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剑  刘成安  周彤  孙建诚 《公路》2024,(1):75-80
为研究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公路边坡稳定性及其典型路段的滑坡位移阈值,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综合研究典型坡高、坡角、岩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其稳定性影响,确定极限平衡状态下对应的岩体抗剪强度指标,通过与边坡岩体弹性模量的合理组合,确定边坡自重作用下临界位移阈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坡高和坡角时,边坡稳定系数随黏聚力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随岩体内摩擦角的增加,近似呈指数增加;保持坡角相同,黏聚力对坡高较低的边坡稳定性变化越敏感,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相对不敏感;保持相同坡高,坡角越小或坡度越缓,则黏聚力对边坡的稳定性相对越不敏感;公路典型断面边坡二级平台和三级平台地表位移阈值分别为112 mm和103 mm。  相似文献   

2.
沈小辉 《公路》2004,(12):89-92
水南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条件极为复杂,整治工作不仅数量大.而且难度较大。采用系统工程地质学和岩体结构控制论的思想,根据挖方边坡的工程地质基础和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水南公路挖方边坡岩体的分类方法,总结了边坡稳定规律。不仅对一般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做了定性评价,还利用数字测绘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全线重点边坡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边坡整治工作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有限元上限法,研究了不同层理面参数、岩体容重和边坡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理面强度的增加,边坡稳定性越高;岩体容重和边坡坡高的增加,边坡越不稳定。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岩质路堑边坡最大稳定开挖坡角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祥临公路路堑边坡为背景,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含软弱面岩质路堑边坡最大稳定开挖坡角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影响稳定开挖坡角的因素。根据祥临公路路堑边坡具体参数分布情况,通过正交方法设计了边坡案例,建立了计算最大稳定开挖坡角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这种计算模型作为一种计算边坡最大稳定开挖坡角简便途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岩石边坡,尤其是受结构面控制的岩体边坡,其边坡稳定分析应考虑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和发育程度。采用赤平投影图解法进行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时,结构面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参数,合理地选择确定抗剪强度的方法,常常要分析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然后综合选用合理的c、φ值,根据边坡可能破坏的形式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唐宇  汪胜 《路基工程》2009,(6):160-162
利用有限元及离散元模拟荷载作用下桥基边坡稳定性,研究桥基边坡的位移、应力、节理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强度折减法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21,边坡总体稳定,但局部岩体在荷载作用下存在沿层理向下滑动,最大位移约1.55cm。分析认为对2号基础下岩体应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顺层岩质边坡加固机理及稳定性问题,基于离散元方法,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岩体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得出抗滑桩加固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岩层倾角、坡角、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边坡安全系数对坡角和内摩擦角的改变更为敏感;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的增大会导致边坡抗剪强度增大,使抗滑力大于下滑力,进而使顺层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增大;通过研究抗滑桩的布设以及桩间距,发现桩间距为2D~3.5D时,桩位5号时为最优布设位。  相似文献   

8.
熊峥 《路基工程》2016,(5):25-28
将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及搜索最危险滑面计算的安全系数分别作为结构强度和结构荷载,构造边坡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函数显式表达式,以此为基础,既考虑岩体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又考虑“边坡稳定”这一概念的模糊性,求解边坡模糊随机可靠度。将上述理论运用于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某半路半桥路基边坡设计中,经过施工期台风季节以及通车运营半年的考验,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实用的。  相似文献   

