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某电厂300MW锅炉机组多次试验和事故工况下的实测数据作为锅炉汽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计算并分析比较了该锅炉汽包模型在8种工况下的瞬态热应力、机械应力、总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壁面温差对汽包总应力的影响不大,汽包内部蒸汽压力是影响汽包总应力的主要因素;当汽包压力较大时,汽包总应力与蒸汽压力成近似定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对某型单缸机连杆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搭建了杆静强度试验平台,考核了该型连杆在最大拉力及最大压力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最大拉力工况下,试验与仿真的结果绝对误差最大为9 MPa,相对误差最大为12.6%;在最大压力工况下,试验与仿真的结果绝对误差最大为19 MPa,相对误差最大为6.9%.仿真计算与试验的结果均表明连杆杆身最小截面、小端孔与杆身过渡位置、大端孔与杆身过渡位置、小端油孔位置受到较大的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动热应力问题,运用有限元直接耦合法,对车轮热接触工况进行了模拟,采用耦合方程同时求解温度场和位移场,研究了纯机械载荷工况和热接触耦合工况下轮轨应力分布与变化规律,分析了车轮及钢轨表层材料和次表层材料的变形、温度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热应力的影响,车轮表面以下0~1 mm的表层区域等效应力最大值增大了...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款乘用车悬架总成开裂的问题,建立悬架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副车架及上摆臂部件在制动、转向、垂直冲击3种工况下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应力最大的部位,从而对悬架部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前后的悬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效降低了悬架系统的应力。优化后的悬架分别在制动、转向、垂直冲击工况下进行可靠性道路试验,系统部件均未出现问题,说明该车悬架系统优化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5.
现有滚珠丝杠副退化状态评估方法通常假设已有充足且带标签的数据集,但实际工程应用中故障成本过高、获取标签难度过大,难以在特定工况下获得大量带标签数据集.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对抗域对抗学习的智能化状态评估方法,结合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和域对抗学习模块,利用不同工况下采集的传感器信号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从而自适应地学习域不变特征并实现高效的知识复用和特征迁移;利用多工况下采集的滚珠丝杠副退化信号构建试验数据集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6个标签缺失跨工况条件下的滚珠丝杠副退化状态识别子任务中均取得了高于89.02%的识别准确率;能够充分迁移带标签数据的关键特征,实现了标签样本缺失条件下目标工况退化状态识别.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号柴油机的配气挺柱,计算其在额定工况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结合Hertz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挺柱在怠速工况和额定工况下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值和危险位置.结果表明,挺柱在工作中的危险位置在挺柱颈部,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值大约是柱身应力值的3倍.针对挺柱在设计中未考虑到的问题,对挺柱的结构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优化,使应力能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挺柱上.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模拟后发现,新结构能够有效改进挺柱应力集中问题,从而增加挺柱寿命.  相似文献   

7.
在根据应力等效假设提出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常应力小梁弯曲疲劳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弯曲疲劳试件的损伤累积过程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累积损伤量不断增大.累积损伤曲线的突变点就是沥青混合料达到疲劳破坏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F型车钩零部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然后在基于车钩不同材料试验数据基础上采用了装配分析、接触非线性分析以及材料非线性分析三者于一体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强度分析.最后给出了车钩在拉伸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其结果显示应力较大部位很好地吻合了车钩在实际运用中破坏的状况,进而为车钩设计、改进和检修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根据应力等效假设提出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常应力小梁弯曲疲劳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弯曲疲劳试件的损伤累积过程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累积损伤量不断增大,累积损伤曲线的突变点就是沥青混合料达到疲劳破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黄小国 《北方交通》2012,(11):73-76
采用试验与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波形钢腹板EPF组合箱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静载试验得到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及应力分布,通过动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前5阶模态、最大动挠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荷载作用下各工况实测挠度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截面实测应力曲线变化趋势与计算值趋势基本吻合;冲击系数、阻尼比以及结构的自振特性同计算结果比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