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相关系数法对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通过对1990~2014年间运输强度、运输弹性等指标的分析,总结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江西交通,经济发展的历史,阐明南北交通运输建设,对本省经济振兴的重要意义,文中论及交通运输广泛的社会功能,地方交通运输与大路网的关系及铁路与公路、水运间的相应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进程的梳理,揭示作了为人类生产资料的系统中的交通运输工具与整个社会结构各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每一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都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每一划时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变迁及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正确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策略,必须明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目前两者的关系仍缺乏确切论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Granger关系检验模型,检验我国5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各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和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交通运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两两之间的互动效应呈现倒U型;高经济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交通运输和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影响关系;低经济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明显,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水平提升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
��ͨ����ҵ�뾭�������Ĺ�ϵ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说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关于分工问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目前经济学对于产业间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度安排促进交通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由此导致的收益递增式经济增长还缺乏深入研究,经济学中还缺乏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制度安排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以美国19世纪经济发展中,制度安排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有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需求规模和供给规模2个层面,探究涵盖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指标,结合经济系统的社会规模和经济规模指标,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引入交通贡献率参数,得到改进耦合协调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揭...  相似文献   

8.
国民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既是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结构,又是推动社会发展乃至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原动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想要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就必须搞好铁路,公路,水路的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进步,又依赖于经济的支持和促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对促进西江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1996—2016年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客货运输量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分析了GDP与客货运输量之间的关系,以确定GDP与运输量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GDP与客货运输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发展对客货运输量的影响程度在总体上是稳定的。提出定基交通运输弹性系数概念,建立了定基GDP增长率与定基交通运输量增长率之间的弹性系数模型。经研究发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定基交通运输量弹性系数逐渐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系统谋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使经济、土地/空间及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统筹考虑经济、 土地/空间及交通和环境要素的动态交互关系,提出大区域综合货运整体规划模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利用PECAS(Produc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Allocation System)理论框架分析生产者、消费者、交换商品、土地(空间)和运输方式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通过PECAS的集计经济流表设计模型结构,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空间开发以及交通运输需求预测这4个模块,模拟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增长及其空间分布与土地/空间开发及综合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土地空间和环境等约束条件下,通过构建空间经济模型和综合交通一体化网络分配模型,实现面向多货品和多方式的综合货运整体规划建模方法,以辅助区域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与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相应的大区域综合货运整体规划模型,分析评估2012—2035年模型预测结果。结果显示,预测得到的综合交通年平均日货运量拟合优度超过85%,分担率误差低于1%, 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公交普线规划因服务对象时间、空间的分散性,是大城市公交系统中最难规划的部分。本 文分析了大规模多中心城市地区公交网络分层级功能及规划次序,重点针对普线网提出基于运 营商和用户广义成本最低的连续体近似法模型搭建方法。通过确定区域网络的普线总服务距 离,总停靠站数,以及发车间隔等决策变量的最佳值,使公交运营企业和乘客在单位时间内的广 义预期成本最小化。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北京市进行区域划分,重新优化普线网,并基于北 京市路网和兴趣点分布,校核规划的理想网络,得到能够实施的设计网络。相比现状网络,优化 后的方案在成本控制和乘客出行体验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分别减少企业运营成本5%,减少乘 客出行时间21%,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类是科技的发明者,也被科技发展深刻影响.本文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人类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历史关系,解读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业及其发展方式、结构的作用.研究发现:科技正以越来越显著、程度越来越强的方式影响着人类客货运输的效率及服务水平.同时,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形成了滚雪球的效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需要更多地关注长期战略与长期规划,以避免短期策略带来的重复投资与可能的浪费.未来大数据、物联网、共享技术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仅是效益与效率的改变,还将涉及大量与传统观念甚至社会伦理不同的变革,这些变革值得从社会治理角度去重视与研究.研究认为:“十四五”至2035年,在全面认识未来变革导致的需求下降等风险基础上,首先,应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其次,应尽快研究规范科技带动下交通运输新兴产品的管理;第三,借助科技发展的推动,提高既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效能,研究部分基础设施提供延伸服务的方法;最后,研究交通运输行业供需新理念,进一步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质量. 这些变革对于交通运输专业工作者与决策者都是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形势要求,从创新主体、创新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当前 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模式演进的趋势和重点,提出在信息资源垄断被打破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形成以行业内竞争为基础、通过行业外力量激发活力的新型科技创新模式。针对未来科技创新的环境及特征,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新型科技创新模式的关键要素,即创新主体的无差别化和多元化、创新基本条件的开放性和研发过程的个性化,并提出创造无差别化、多元化、开放化、个性化的科技环境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旨在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交通运输业已经进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新时代。将优化方法应用到交通运输问题中,通过系统、科学的研究,制定最优的交通运输方案,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交通运输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对一种联合交通运输问题建立优化模型,并用实际的数值结果加以验证,以期能为企业的领导者合理、科学地决策最佳方案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交通工具对交通设施所造成的压力,必然形成单纯的资源消耗,造成交通能力相对的滞 后、并制约综合的交通系统与技术的进步,进而制约社会的进步.而现代交通的发展与进步早 已经不仅仅是道路及交通设施的量的增长,而是应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车辆及驾乘人员提 供综合的服务.中关村科技作为市政府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台公司, 在关键时刻推出的“奥星天网"GPS信息服务系统.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此套系统主要 提供的功能有导航、救援、紧急服务、位置查询、调度管理、便民服务、商务助理、防盗反劫等,可使交通工具轻松行使、安全停放,驾车人工作生活方便自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的构成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综合运输系统通道的功能结构加以深入分析.本文界定了运输通道的划分,并且阐述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与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与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供需成本之间的因果反馈环,并在此基础上,从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竞争的角...  相似文献   

17.
创办于1986年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下设的一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学术团体。学会是由从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工程、管理、科技、教学和企业等部门单位,以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旨在总结学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交流城市交通、智能交通、交通建设、交通规划以及高级人才培养的经验,并确定学会2007年的任务。本次论坛共安排了三个专题: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理论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企业创新,与会专家们就这三个专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是江苏省为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全省首条科技示范路,243省道将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干线公路建设,提升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降低综合管理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升道路使用品质,达到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进一步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和强化行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现代交通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