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工程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工程建设对生态脆弱区环境的影响巨大,且破坏后生态系统的恢复难度大。国内外对此都很重视,针对道路工程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道路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与途径,包括3S技术、景观生态学方法等。对影响的评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主要的影响评价方法有:影响程度系数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可反映道路施工对脆弱生态系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价生态系统的脆弱程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可用于不同道路路线方案的优选;生产力、物种多样性评价法只是有关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评价,可以反映受道路工程影响后,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采用"3S"技术,综合分析、选择各种系统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影响评价模型,动态分析道路工程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G IS为技术平台建立人工辅助决策系统,进行道路路线方案的优选,降低道路建设中的破坏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路域生态恢复,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对城市综合枢纽的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以南京市浦口区浦泗综合枢纽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研究为例,阐述了城市枢纽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规划的方法和措施。利用工程实践证明,合理规划交通组织方案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减小城市交通的影响、保证工程建设和城市交通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岩溶区地质公路选线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生态地质综合选线,其主要工作包括遥感照片的采集与判释、地质风险因子及生态敏感因子的选择与计算分析、综合风险因子的空间计算、路线的布设与风险分析等。通过对ArcGIS平台分别对选线地区的植被分布、石漠化指标、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溶岩水体富水性指标进行定量分级,建立了岩溶区高速公路生态本底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最终将生态本底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级,以便于对今后道路工程进行定量的生态本底评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教园区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分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指标体系中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出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园区交通与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通过对中国21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工程实例的统计分析,研究暗河发育规律和地质判识特征,提出"横向查延伸-竖向定标高-洞内探位置"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和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选线原则;研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遴选出隧道突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评估层次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开展暗河发育区隧道选线与突涌水灾害预控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综合采用地质勘察、工程类比、示踪试验、物理探测等方法,可依次确定暗河流向、暗河水位、暗河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暗河发育强度、暗河水流量、暗河与隧道的空间位置是隧道穿越暗河区突涌水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超前地质预报、暗河形态、暗河坡度,最后为前兆信息、监控量测、开挖支护。研究成果在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德胜场暗河的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验证了暗河识别和突涌水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类似穿越暗河发育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通过对中国21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工程实例的统计分析,研究暗河发育规律和地质判识特征,提出"横向查延伸-竖向定标高-洞内探位置"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和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选线原则;研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遴选出隧道突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评估层次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开展暗河发育区隧道选线与突涌水灾害预控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综合采用地质勘察、工程类比、示踪试验、物理探测等方法,可依次确定暗河流向、暗河水位、暗河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暗河发育强度、暗河水流量、暗河与隧道的空间位置是隧道穿越暗河区突涌水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超前地质预报、暗河形态、暗河坡度,最后为前兆信息、监控量测、开挖支护。研究成果在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德胜场暗河的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验证了暗河识别和突涌水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类似穿越暗河发育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路工程及其所处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系统,应充分重视道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系统总结了道路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声音环境、水与气体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过程,以确定其影响范围与程度。最后提出了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以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危害。相关的分析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在中心城区快速路网衔接与胶东机场快速疏解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该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和青岛市区对外交通影响重大,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并减少对环境和市民生活影响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区域交通流量调查整理、旧路现状路况检测、建设条件梳理和控制工程施工交叉工序等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施工期间精细化交通组织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确定该部分的工程量和投资.  相似文献   

9.
结合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小寨特大桥工程实际,采用工程地质钻探、槽探、洞探、现场原位试验并结合地表工程地质调绘等方法对桥位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勘察,并对桥位的合理性、场地稳定性和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先边坡治理后基础开挖"的施工方案,保证了大桥施工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10.
琼州海峡铁路跨海隧道全寿命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涵  贺维国  袁勇 《隧道建设》2018,38(9):1513-1519
为研究琼州海峡铁路跨海隧道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合理的隧道工程线位、施工工法,以琼州海峡铁路跨海隧道工程预研阶段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从隧道工程建设全寿命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通过专家调查表方式收集中线盾构法、西线盾构法和西线沉管法3种方案在建设条件、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阶段的风险评价基础数据,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专家调查表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和模糊评价矩阵计算风险评价结果。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专家建议,从预研阶段设计方案中选出中线和西线盾构隧道方案为推荐方案。最后结合琼州海峡铁路跨海隧道工程条件,从地质勘查处理、结构设计优化和工程施工措施3方面,提出控制和降低盾构法方案重大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