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保护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参考 Pearson手术的基本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按过去标准需行全喉切除术的 7例患者 ,施行了近全喉切除并发音管再造术 ,观察了不同临床分期的下咽癌、喉癌 ,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时的恢复过程。结果 除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伤口延期愈合外 ,6例患者术后 1 0~ 1 4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术后 1月经再造发音管可达到近距离满意的发音与会话效果。结论 近全喉切除发音管再造对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能较好地保留发音功能 ,同时又减少了误咽 ,是一种手术安全、减少无喉残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前路主要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十次要阶段椎间盘切吸术;或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同时,加作后路椎间盘切吸术,共治疗颈椎病46例。其中脊髓型44例,神经根型2例,优良率84.78%。并对椎间盘切吸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证明该术式不影响颈椎稳定性。从而为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及在分流加断流术 (联合术 )适应证的选择 ,确定手术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与常规方法比较 ,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当血浆吲哚氰绿 1 5min潴留率 (ICGR1 5)小于 2 0 % ,可实施联合术 ;而当ICGR1 5大于 2 5% ,特别是病肝明显缩小者 ,不宜施行联合术。结论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病肝储备功能 ,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ZT)的解剖意义。方法对102例甲状腺腺叶手术切除患者(共145侧甲状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大小及其与喉返神经、上甲状旁腺的关系,所有患者均按照PELIZZO分度标准对ZT进行分级,按YUN等报道的方法对RLN与ZT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结果 ZT发生率为85.5%(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0级以上数量与0级对比有明显差异;ZT的出现与术后声音嘶哑、SP是否显露具有相关性;ZT级别越高,A型数量越多;ZT级别越低,D型数量越多。结论 ZT可以作为喉返神经和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解剖标志,以避免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和上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良式质粒DNA提取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质粒DNA提取改良方法,探讨其在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含有目的质粒的菌株扩增后,运用改良后的碱裂解法进行质粒DNA小量提取,微量核酸仪测定提取质粒DNA的产量及纯度;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内切酶酶切及质粒转染真核细胞鉴定提取质粒DNA的质量及转染效率。结果改良式质粒提取方法获得质粒DNA产量为3.2 mg/L菌液,A260/280=1.91;内切酶酶切完全;质粒DNA以超螺旋结构为主;真核细胞转染效率为20%左右。结论改良式质粒DNA抽提方法操作简单、实用,获得质粒DNA产量多、质量高,能达到分子生物学常规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适用于临床的肝肾联合切取方法。方法 在动物原位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 1 2例次肝肾联合切取 ,其中 7例肝脏切取前未行灌注 ,5例实施原位灌注后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结果 成功获取可资利用的大器官 2 7个 ,施行 5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和 2 2例肾移植。所切取的器官 5例肝移植通血后 1 0min内有金黄色的胆汁泌出 ,术后每日分泌胆汁约 2 0 0mL ;2 2例肾移植通血后 1~ 1 0min内有尿液泌出 ,术后每日排出尿液约 2 0 0 0mL。结论 原位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是理想的临床供器官 (肝、肾 )切取方法 ,不仅充分利用了供体器官 ;而且可缩短热缺血时间 ,提高移植器官保存质量 ,降低器官的废弃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安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 3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后及术中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低频 (LF)在麻醉诱导后显著降低 ,切皮后显著升高 ;高频 (HF)在麻醉诱导后及切皮后未见明显改变 ;安氟醚吸入麻醉过程中 ,LF、HF均显著下降 ,而LF/HF比值较麻醉诱导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安氟醚吸入麻醉可显著降低交感、迷走神经活性 ,但交感 /迷走均衡性却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极宫腔镜电切术和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收集行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即刻检测外周静脉血Na~+、Cl~-、K~+、Glu浓度,记录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单极电切组术后Na~+、Cl~-、K~+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Glu则明显升高(P<0.05);等离子双极电切组术前、术后Na~+、Cl~-、K~+、Glu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比较,两组间Na~+、Cl~-、Glu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切组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均较等离子双极电切组为多(P<0.05).③单极电切组中,Ⅱ型肌瘤患者的Na~+、Cl~-、Glu浓度、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明显高于Ⅰ型肌瘤及0型肌瘤患者;等离子双极电切组中,Ⅱ型肌瘤患者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亦均明显高于Ⅰ型肌瘤及0型肌瘤患者,(P<0.05),但Na~+、Cl~-、K~+、Glu浓度变化3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单极宫腔镜电切术而言,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不引起血电解质及血糖的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肌瘤类型对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响较大,Ⅱ型肌瘤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0型及Ⅰ型增多.  相似文献   

