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道路的立交型式很多,从交叉路口各肢路间能否任意转向这一交通功能来看可分为互通式与分离式两种。从线型上分有:1.完全式,它以苜蓿叶式立交为代表,象 Y 型、喇叭型、对向环形匝道式等均属这一类型;2.交织式,它以环式立交为代表;3.平面交叉式,它以菱形立交为代表,其它象部份苜蓿叶式、平面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平(山阴-平鲁)高速公路平鲁枢纽互通立交的建设背景、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地形和设计原则,提出全苜蓿叶形、半定向+环形匝道组合的三环式变异苜蓿叶形、半定向十环形匝道组合的反对称两环式变异苜蓿叶形3种枢纽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半定向十环形匝道组合的三环式变异苜蓿叶形枢纽互通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由于考虑收费要求,喇叭形立交成为了高速公路立交的最主要形式,占绝大多数。着眼于"不收费"高速公路立交选型,对比单喇叭、部分苜蓿叶形立交,最后结合菱形立交在海南文琼高速公路中的实际应用,对菱形立交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位与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丽  武钰  周斌 《中外公路》2008,28(1):185-189
该文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定位影响因素和选形的一般原则,指出匝道形式决定着立交的规模和形式.提出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形从匝道的基本形式出发,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功能、转弯交通量的组成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初步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和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形式,进行立交形式的分析评价和设计.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三路、四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分析了各枢纽互通式立交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匝道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立交的使用功能、立交规模以及交通安全。本文从自然条件、匝道的基本形式、匝道的设计依据和匝道的照明设计等方面对匝道设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朱宗余 《公路》2007,(11):118-120
有关互通式立交选型的文章在交通行业的刊物上刊载较多,大量统计表明:互通式立交采用单喇叭形占绝大多数,而采用半苜蓿叶形相对较少。针对半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的应用,做浅显的分析、探讨,以期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勉。  相似文献   

7.
施轶峰  陈康俊  张延军 《公路》2011,(8):124-128
通过对国内外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速度取值的分析对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惯例,针对匝道设计速度与互通式立交类型和匝道形式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分析进行研究,提出匝道设计速度与互通交叉类别和匝道形式、主线设计速度取值的关系,据此提出了匝道设计速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道路与道路相交、道路与铁路相交的部位为交叉口.不同标高的道路相互立体交叉就是立交桥.立交桥按照结构形式分为互通式和分离式两大类:互通式立交桥的道路全部采用空间交叉处理,道路和道路之间设有匝道连接;分离式立交桥的道路彼此无任何联系,车辆在各自道路上行进.在这两大类立交桥中,常见的有苜蓿形、定向形、喇叭形、环形、多层全苜蓿形、蝶形、叶形、迂回形、部分苜蓿形、菱形、Y形、分离形等12种,其它各种立交桥都是由这12种基本形式变化组合而来的.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只要能"走通"这12种立交桥,也就能"走通"世界各地结构千差万别的各种立交桥.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出这12种立交桥的图示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东部快速路直田港段西拉沙头角段,东与沿海4号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4.5km,总投资约4.37亿元。本路段上梧酮山立采用半苜蓿叶半定向式立交方案,明珠立采用部分互通苜蓿叶式立交方案,北方立交采用喇叭型立型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识别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多发位置,分析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成因,以便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设计及事故黑点处置提供借鉴,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已运营的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施工图及事故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主要集中在互通出入口、A式喇叭形互通半直连式左转出口匝道S型曲线后半段、B式喇叭形互通环形出口匝道圆曲线前半段以及收费站内广场。该结果以期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安全设计指标的选取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整体效率、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本文对高速公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管理控制策略,即: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控制策略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策略。  相似文献   

12.
雪宝山互通式立交是G69银百高速公路重庆城口至开县段的一座服务型地下互通式立交,位于主线间距只有1 100 m的财神梁隧道和双河口隧道之间,所处位置地形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匝道布置不当则安全风险大。因此,如何选取地质风险最小的匝道布置方案,是该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独有的特点。介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该类立交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互通式立交和服务区均为高速公路沿线的主要构造物,由于两者的服务功能不同通常分开设置.但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开口与地方道路衔接的需求增加,市内高速公路周边土地资源一般较为紧缺,在不影响营运安全的前提下,新增出入口采用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并设置的形式,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小工程费用.结合广州南站南出口与金山服务区匝道合并设置的方案,对新增互通式立交出入口和既有服务区合并设置条件和要素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杨进  龚华凤  赵聪霄 《公路与汽运》2024,(1):105-110+115
城市立交匝道净距是立体交叉设计的关键参数。山地城市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施的密度比平原城市更高,且交叉形式复杂。立交匝道净距大小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数量、立交形式和通行能力。然而,净距及其设置原则当前尚未形成统一认知,相关标准、规范缺乏一致性,且缺乏明确的推算依据,不利于城市环境下立交匝道合理设计。为明确山地城市立交匝道最小净距,文中对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的定义、范围、设置条件及最小数值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相关国家标准、美国标准HDM和英国标准DMRB进行对比。研究发现,HDM推荐值介于上限值(JTG/T D21—2014与CJJ 129—2009)和下限值(CJJ 152—2010和相关研究成果)之间,与DMRB的拟合度较高;影响匝道净距的关键因素为交织流量,行车速度、匝道组合形式和服务水平是净距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HDM具有直观的可操作性,山地城市匝道设计及评价中可参考其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速公路主体骨架路网已基本形成。对于起到连接主体骨架路网的高速公路,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桥隧占比往往较高,从而造成互通式立交及服务设施的选址越来越困难,方案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论述了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镇沅互通式立交与镇沅服务区合建的必要性,通过转向交通量分析,确定了互通区匝道技术指标的选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镇沅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建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3个合建设计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和论证,确定变异A型单喇叭互通式立交+双侧对称布设服务区场区的方案一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环线浦东段罗山路立交是上海市中环线与内环切线道路罗山路两条快速干道的交通转换枢纽。通过立交交通区位定性分析与预测交通流量定量分析,论述了立交形式选择过程,主要流向采用大半径半定向匝道,次要流向采用苜蓿叶形匝道,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控制立交规模,避开沿线重要控制物,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及减少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17.
渝广高速公路绕城枢纽互通式立交所处位置独特、匝道布置复杂.简要阐述该类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以及如何选择经济、合理、可行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互通立交分离区出口匝道长度会对立交整体运行安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以山东济青(济南—青岛)高速公路涌泉分离式苜蓿叶形互通立交青岛出口方向二次定向分流匝道改造为例,选取交通量、匝道段长度、大车率、驾驶员组成作为变量,结合VISSIM仿真建模与SPSS统计软件对交通运行安全和交通效率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并构建优化交通因果模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匝道段长度延长204~227m使其总长达到825~848 m能有效适应再分流14%~21%外来车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从而,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得出立交最大间距。最后,对全国35条绕城高速公路的相邻互通式立交间距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20.
互通式立交设计主要技术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其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中技术性强、难点多的项目;二是高速公路在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规范和设计指南。因此,目前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及其细节未作详细的分析,使得在立交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概念、方法、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主线设计车速120km/h,匝道设计车速40km/h,出口匝道为单车道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