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认为地面建筑受地震破坏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见解-地面建筑物的震害受地层剪切冲量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盾构隧道穿越条基框架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都地铁1号线穿越某条形基础框架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选取侧下方穿建筑物和正下方穿建筑物两个不同截面进行计算,分析盾构隧道穿越建筑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差异沉降及建筑结构内力.研究表明: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大于设计要求,侧下方穿越建筑物情况下建筑变形较大.通过采取地面跟踪注浆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对建筑物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对周围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车站对周围环境及附近建筑物的振动、噪声影响越来起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噪声,采取措施有:改善车辆、轨道的条件;增加对地表和地铁车站周边建筑物结构的减振措施;对要求高的建筑采用浮置结构等。对于车站设备产生的振动、噪声其措施有:改变机电设备的操作方式和制作工艺,以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采用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隔振材料等;采用有效的消声设备;采用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移动双目视觉的铁路建筑物限界快速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高分辨率CCD相机以优于10-6s时间同步精度获取铁路建筑物限界的移动双目立体图像.提出了基于移动双目视觉测量模型,通过自检校多传感器系统标定和DGPS/IMU集成处理计算各双目图像严密的内、外方位元素,构建立体图像中各要素的空间相对关系.提出基于自动拟合计算的线路中心线空间位置的建筑物限界计算模型,与车辆限界相结合计算建筑物限界参数.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于双目视觉的铁路建筑物限界自动检测试验系统,进行铁路建筑物限界自动检测试验,对其精度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可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使用普通数码相机采集建筑物的立面图像信息,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测算建筑物特征点的像空间坐标,最终绘制成建筑立面图.该方法野外信息采集快捷,内业处理设备简单,所得的建筑立面图成果能满足建筑立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铁网络的日益完善,地铁沿线建筑物的减隔振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物整体隔振系统,钢弹簧隔振技术可有效降低地铁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文章以上海地铁某邻近建筑物隔振为背景,通过设计应用钢弹簧隔振系统,从而隔离地铁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设计应用结果表明,钢弹簧隔振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地铁振动对沿线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玻璃幕墙是现代一种新型墙体形式,将大面积玻璃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展示建筑物的现代风格,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挥玻璃本身的特性,使建筑物显得别具一格,从而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玻璃幕墙是上海虹桥站立面的主要装饰方法,赋予虹桥站高贵、美观的现代主义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通过玻璃幕墙在上海虹桥站应用和维修管理中遇到的玻璃自爆问题,探索玻璃幕墙在大型车站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暗挖地铁施工中对天坛建筑物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车站风道在暗挖施工期间采用辅助加固措施,保证地面建筑及暗挖施工安全的具体做法。如在建筑物与风道间施作树根桩以隔断风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建筑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影响较大,且其稳定性难以控制。为此,本文提出基于自稳式钢支撑基坑支护结构的建筑基坑开挖方法。以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稳式钢支撑基坑支护结构——双排围护桩与双排注浆钢管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模式,并布设针对建筑物、钢支撑和地表观测点,实时监测基坑开挖后邻近区域地表及建筑物沉降情况。结果表明:三个钢支撑极限承载力均达到1100 kN;采用自稳式钢支撑基坑支护结构邻近建筑物测点地表下沉幅度较小;基坑开挖对周边区域地表沉降影响存在时空效应,在地下水位较高条件下距离较近的周边建筑物受基坑开挖影响沉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安全监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建筑密集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必须对周围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重点是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进行观测。针对一般建筑物安全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回归平面的建筑物变形分析方法。通过对建筑物上的监测点进行高精度水准测量,把得到的监测点沉降量结合改点平面坐标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关于建筑物沉降量的回归平面,从而计算出该建筑物各监测点的最佳沉降量,确定其倾斜率。根据得到的沉降量和倾斜率进行短期预测,预防安全事故。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小区建筑物安全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