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utoCAD2006,结合ObjectARX2006软件包,在Visual C++.Net2002环境下开发了汽车线束设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数据库设计和关键技术。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界面友好、操作性强和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实现了汽车电线束的设计、修改、及工艺信息和物料管理的功能,有效提高了线束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神池南站线束作业方法中到发线运用不均衡、部分到发线闲置时间较长等问题,分析神池南站到发线使用情况,提出线束作业改进方法。通过充分利用机走线、到发线空闲能力,均衡到发线作业分配,提高车站到发线利用率。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改进方法能够解决神池南站到发线能力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重型载货汽车车架的结构强度,建立了车架和悬架机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MSC.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重型载货汽车车架中部、尾部进行了简单加载试验;通过将仿真计算数据与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分析车架的典型计算工况,得到应力分布图和应变云图,结果表明重型载货汽车车架强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开展车架的疲劳试验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线束工艺设计中各组件的关联与约束,结合线束工艺常用的设计经验,建立了预装工艺自动规划模型,从影响总装效率的因素中选取子装配体个数、待接导线数量和回路重合度作为优化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寻找出最优的规划方案,改善线束预装工艺规划的质量.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2021,(8):114-116
我国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同时也是商用车第一大制造国,已建立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商用车产业体系.随着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商用载人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正在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 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更多功能的实现意味着需要搭载更多的零部件,电子控制单元(ECU)被大量使用.随之而来的,是连接各部件的线束和配套设备的急剧增加,给整车的安全性、轻量化及空间利用带来了挑战.现如今,公交、客车等汽车电子越来越多地往功能集中化、控制智能化、信息网络化方向发展,集中式的结构可以实现更简单的网络连接、更高的成本效益、以及优化电子控制单元数量,减少线束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线束产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线束产品的结构信息模型,并对其主体部分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同时提出了利用通用CAD系统建立高层次图形对象的功能建立线束图形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将产品结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通过图形句柄建立图形与结构信息的关联,实现二者的同步更新和互操作。最后,通过开发的线束CAPP系统的建模实例表明该建模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7.
利用虚拟仪器测试技术,构建了汽车振动测试系统。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卡、信号适调放大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软件选用Lab VIEW作为程序开发平台,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显示等功能。经验证,该汽车振动测试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一种汽车扭杆弹簧及扭杆悬架的优化设计方法,编制了求解程序,并对某车型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使用吻合,验证了方法的确性和实用性,同时该车的悬架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阐明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使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必要性和优势,并结合JQ-1型汽车点火系统性能综合测试台的软件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通用验证方法学(UVM)搭建验证平台,以Sigma-Delta A/D转换器中的数字抽取滤波器为验证对象,重点分析UVM验证平台的设计方法.利用该UVM验证平台,产生随机化的测试向量,对数字抽取滤波器模块进行全面的验证,最终达到覆盖率要求.通过与传统定向测试平台的验证结果对比,可以得出使用通用验证方法学的验证效率与验证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