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对高等级公路的有害影响分析人手,对路表防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超高路段排水、路面结构层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防水损害措施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高等级公路路面防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对高等级公路的有害影响分析入手,对路表防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超高路段排水、路面结构层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防水损害措施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高等级公路路面防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型排水设施将是我国高等级公路排水的发展方向,文章在对生态型排水的目的意义述及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排水的技术特点,提出生态型排水的设计原则,给出相关排水技术的设计参数,并结合实体工程给出生态型排水系统的结构型式,研究成果对未来高等级公路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技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设计与一般公路路面排水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超高路段。结合佛开、广肇、新台高速公路及番禺市金山大道、澄海市金鸿公路等一级公路路面排水设计实践 ,介绍高等级公路超高段路面排水设计的一些沿革及设计构想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提出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计算及设计方法,同时根据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及Ali Uyumaz完成的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实验,提出缘石开洞及格栅的截流量公式。  相似文献   

6.
设置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表层的排水性沥青路面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雨天行车条件,但从适应排水功能要求出发,应对其结构构造及排水能力进行设计.文章从排水路面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出发,对其结构构造和排水设施要求、排水能力计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别于一般沥青路面的设计内容要求,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进行了设计介绍,可为其他高等级公路进行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功能与构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路面水毁一直是高等级公路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路面表面及路面内部排水实际,提出排水设计的原则及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线型设计需要采用较长回旋线时 ,超高渐变率过小 ,超高缓和段的渐变过程产生较长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在广东这样多雨及水系发达的地区 ,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有关超高缓和段的一些规定与路面排水之间的矛盾 ,参考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中有关这方面的规定 ,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公路表面功能的恢复与提高:多孔排水材料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表面功能的恢复与提高,近年来也应用于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表面层,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多孔排水沥青混合料表面排水性铺装的用途,性能及材料组成设计,阐述了该特殊结合料的性能,指出了这类铺装的常见病害及维修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高等级公路中凸形、凹形和封闭形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1.
梅仕然 《公路》1993,(11):17-20
水是引起公路病害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排除公路范围内的水,以确保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及平稳。本文主要论述高等级公路的路面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牧  刘明 《公路》1997,(5):35-40
随着交通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高等公路将逐渐丧失其表面功能。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表面功能的和提高,同时也可应用于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表面层。本文阐述了SBS改性沥青的必性能,生产过程,SBS改性沥青在多孔排水沥青混合料中的用途多孔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由于防排水设计不完善而造成的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分析了路面水损坏的机理;从排水和防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提出了路面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些措施,并对部分传统设计和控制指标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平曲线超高过渡段是高速公路雨天易积水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通过研究高等级公路超高过渡段设计中B值的不同取值,对超高过渡段的行车舒适性及其对路面排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减少雨天超高过渡段的路面积水,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度和行车安全性,可供浙江省内高等级公路超高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基于Infoworks CS模型,模拟评估不同内河水位下不同设计暴雨重现期时系统的排水能力。结果表明,现状雨水管网基本能够抵御1 a一遇降雨,但在3 a一遇和5 a一遇降雨情况下积水严重。当内河水位在1.36-1.90 m时,对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影响不大;当其超过1.90 m后,系统排水能力受到显著影响,模拟地面积水点显著增加,且与历史积水点吻合度较高;研究区域管道重力排水的临界内河水位约为1.90 m。  相似文献   

16.
水渗入路面会对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分析路面水的渗入量,为高等级公路的排水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对同三国道进行了现场汇水渗透试验。对现场渗水试验的方案和过程展开了详细阐述,对路面的入渗特征、渗入率、接缝对路面入渗的影响以及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新建的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渗水明显,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LSH流域排水(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及其内涝风险,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LSH流域的排水(雨水)系统水动力学模型,对现状排水(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和内涝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某重要区域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然后通过模型对改造方案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LSH流域的排水(雨水)管网达标率(满足2 a一遇)为68.4%,整体管道达标率较高。管道排水能力小于1 a一遇、1~2 a一遇、2~3 a一遇、3~5 a一遇和大于5 a一遇的管网占比分别为18.5%、13.12%、42.35%、15.38%、10.65%。LSH流域东南部区域存在较高的内涝风险。通过对沿齐州路东侧敷设1.2 m×1.2 m雨水管渠的改造方案进行模拟验证,表明该改造方案能较好的解决东广场区域的内涝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海文高速公路排水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详细介绍了海文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情况及设计效果,为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力模型软件Infoworks-icm建立宣城市道叉河片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模拟计算该片区遭遇3a一遇设计降雨时的排水情况,运用水力坡降法对管道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管道瓶颈处进行定点改造。结果表明,运用水力模型软件能够快速、直观地找到排水的瓶颈处,明确工程改造的位置,有效提高工程改造效率,改造后的管网能较好地满足新标准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排水固结法是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对于实际工程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的需要,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排水系统设计。从理论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碎石盲沟 集水井代替边沟排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