武可贵  王卫东 《水运工程》1996,(4):34-35,40
介绍采用爆炸排淤填石法在高滩面、厚淤层的海岸上建成一条500吨级的抛石滑道概况,用该法施工,具有工期短、投资省、工程费用仅为常规挖填法施工的1/3的优点,滑道建成后使用良好。  相似文献   

7.
翻转滑道是船舶下水的一项新设施。船舶在平地建造。由顶推装置平移至岸边的翻转滑道上,使其翻转下水。它具有灵活简便,占用水域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省先进明显效益,曾获1992年国家专利。该工程目前已完成8条滑道的施工,成功下水了10条船舶。本文着重从水工结构、桩基工程质量检验及投资比较上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港是公共通用散货、件杂货码头,主要散货货种是煤炭、铁矿石。一般卸船工艺是通用门座起重机配抓斗,从船舱里抓取货物后,倒入门机旁边的料斗中(料斗下方有可控制开关装置),自卸汽车从料斗卸料口装运货物到货场上,用堆高设备将货物码堆、堆高。这种卸船工艺对于散粒性的货种适应性强,装卸效率高。2012年我港接卸了2船镍矿。由于红土镍矿含水量高、黏性较大,抓满镍矿打开抓斗卸料时,有近1/3的镍矿粘连在抓斗上,造成装卸效率低下,能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马尾造船厂有15000吨纵向滑道船台1座,滑道是钢筋混凝土制的,船台部份长155米,水下部份长40米,混凝土滑道与木滑道相比,具有投资省,寿命长、维护费少、节省大量木材等优点,该厂的混凝土滑道,第一期建设的120米,使用至今已十六年,其间只简单整平过一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混凝土滑道不能适应由于船位的不同,而需在滑道上随处安装止滑器的要求,故在船台上同时建造两艘船时下水就成了问题,至少有一艘下水时要采用机械拉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北仑港2004年采购的1台2500t/h的机械差动小车式卸船机,在调试阶段出现了抓斗晃动的问题,使司机难以驾驭,同时造成整机金属结构尤其是悬臂梁严重晃动,无法正常作业。卸船机卸料循环过程如下:抓斗抓料→抓斗起升→小车往料斗运行→抓斗放料→小车往船舱运行→抓斗下降→抓斗抓料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二航局承建的国内最大内河横向船舶下水滑道——武船双柳基地滑道,成功实现首滑。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水工结构主要为横向下水滑道、主拉、倒拉地基基础等。横向下水滑道长186.2 m,宽196.2 m,共设32组轨道,采用QU100钢轨。该滑道将满足3万吨级船舶下水要求。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地区造船业务的发展,对提升武汉新港整体运输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虎虎  王志斌  高珅 《船舶》2019,30(2):121-126
作为一种新型的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除了兼顾国内其他滑道系统的优点之外,其独创性地采用自动捕捉挂钩的操作形式。在回收小艇时,小艇以一定的航速冲上尾滑道后,捕捉横杆自动捕捉小艇艇钩,并由牵引装置将其牵引至存放位置。实船证明,该收放系统减少了回收时间,提高了高海况回收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散装水泥的装运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林 《航海技术》2007,(B03):24-25
水泥运输分为成品水泥(Cement)和半成品水泥(Cement Clinker)。水泥是一种灰色细粉,积载因数为0.61~1.0m^3/t.最大颗粒0.1mm。水泥由含空气状态到不含空气状态。体积缩小约12%。水泥货物被称为脏货.会造成船体和船上设备的腐蚀和损坏,对船员健康也有害。尤其在使用抓斗装卸货时,大量的灰色细粉与水或潮湿的物体接触后,会黏附在物体表面上,干后很难清除.  相似文献   

14.
滑坡后对施工情况、地表变化、土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稳定验算,结果表明:因淤泥未清净,淤泥深槽区和深槽过滤带产生圆弧滑动,施工合龙段产生复式滑动,连续三次滑动在地表对应形成小、中、大三条滑弧破裂带。提出了修复时保证稳定的措施,修复后数年一直保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尾滑道式小艇收放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船载小艇收放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成功完成了国内首套双滑道的尾滑道式小艇收放系统,并装备于新建海关缉私艇上。为扩大其应用范围,结合工程项目,开展了该项技术的系列化改进研究,如建立了关键部件的3D模型、开展了有限元计算、进行了优化设计及一系列缩比模型和实船试验等。改进研究取得成功,其产品已配置在海监船、消防船、水警指挥船、渔政船等6型船舶上。介绍了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运用优化设计概念,采用新技术的改进过程。最终实现该装置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目标,并且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以轨道小车作为滑道载体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拉移下水作业,介绍新的拉移滑道、牵引系统的设计及特点,分析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施工技术的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方式可较大程度减小所需牵引力配置,增大牵引力储备余量,有效降低无法拉移上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散货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抓斗卸船机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早期人们一般采用小车自行式抓斗卸船机,但自行小车自重大,且小车的加速度受车轮与轨道粘着力限制,加之阴雨天气经常出现打滑现象,抓斗卸船机效率不高,因此人们选定了牵引小车式抓斗卸船机。这样既可以将起升、开闭、小车运行驱动机构放在固定的机器房内,减少移动载荷,降低整机重量,又可以实现小车高速运。  相似文献   

18.
孙菊香  朱珉虎 《船舶》2013,(5):81-84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物理排淤方法存在排淤效果差的问题,不能满足目前环保高效排淤标准。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遥感技术对图像进行识别与处理,并利用干化方式完成排淤。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相应实际海港地段淤泥情况进行监测,提取出与之相关物理信息,并进行识别与处理,由此获取像素灰度值,实现识别图像高清显示;复合干化法需先将淤泥进行固化处理,利用疏浚管道添加强度较高氧化疏水剂与底泥电荷实现分子级分离,通过关系转移能够快速完成淤泥清除工作。经过实验验证结果可知,本文排淤效果较好,可满足高效排淤标准。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27日上午,由烟台海港机械厂研制的500t水下抓斗(见图1)获得世界纪录协会认证,成为“世界最大抓斗”。同日该抓斗正式交付给连云港一家水下打捞企业。该抓斗投入使用后,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传统的爆破打捞方式或被取代。目前,该抓斗已经申请两项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