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连云港港主航道工程为实例,综合航道与规划港口岸线资源的长远匹配性,对远期航道的适应性及通航标准进行分析。基于ANYLOGIC多智能体仿真建模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涵盖船舶进出港、锚地、航道和码头生产等环节组织实施全过程的连云港主航道水域港口运营系统仿真模型。综合远期港口通过能力、航道服务水平以及航道宽度合理性3方面分析,提出远期航道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2.
依据影响因子危险度评价标准,结合清澜港实际,对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对清澜港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价,得到相应的风险级别,为清澜港航道扩建施工和通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影响三峡库区通航安全的诸因素的特征,应用模糊方法评价三峡库区的通航安全。对库区的安全状态做出综合评价,并找出目前影响通航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获得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正4月22日,一艘15万吨级中国香港籍集装箱船"东方新加坡"轮顺利靠泊江苏连云港港,刷新了连云港港靠泊最大、最长集装箱船的纪录。"东方新加坡"轮船长366.47 m,吃水10.4 m,载质量14.4万t。连云港海事局指挥中心在接到"东方新加坡"轮引航员起锚进港的动态报告后,立即将其作为重点船舶进行跟踪,对航道实施临时性单向通航控制;及时发布航行安全信息,提前告知主航道附近所有施工船舶让清航道;通知连云港海事局  相似文献   

5.
通航水域航行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性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我国主要港口通航水域的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影响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11类主要因素建立综合评价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对我国10个主要港口水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陈宏 《中国航海》2008,31(1):63-66
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是对台"三通"以及海峡西岸交通网络"东出西进"的重要港口通道.由于闽江通海航道浅滩礁石多、转弯多、流急,通航的自然环境较差.小船随意占用主航道,锚地与航道的布局不合理,船舶安全航行面临复杂的局面.通过调查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的船舶基本情况,应用海上交通安全评价的模糊推理系统,分析航道航行环境的危险度,提出了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水域建立安全保障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8):123-128
通过对影响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桥梁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评价。通过综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充分掌握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各项指标因素的危险状况,为海事管理部门改善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通航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对江汉运河通航现状分析提取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求解得到江汉运河通航安全评价值,并针对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建立连云港港LNG码头选址涉及相关港区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对拟选址的LNG码头船舶进出可能产生的远期通航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与已有选址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道条件、选址与后方城市距离、通航影响等多要素,提出在现行通航规则和港口规划条件下的连云港港LNG码头推荐港址。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水文气象因素、港口条件因素、航道条件因素、交通因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5个方面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港口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改善通航环境的治理对策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针对疏浚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增加设备投入、创新施工技术、调整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项目管理等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区、连云港港等深水港现状的分析研究认为,潮流通道建港、挖入式港池、港口航道泊位深水化、港口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已成为当前我国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港口功能的日益多元化,临港工业区不断发展,将促进港口与城市的日益融合。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尤其是徐圩航道为新辟航道,位于南翼海区,自然条件较连云港区存在差异。文中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预可性研究和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为连云港港航道后续工程和国内外其他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托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分析了ADCP走航式测沙技术应用于含沙量较低的连云港淤泥质海岸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主航道疏浚土在抛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运动规律及其对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回淤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抛泥作业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通过研究基本解决了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航道选线、航行安全性等主要技术问题,不仅为连云港港航道后续研究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供国内外其他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借鉴。对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6.
陈宏 《船海工程》2007,36(6):80-83
以福州港船舶交通现状为基础,应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分析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决策性建议,以保障和提高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是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工程的一项成功经验。介绍了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建设项目工程的总体概况,分析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内涵与主要问题。介绍了将两种管理模式结合运用于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推动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丁琦  谢军  应铭 《水运工程》2018,(1):106-111
开敞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航道的基建及维护费用,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连云港海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波浪数学模型推算的波要素成果,研究中浪、大浪对徐圩10万吨级航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边坡实测地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波浪动力的角度来看,徐圩10万吨级航道设计边坡的坡度取值是合理的,本海域的波浪动力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合泉金航线(泉州段)通航环境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航线通航风险进行评价,并得到通航风险级别和影响通航风险主要因素,提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