9.
自1888年Bassini术式问世以来,腹外疝的术式不断出现,其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疝复发。多年来许多学者为了力求解决疝复发的困扰,探讨更新的手术方式,重新对腹膜的应用前景进行研究,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是在高度重视腹膜应用的基础上,将聚丙烯网状片制成的锥状物与成形网片联合应用进行疝修补术。我院今年3月应用这一技术对15例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共15例,全部男性,年龄56~84岁,其中60岁以下2例。腹股沟斜疝10例,直疝5例;15例中初发疝2例,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国内外EPB渣土改良的研究现状以及室内试验方法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不同试验方法的局限性;研发了一种新型渣土改良相似模型试验系统——EPB渣土改良试验系统。系统集合了泡沫发生、盾构掘进、螺旋输送机输出等功能,可实现地层重塑、盾构掘进过程模拟、切土及土仓渣土搅拌;可将泡沫改良剂按设计配比加入土仓并搅拌,判断改良土体对掘进参数的影响;可模拟敞开式、半土压平衡式、土压平衡式、过压掘进模式等4种状态EPB盾构掘进;可模拟螺旋输送机出土过程及土塞效应实现过程。通过"盾构掘进模拟"和"渣土改良试验"等功能试验,验证了该试验系统各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系统为研究EPB渣土改良优化配比及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手段,可为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特殊地层下盾构控制技术等条件下渣土改良提供可靠的施工参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60岁)共24例,均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加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据病情采用相应术式,其中Bentall术3例;David术1例;部分弓置换+Bentall术3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Bentall术1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术+升主动脉置换5例;同期行冠脉搭桥术3例。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92.9±3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0±28.72)min,脑灌注时间(36.2.±11.3)min,手术时间(544.8±91.2)min,术后近期死亡2例,1例死于肾功能不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肾功能不全行CRRT治疗4例,3例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同时合并肺部感染需行气管切开,术后下肢功能障碍1例,低氧血症3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2~38个月,其中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治疗1例,不明原因猝死1例。结论手术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是治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外科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胆囊摘除术后,胆管损伤用一次性输液胶管架桥引流一次成功,术后2年随访良好。该术式避免了胆肠吻合,保留了奥狄氏括约肌功能,手术创伤小简便安全,为这种损伤增加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腭裂修复术后不同时期的中耳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声导抗及耳镜检查 ,对 43例术后半年和 2 1例术后 3~ 6年的患者进行中耳功能检测。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逐渐下降 ( P <0 .0 5) ,中耳通气功能明显改善 ( P <0 .0 5)。中耳传导系统功能的改善较缓慢。结论 腭裂修复术对咽鼓管 ( ET)及中耳功能的恢复是有益的 ,为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指征。方法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2012.01-2015.10间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为子宫颈癌IA期及以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行宫颈锥切二次活检的41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宫颈多点活检比较,约10.65%(44/413)锥切术后发生病理升级,73.37%(303/413)一致,15.98%(66/413)逆转(病理级别下降和转阴)。宫颈多点活检与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早期浸润癌(IA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0,v=3-1=2,P<0.05)。锥切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阳性率为71.91%(297/413);锥切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86.36%(38/44),未升级的为70.20%(259/369)。锥切前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阳性(ASC-US及以上)为87.89%(363/413),其中11.85%(43/363)锥切后病理升级。对锥切后病理升级与未升级的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TCT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P<0.05;χ2=4.476,P<0.05)。结论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作为宫颈多点活检术诊治宫颈病变的一种再评价,能显著提高确诊率,减少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但其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的指征。  相似文献   

15.
现时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学者对郑和船队曾到达之地方,都有很多争议,对于宝船之尺度,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是源于&lt;三宝太监下西洋演义&gt;小说家虚构之论点.本人现找出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解决这些争论.……  相似文献   

16.
微机控制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电力电容器无过渡过程投切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误触发问题的优化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实用的主从式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7.
《缀术算经》(1722)是江户时代的一本重要的和算书,中日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然而对于该书十二道算题中的“解题本术”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只有一些零星讨论,并没有展开系统研究,至于其“缀术”的本质,一般均认为是今日所谓的归纳法.事实上,其“缀术”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十二道算题的“解题本术”之中.本文通过对“解题本术”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其“缀术”的本质乃将“算法单元”连缀起来的方法.其中的“法则、术理、员数”是对数学内容的分类,“理”、“术”、“数”是解法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据理探”和“据数探”则是缀术的基本方法,数学内容、解法系统、探索方法共同构成了《缀术算经》的数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三叉神经颅内段的形态学,包括其显微解剖学研究,国外已先后有些学者作过。国内也巳见到一篇研究报导。但有关三叉神经颅内段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它们与手术中某些操作及术后某些问题的关系的看法,都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目的是试图通过对三叉神经颅内段作细致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阐明其显微解剖学特征和为澄清某些现存分歧,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00963(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中LINC00963的表达水平;CCK-8及流式细胞术体外水平检测沉默LINC00963表达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荷瘤裸鼠实验检测LINC00963对肿瘤生长的影响;Ki-67及TUNEL染色体内水平检测LINC00963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4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NC00963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LINC00963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永生化鼻咽上皮NP-69细胞。沉默Hep-2细胞中LINC00963的表达后,细胞增殖速度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高(P<0.05)。此外,与LINC00963 NC组相比,LINC00963 shRNA组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Ki-67阳性细胞比例降低、TUNEL阳性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 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并可在体内及体外水平促进Hep-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探讨动力髋螺钉 ( 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生物力学机理。方法 用 DHS治疗 1 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 ,患者术前行骨牵引 ,手术在“C”形臂 X线机透视下进行 ,开放解剖复位后行 DHS内固定。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 1例患者骨折愈合 ,时间 6~ 1 0周 ,平均 8周。 1例术后感染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半年后取出内固定。其余髋关节功能皆优良。结论  DHA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解剖对位、内固定坚强 ,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采用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