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现代高等级公路施工中 ,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机械设备的配套与性能成为决定工程质量与进度的重要保证 ,因此 ,施工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用有效的设备资金 ,确保投资的顺利回收。一般来说 ,施工单位对新增机械缺乏使用管理的经验 ,对该机械的性能缺乏全面了解 ,所购置的机械能否与其具体施工要求相配合没有十分把握。在购置时易出现决策性失误 ,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 ,要想有正确的购置决策就必须严格按新购置机械设备的程序与论证方法办事。首先 ,必须严格进行必要性审查 ,为项目部购置机械设备提供科学、合理的依…  相似文献   

2.
最近由我国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德国维尔特钻掘设备公司、法国NFM技术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创建大型隧道掘进设备制造企业一沈阳维尔特重型隧道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公司,简称“沈阳维尔特公司”。公司总投资额12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96万元,中方占份额52%,德、法方各占投资额的24%。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决策,决策需要信息,也就是管理需要信息,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广泛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浅析公路施工中设备租赁业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路建设全面推行了招、投标制度,施工单位作为市场的主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大幅度降低成本。据资料统计,机械使用费在工程施工中占到15%左右,而施工单位自由设备使用率仅占30%。鉴于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地位,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郭小宏提出了机群施工配置是形成合理机械化能力的基础,并对设备的配置选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组织好租赁施工机械,合理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的问题,从租赁期限、维修周期与设备成本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杨清秀  武楠 《汽车运用》2007,(11):43-44
车辆维修用到的机械设备及各种工、量具,在使用、维修保养和暂停使用期间容易产生锈蚀,需要对其进行防锈保护。车辆维修设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随着中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小型筑路机械设备不断涌现,而小型摊铺机在中国则是刚刚起步。意大利安泰克公司是一家专业路面小型设备生产厂家,它生产的小摊铺机功能全、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机械设备的磨损规律与其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便使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产生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Q请介绍一下滕州公路局机务科的主要职责和设备拥有情况。A滕州公路局机务科主要负责年度筑养路机械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计划的编制;办理机械设备的购置、验收、调拨、封存、报废、上报处理以及残值回收的全过程管理;建立筑养路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并根据季节特点和生产情况,编制年、季、月使用计划,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衬砌病害诊治是隧道运营维护的首要任务。为形成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系统认识,从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技术、病害加固治理方法3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衬砌诊治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主要结论显示:①不同类型隧道衬砌的主要病害类型已基本明确,但是病害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及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②衬砌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病害智能检测识别系统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但是病害信息的快速、高精度拾取和智能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③经过多年研究,已形成了围岩(地层)注浆和内表面加固这2种较为完善的衬砌加固技术方法体系,加固方法作用机制、耦合加固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是下一步的可能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衬砌内表面加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开发了隧道衬砌快速早强的FRP网格加固方法,该方法2个小时内即可起到加固作用;提出了衬砌内表面加固界面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围岩抗力、前期受力、材料用量、加固范围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内表面加固的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及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橡胶沥青降噪路面的推广应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原理,对橡胶沥青路面的隔音与降噪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多种因素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性;最后,总结了橡胶沥青降噪技术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阻尼及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而橡胶粉掺量与目数、路表纹理状况、长期服役行为是影响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增大橡胶颗粒的粒径,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保证路面养护能够长效增加橡胶沥青路面的减振降噪性能;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征分析方面,多种噪声测试方法的利用为评价噪声声品质提供了可能;而关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大孔隙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新型外加剂的使用。其中骨架密实结构和大孔隙结构的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研究正符合当前功能性路面材料在安静路面的需求,将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静路面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嘉绍跨江大桥主桥埋置式承台采用无底双壁钢围堰施工,施工中主要采取定位导向系统、吊点荷载控制、测量监控等方法控制围堰下放精度。下放过程中,采用固定在群桩护筒和钢围堰上的特制定位导向系统控制围堰平面偏位和垂直度;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控吊点荷载,指导围堰舱壁内的加、卸载以及围堰内、外的吸泥;采用测量监控系统分析、计算围堰姿态,指导围堰的下放及纠偏施工。通过对围堰下放精度的控制,围堰下放平面偏位保持在5~8cm,垂直度达到1/400以上,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将桥梁工程计算过程中的桥梁结构,施工、运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与之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阐述3DBridge软件科学计算可视化建模技术的系统设计和其它关键技术,着重论述快速便捷地建立桥梁工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工程的实际应用,验证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增强了使用3DBridge软件的直观性、易用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16.
探求城市应对暴雨洪水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遭受暴雨洪水袭击愈加频繁的状况,该文结合济南"七·一八"暴雨,分析了城市发生暴雨洪灾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城市防范和应对今后类似灾情的对策:一是科学选择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强调雨洪水利用和滞洪区规划,三是明确功能定位,构筑完善的防洪排涝排水体系,四是重视非工程措施建设,应对超标准洪水,弱化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蓝鸟系列轿车ABS自诊断系统中故障诊断以及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方法。在介绍ABS常见典型故障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根据故障码进行传感器、执行器电磁阀、ABS电动机继电器、ABS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低电压的故障诊断方法,论述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诊断程序,给出了系统维修数据。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室内环境下普通及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收缩徐变特征,分别对这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持续1 080 d的力学、收缩和徐变性能测试,分析了补偿收缩组分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收缩和徐变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国内外3种不同规范公式对室内环境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适用性,并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对既有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测。结果表明:①补偿收缩组分的加入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负面影响,使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4.3%、5.1%和4.2%。②UHPC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间存在良好的统计关系,且该统计关系受配合比和龄期的影响较小。③补偿收缩组分能有效抑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使收缩降低28.9%,但对徐变有负面影响,使徐变应变、徐变系数和徐变度分别增加13.3%、9.3%和15.8%。④DBJ43/T325—2017的收缩、徐变模型对室内环境下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给予较好的预测,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6%以内;SIA 2052—2016仅有收缩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好地吻合;引入收缩和徐变修正系数后的修正模型能分别对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予以较好地预测,预测误差也分别在4%和6%以内。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所受的期望越来越高,装配式轨道交通车站和综合管廊已经取得较大发展,但装配式市政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发展却严重滞后,主要原因是装配式隧道预制件吊装重量大、远程运输净高受限、非标构件多、模板成本高等。因此,如何实现结构的轻量化、标准化犹为突出及紧迫。现以开创大道与萝岗新城外环路交叉口立交工程为例,分析了装配式隧道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的模板分解方式、地下结构预应力的设计及应用及隧道平纵曲线段的调节方式和预制模板的统一,并应用了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案例工程采用肋板式结构及湿拼法的拼接方式使得预制构件尽可能轻量化、标准化,成功实现隧道全预制拼装市政隧道与现浇隧道工程造价相当,为装配式市政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