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青春 《世界海运》1996,19(5):27-28
双层壳船在低速的情况下发生一般性的碰撞事故时,仅外层船体承受力被击穿,液货舱依然完整,防止海上溢油的发生,减少了海上污染。但双层壳油船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能够真正作到防止海上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应从改造结构上采取措施,而且还应该提高船员的素质,加强船员的责任心,加速老龄船的淘汰,添置新设备等。  相似文献   

3.
单向加筋以层壳体水面舰船的改进设计由于经济、军事、民用和环境的考虑而得到发展,主要考虑方面包括经济上的可生产性、减少特征、提高生存能力和抗浅破坏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验证结构分析的可能性、证实破损机理和评定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5.
6.
吴伦楷 《船舶》1998,(3):14-16
本文介绍了普通双壳体油船的一些特点,并将新型双壳体油船与普通双壳体油船和传统单壳体油船加以比较后提出了两个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8.
丁海旭 《船舶力学》2001,5(6):55-65
本文提出了均匀外压下的由圆环板正交连接的双层变厚薄壁圆柱壳的整体强度解析计算方法,利用圆环板与内、外圆柱壳正交连接的变形协调条件,把每跨双层壳作为整体,建立双层圆柱壳段的平衡方程,运用相关矩阵分析手段和相邻壳段的连续条件,将壳段平衡方程组集成待定参数的总体方程。从壳体封端的边界条件出发,计入不同规格的环肋、纵筋、中间支骨、圆环板及其径向筋、周向筋等构件的刚度,囊括了结构纵向上的全部性能,该方法可以准确、简便地求解从单层壳到双层壳各跨段任何部位、构件的挠度和应力,并捕捉结构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降低双层圆柱壳动力舱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对双层圆柱壳进行了减振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基于环肋结构增抗原理和模态振动控制理论,提出了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结构形式;为减小双层壳间振动波的传递,将阻振质量和粘弹性夹层引入到实肋板结构设计中,采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复合阻波特性.联合应用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和复合阻波肋板设计了一种双层壳模型,并开展了空气中两端简支和水下悬浮激振试验;将设计模型测试结果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基准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设计模型较原结构振动明显减弱,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验证了双层壳结构减振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圆环板与内、外圆柱壳正交连接的变形协调条件,把每跨双层壳作为整体,建立双层 圆柱壳段的平衡方程,并叠加环肋骨、中间支骨、纵筋的刚度。运用相关矩阵分析手段和相邻 壳段的连续条件,将壳段平衡方程组集成待定参数的总体方程。该方法可以准确求解双层圆 柱壳结构任何部位、构件的挠度和应力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唐永刚 《船舶力学》2010,14(11):1284-1289
为提高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通常在其表面敷设各种声学覆盖层,由于声学覆盖层含有空腔的特殊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在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时,腔体将产生变形并吸收能量,从而改善水下航行器的抗冲击性能.文章基于ABAQUS软件,研究了敷设声学覆盖层的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的冲击特性,得到了敷设声学覆盖层的双层圆柱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随声学覆盖层敷设方式及其结构形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兼具抗冲和隔振功能的声学覆盖层结构设计及性能参数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壳板采用纵骨加强的双层加肋圆柱壳水下声辐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外壳板加纵骨的双层加肋圆柱壳水下声辐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采用Donnell壳体理论,考虑了环肋、舱壁和实肋板对内外圆柱壳的径向、切向、纵向反作用力以及纵向反弯矩,利用傅氏变换和模态展开在波数域建立了计算模型的声弹耦合控制方程。推导了所有结构部件以及水介质的速度阻抗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在波数域求解出径向振动速度,利用稳相法得到远场辐射声压。研究表明,如果纵骨沿圆周均匀排列,则纵骨的存在不导致圆柱壳周向模态耦合,纵骨加强的双层圆柱壳水下声辐射计算可以大大筒化。采用文中方法研究了环频率以下外壳板加纵骨的双层加肋圆柱壳水下声辐射特性,计算表时:在较低的频率段,外壳板采用纵骨加强使双层加肋圆柱壳水下辐射声压增大;增大纵骨刚废,结构辐射声压也相应增大;纵骨间距对双层加肋圆柱壳水下声辐射影响比较复杂,辐射声压谱随纵骨间距变化较大,而总声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研究双壳体潜艇非接触水下爆炸下的抗冲性能,提出在壳体表面敷设抗冲覆盖层的防护方法,以内壳冲击响应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敷设方式下的抗冲击效能。[方法]采用声-固耦合法,建立外流场-外壳体-舷间水-内壳体的非线性流-固耦合冲击动力学模型,对内外壳外表面均敷设覆盖层(工况2)、仅内壳外表面敷设覆盖层(工况3)和仅外壳外表面敷设覆盖层(工况4)情况下的壳体冲击响应及覆盖层抗冲击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工况2,内壳体迎爆面不同测点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峰值平均降低量分别达94.1%,81.2%和23.3%,周向和纵向微应变峰值平均降低量达67.7%和88.3%;对于工况3,相应值分别为60.4%, 45.4%和-2.1%,以及34.6%和68.0%;对于工况4,相应值分别达86.7%, 75.1%和20.3%,以及68.6%和77.8%。[结论]针对双壳体潜艇,在壳体上敷设抗冲覆盖层可有效降低内壳冲击响应,尤其是加速度和速度响应。在外壳体外表面上敷设覆盖层时的抗冲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