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载炮的射击误差分析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船舶在海浪中运动模型,结合炮兵射击学原理,研究了船舶摇摆导致火炮基座运动以及杆臂效应导致子惯导初始对准误差等因素对火炮射击的影响,分析了传递对准消除对准误差角的效果。仿真表明,低射界射击情况下,纵摇和横摇对射击距离的影响随射程增大而减小;对射击方向而言,纵摇的影响随射程增大而减小,而横摇的影响则随射程增大而增大;由安装偏差所造成的杆臂效应产生的误差角对射击的影响也很明显,其影响随船舶振荡运动的幅度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传递对准能快速消除船载炮初始对准角误差,从而提高火炮初始装定射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舰载机弹射过程中的高加速度有利于提高舰/机惯导的传递对准速度,但高速运动带来的误差也会影响传递对准的性能。本文对舰载机的弹射流程、拖拽方式、弹射时间、弹射过程中线运动及角运动规律等进行分析,从舰载机弹射时间、舰机相对运动规律,及基准信息来源等对传递对准匹配方法的约束,基准信息精度与品质、动态杆臂误差,及大失准角误差等方面对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等,论证实现舰/机惯导传递对准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传递对准方案,并提出各种干扰误差的相应补偿方法。研究表明,舰/机惯导弹射中,基于速度匹配的传递对准方法,可以实现舰载机紧急起飞情况下的快速初始对准。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水下航行器在极区航行时地理经线收敛导致的航向角定义失效、定位计算失效等问题,设计了格网惯性导航算法编排方案,以直接获得格网航向,并采用ECEF位置坐标代替传统经纬度进行水下航行器定位。对格网惯性导航的误差进行建模,并据此设计了格网惯导系统的"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算法,以满足水下航行器在极区的对准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在格网惯性导航下,采用高精度惯性器件,15 min内水平姿态角误差小于0.5′,方位姿态角误差小于0.2′,水平速度误差小于0.5 m/s,ECEF坐标系下的位置误差全程小于200 m;应用"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算法,水平失准角在10 s内即可收敛到1.5′以内,同时,加速对方位失准角有激励作用,30 s内方位对准精度在4′以内。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精度激光陀螺旋转惯导系统,大部分惯性器件误差都能够通过惯性测量单元(IMU)旋转而调制掉,内杆臂误差不仅不能够被调制掉,反而因为IMU旋转将误差引入到系统对准和导航过程中。基于此,本文对内杆臂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推导内杆臂误差与导航速度误差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确定内杆臂长度和振动频率是影响内杆臂误差的2个因素,并提出基于内杆臂长度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内杆臂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舰用高精度激光陀螺惯导内杆臂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精度激光陀螺旋转惯导系统,大部分惯性器件误差都能够通过惯性测量单元( IMU)旋转而调制掉,内杆臂误差不仅不能够被调制掉,反而因为 IMU旋转将误差引入到系统对准和导航过程中。基于此,本文对内杆臂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推导内杆臂误差与导航速度误差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确定内杆臂长度和振动频率是影响内杆臂误差的2个因素,并提出基于内杆臂长度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内杆臂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始对准技术是惯性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精度将直接影响导航精度。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在一定的旋转方案下虽然可以将惯性组件的误差调制掉从而提高系统导航精度,但其初始对准的误差则不受调制,所以有必要对旋转调制式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合旋转式捷联系统使用的对准技术和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文章对可应用于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三种对准方案做了研究分析并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二位置对准方案可显著提高系统变量的可观测度,连续旋转方案对准精度最高,收敛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理的冗余配置惯性导航系统中惯性传感器,充分利用冗余惯性传感器的重复量测值,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该模型直接利用惯性传感器的量测输出作为观测值,3个姿态角作为状态变量,有效的降低了模型的维数和提高了模型的可观测度,从而保证了初始对准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分析表明,初始对准的稳态精度取决于惯性传感器的常值误差。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对准过程中的稳态精度与传统的初始对准模型的稳态精度相当,但是在实时性方面,它能够在5s内使3个失准角同时收敛。  相似文献   

8.
针对位置/速度模式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确定其动基座下初始对准卡尔曼滤波方案,并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动基座下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中速度快、精度较高、对水平失调角有较好的估计效果,满足初始对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潜射弹道导弹如何快速完成传递对准的问题,分析潜射弹道导弹传递对准模式,建立基于速度和框架角匹配的传递对准模型,结合平方根滤波和H_∞滤波中状态更新方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平方根/H_∞混合滤波算法。结合潜艇可能的机动方式,分析变速直航机动、C型机动和S型机动过程中3种滤波算法的收敛性和传递对准误差。研究表明,潜射弹道导弹在进行传递对准时应该采用S型机动的方式,而且平方根/H_∞混合滤波算法具有鲁棒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保证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动基座传递对准具有一定精度的前提下,为了缩短传递对准的时间,对强跟踪滤波(STF)在动基座传递对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一步预测方差P(k+1|k)中引入渐消因子λ(k+1),以此减弱老数据对当前滤波值的影响。同时,对渐消因子λ(k+1)的计算做出修正,使得状态估计更加平滑。最后,在匀速拐弯的机动方式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强跟踪滤波在对准精度与速度上比Kalman滤波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舰艇推进轴系合理校中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推进轴系直线校中方法和轴承允许负荷校中方法的缺欠和局限,提出了在大功率舰艇上应采用轴系合理校中方法;在对轴系合理校中方法及工艺的研究基础上,对某大功率舰艇的推进轴系进行校中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了合理校中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对3600t不锈钢化学品船轴系校中问题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希农 《世界海运》2006,29(2):14-15
船舶轴系校中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引起各轴承加速磨损,艉轴管密封件损坏,甚至引起船体振动从而引发各设备、零件的损坏,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通过对影响轴系校中质量的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莉培 《中国修船》2011,241(4):24-25
文章介绍了中海工业(上海长兴)有限公司在“海联昌兴”轮舵系修理过程中的修理工艺及校中方法的比较,为以后相似船舶的修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万新斌  杨卫英 《船舶》2014,(4):55-60
以满足CCS关于回旋振动的要求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某型船的多种轴系布置方案,从轴承负荷和轴系强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轴系布置的初步优化方案。通过全面的校中、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计算对初步优化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最终实现该型船的推进轴系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舰载惯性系统的精度与船台(坞)的安装与对准密切相关。传统的激光经纬仪采用惯性平台基座零方位刻线与舰船首尾线重合的安装标校方法,但其精度较难满足惯性平台航向的对准要求。文中给出一种基于电子陀螺经纬仪、差分水准仪和方位基准镜进行惯性平台安装与对准的有效控制精度方法,并在后期的实船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5000HP AHTS主动力装置长轴系采用先进合理校中安装、顶举法进行负荷检验的工艺及技术要点,并对DNV最新版轴系分析计算程序的改进和校中要求的变化进行了说明。经航行试验验证了效果,最后对AHTS船型主动力设备、轴系的校中安装提出了总结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倪卫国  薛巧弟  王春琳 《机电设备》2006,23(2):I0045-I0047
介绍了全回转舵桨推进装置和曲折轴系在安装中的体会与经验,为同类产品的安装提供一些有益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三弯矩法是轴系合理校中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弯矩校中方法的原理及公式推导.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轴承位移和轴承负荷的确定方法以指导船厂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