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为工具,进行套管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可快速、精确地计算换热器的各种参数,包括换热量、换热系数、压降、换热管数目和换热管结构尺寸,减少了换热器设计计算时间.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调用Auto CAD Application进行自动绘图.,缩短换热器设计周期,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涡产生器强化圆管管片式换热器传热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涡产生器式管片式换热器有着不同于传统管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其结构简单,强化传热效果明显.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翅片区域内的传热与阻力性能.计算结构根据某实际换热器结构放大确定,计算时选取Re范围为100~30 000.分析了平直翅片与涡产生器翅片传热单元局部及平均传热特性.单根圆管翅片单元有两个低换热区,涡产生器可增强圆管尾部的换热.两种换热板芯的传热能力均虽Re的增加而提高,在中等Re范围内,涡产生器可使传热有较大提高,而阻力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螺旋隔板换热器作船用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和润滑油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呈逆流流动,对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壳程雷诺数相同条件下,三维翅片管的壳程努塞尔特准数是光滑管的2.1~2.8倍,而压降约为光滑管的2.2倍.同时,利用Fluent6.3软件对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和光滑管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与光滑管相比,具有更大的强化对流传热作用.对于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壳程努塞尔特准数和压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计算值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分别为6.6%和10%.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涡产生器攻击角在15°~45°之间变化时对错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攻击角的涡产生器强化板芯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横向平均Nux以及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作者参与开发了一种自动布管-布杆折流杆换热器软件,可以计算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并能进行CAD二次开发,自动绘制工程图,统计换热管数目、折流圈数目,大大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针对该软件,对壳体内径Ds=0.325 m的折流杆换热器,分析研究了换热管径对换热管数目和换热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换热管径的增加,换热管数目逐渐减小;对于单管程换热器,随着换热管径的增加,换热器面积先增加,后减小,当换热管径do=22 mm时,换热器换热面积达到最大值;对于双管程换热器,随着换热管径的增加,换热器换热面积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圆管管翅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分区求解、边界耦合的方法对圆管管翅式换热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型实验值对比验证了肋侧流动通道对流换热系数h的数值解,研究了翅片间距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进口速度uin较小时,非耦合分析的数值解与实验值更为接近;当空气进口速度uin大于5m/s的时候,耦合方法得到的数值解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2%,所得结论为数值设计管翅式换热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矩形通道底壁安装矩形涡产生器对(RWP)时纵向涡对层流换热的影响.在雷诺数变化范围为500~7 000,通道底壁安装RWP和不安装RWP两种情况下,比较了流体流动和换热性能.同时对涡产生器的高度和攻角对表面换热性能的影响也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通道的底壁安装RWP可以显著提高换热性,雷诺数越大,换热性越强.随着涡产生器高度的增大,换热性增强,但阻力系数会急剧增加.当攻角为29°时,强化换热效果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基础振动下液压阀块流道流通品质,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基础振动下流道的仿真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基础振动下不同流道的布局方式,工艺孔结构参数,进出口流道长度对流道压降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基础振动下液压阀块的设计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振动下U型流道压降特性最好,Z型流道最差;U型流道工艺孔长度越短,流道压降平均值和压降波动越小;Z型流道工艺孔长度为3.5倍工艺孔直径,V型流道的工艺孔长度为3倍工艺孔直径时,流道压降平均值和压降波动较小;工艺孔直径略大于进出口流道直径时,有利于减小基础振动的影响;出口流道的长度在3倍出口流道直径以上时,有利于避免流道出口处于转弯后流场的恢复区.新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阀块内流体压降大小,提高压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路基保温中保温板耐久性欠佳问题,可将泡沫混凝土代替保温板应用于铁路路基中,耐久性及强度会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对泡沫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开展实验研究。实验方案中泡沫混凝土选用P.O 52.5和P.O 42.5水泥,分别掺加了0%、15%、25%、35%、45%和55%粉煤灰,测试试样的物理性能、强度性能以及冻融循环特性,得到相应的变化规律,为按不同功能要求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方法,研究了每管六涡扁长椭圆管管片式换热器换热板芯在固定的片间距和三角翼形涡发生器(WVG)翼高比条件下,4种不同涡发生器布局(VGC)的换热和阻力特性.在验证了实验的正确性与可信性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各种VGC结构均具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但同时也使阻力系数大幅增加.利用面积最佳因子法进行的综合性能比较表明,在攻击角较小时,VGC1与VGC3综合性能较好;而当攻击角变大时,VGC3与VGC4结构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导热油技术加热熬化沥青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工艺流程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了包括界面切应力、传质及蒸汽速度影响在内的热管冷凝模型,根据热管内的冷凝特性及机理,讨论并分析了冷凝恶化,当液膜出口处的界面速度等于或小于零时,冷凝段发生冷凝恶化,这时冷凝传热急剧减弱,同时,在蒸发段极易产生局部干涸和壁温飞升。为了描述热管内部冷凝与蒸发传热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亚携带限的概念,亚携带限完全不同于通常概念上的携带限,通过控制亚携带限可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冷凝段和蒸发段的传热恶化。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工件任意一移动点热源作用下温度场的瞬态模型,将MIG焊接热输入近似处理为沿3个坐标轴的三维串热源.计算了MIG焊瞬态温度场及焊接热循环,计算表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计算出焊缝横截面的几何形状,而且计算速度快.焊接工艺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进航空发动机在地面停机、起飞滑跑等工况下散热能力差的问题,利用发动机进气道作为传热表面设计了一款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并基于4分块、7分块、直平面代替弧面等分区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其传热特性研究及分块模拟的等效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分块、7分块以及直平面代替弧面等条件下散热器和滑油温度分布及变化趋势都基本相似,且温度差都在1 K以内,通过滑油侧与空气侧计算出的单元散热器散热量偏差也都在5%以内;采用分区模拟进行大型面式散热器的散热特性分析以及采用“以直代曲”等方法模拟弧长与直径比在0.203以下的弧面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以空气为介质,在Re=500~2 100的范围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涡强化扁管管片散热器中涡产生器形成的涡的相互干涉及其对散热器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说明了当涡产生器呈线性布置而涡产生器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对横截面上平均Nu数和涡旋强度Γ的影响,并对在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参数下加装涡产生器的最佳数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管片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体坐标系中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错排圆管管片式换热芯子的三维层流流动及其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的网格由微分方程法生成,对雷诺数Re在163~978之间的空气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速度场、横向平均Nu数以及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压力降随Re的变化规律,为改进翅片结构,强化换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圆管翅片式散热器是空调冷凝器、蒸发器常用的一种散热设备.提高该种散热器的传热性能、降低运行阻力可以减少机械能的消耗,减少排放.采用了完全耦合的数值方法对不同翅片材料下散热器在工况、结构不同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努塞尔数Nu、传热系数K随着翅片导热系数、管间距的变化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翅片材料、管间距对翅片表面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假设初始流形是仿射空间中的局部严格凸的紧致无边的光滑超曲面,坐标原点在曲面凹的一侧,位置矢量与曲面横截,利用欧氏支撑函数,得到中心仿射超曲面的热方程的解在任何有限时间区间内都存在,并又保局部严格凸性及位置矢量与解曲面的横截性,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解曲面收缩于一点。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