9.
含弱面岩质路堑边坡开挖坡角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含软弱面岩质边坡的岩体结构特点,概化出含弱面岩质路堑边坡开挖坡角优化模型。建立了基于极限平衡方法的计算含软弱面岩质边坡最优开挖坡角的方法。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某公路路堑高边坡的实践中,确定了影响其最优开挖坡角因素并确定了正交试验方案表,采用正交试验对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该公路含弱面岩质路堑边坡的最优开挖坡角的合理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对该公路边坡实例的分析,证明这种计算模型作为一种计算最优开挖坡角简便途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将强度折减法基本理论与弹塑性有限元相结合,以有限元计算收敛条件作为边坡失稳评判指标,分析某高速公路的边坡土体剪胀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剪胀角的增长,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逐渐增长,当土体剪胀角从0°增长到15°时,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增长了11%;边坡最终破坏的塑性区域随着土体剪胀角的增长而逐渐较小,这表明土体剪胀角对边坡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道324线云浮段边坡变形破坏的特点,边坡发生变形破坏的时间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矿物成分、地下水和地表水、坡形坡向与气候条件是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和力学验算的综合分析.认为该路段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边坡不稳定问题,而且潜伏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提出了边坡加固的防护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田军  邹银生 《公路》2003,(11):148-150
基于Fredlund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采用Bishop条分法建立非饱和土边坡的稳定方程,然后按照概率论中的中心点法对其稳定的可靠性进行推导分析,得出边坡破坏概率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吸力与净增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朔准铁路黄河大桥桥基位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娅  赵文 《路基工程》2007,(6):90-92
通过调查分析,利用经验坡角法和高陡边坡桥基位置公式初步确定黄河大桥桥基位置,利用DEM法分析不同桥位的岸坡破坏模式及破坏范围,并利用FEM方法分析荷载作用对边坡岩体应力的影响及岩体强度,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安全、合理的桥基位置。  相似文献   

14.
用离散元法研究锚索锚杆联合加固边坡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散单元法深入研究了高陡岩石边坡在未加固、锚杆加固、锚索加固和长锚索短锚杆联合加固情况下,边坡岩体中的塑性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从力学机制上阐述了长锚索短锚杆联合加固高陡岩石边坡的机理。结果表明:锚索锚杆联合加固边坡,能改变岩体较大范围内应力场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和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在锚索间布置的锚杆,强化了局部的岩体强度,使得形成的“加固梁壳”更有利于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223省道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省道223线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从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等方面论证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岩体质量分级及赤平极射投影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结果表明:岩质边坡整体上是稳定的,但应注意局部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蒋鹤  李莉 《路基工程》2000,(6):8-11
通过对边坡加锚前后及不同坡比岩体的变形及应力状态有限元分析,提出了边坡岩体锚固效果体现在提高抗滑力和改善岩体结构方面,并守量地指出了抗滑力的提高值,研究成果对于岩体边坡有效锚固有指导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出垄茶高速沿线复合岩层岩质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现场调研及室内试验,得出水大大降低边坡岩体的抗劈裂强度和抗剪切强度,较天然状态下抗劈裂强度降低55.7%,岩体粘聚力下降75%内摩角下降26%,复合结构面的结构面连续性﹑结构面表面状况及结构面充填物等3个方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总结得出水和多层软弱结构面是影响垄茶沿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滑移-拉裂-剪断破坏是边坡最主要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吕军 《中外公路》2012,(2):46-49
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层状岩质高边坡变形体作为典型工程实例,根据地勘成果选择典型断面布置测斜孔对边坡岩体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雨水冲刷和入渗是影响边坡稳定变形的主要因素,岩体内部至少存在两个潜在滑动带,同时监测数据为工程处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指导;通过对边坡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坡开挖导致位移和变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广东云(浮)到罗(定)高速公路K3+280~LK3+840段左侧路堑边坡顺坡向结构面发育,岩体较为破碎,边坡开挖导致坡体松弛,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变形特性分析,运用动态设计法对边坡加固防护措施进行变更设计,保证了边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理的强度及其分布形式。由于节理岩体边坡的失稳破坏具有大变形和非连续的特点,因此,离散单元法成为研究节理岩体边坡破坏机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对岩石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含密集节理的岩体边坡模型,讨论了岩体连通率对边坡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组节理密集分布的岩体边坡中,连通率越大,其稳定性越差;随着连通率的减小,边坡的破坏形式由大范围的滑坡转变为局部崩塌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