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该文对基于贝雷法、CAVF法、经验法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和单轴贯入试验,通过贝雷法和级配分形法进行级配评价,结合级配评价指标分析级配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显著,但CAVF法和贝雷法两种级配设计方法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不存在明显优劣,应根据实际混合料性能进行级配优选;单轴贯入模量与混合料动稳定度相关性良好;级配评价指标中,贝雷法评价参数CA值与动稳定度和单轴贯入模量相关性较好,建议使用该指标用于级配设计的优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贝雷法的逐级填充思想,将贝雷法应用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中,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设计密度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贝雷法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可以得到满足目标空隙率要求且路用性能良好的合理级配;设计密度与空隙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当目标空隙率确定为20%时,设计密度宜在102%左右。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通过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和检验,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贝雷法检验指标适用范围。研究表明,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设计,可使矿料级配达到骨架密实结构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并较好地改善了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级配离析问题和压实度不足问题,满足了湿热地区对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多级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为设计依据,以贝雷法为设计和检验标准,提出了由集料主、次骨架结构形成的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的设计体系,包括粗集料级配设计、细集料级配设计、合成级配设计及贝雷法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在贝雷法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将混合料中0.075 mm筛孔通过率也作为检验指标,从而使贝雷法的控制指标更趋于完善;同时给出了适合于16型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16)的相应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通过粗、中、细3种级配试配,然后再进行马歇尔试件的击实,分析体积指标确定级配、油石比,过程复杂,试验人为误差较大,耗时,耗力。通过贝雷法的粗集料选取密度,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比例及油石比,对AK-13A和SMA-13的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优化,并运用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CA比、FAc比、FAf比对优化后的级配的骨架嵌挤情况进行判别,以评价优化后的级配是否符合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的要求,旨在严格控制沥青砂浆体积与粗集料间隙率之间的关系,使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嵌挤效果更好,性能更稳定。研究过程中采用GTM方法成型试件,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结果表明,粗集料的设计密度位于松装密度及干捣实密度之间时可以达到嵌挤状态,对于一般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如AK-13A,粗集料的设计密度选择松装密度,对于SMA选用干捣实密度。采用改进的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的比例并优化级配,通过计算得到的油石比与最终实际采用的油石比基本一致。粗型密级配AK-13A混合料的3参数符合贝雷法范围,形成一种嵌挤密实结构;SMA的3参数都不在贝雷法的范围内,其形成的骨架密实结构是独有的。SMA-13的粉胶比较AK-13A大,同时沥青膜厚度小于AK-13A,但2种混合料路用性能经实践证明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贝雷法对大量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在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引入贝雷法作为级配组成的评价和混合料性能预测的辅助工具,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在混合料不同最大公称粒径和不同层位的应用时,对贝雷法参数取值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密级配高性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本文使用贝雷法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并系统分析了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影响。采用贝雷法设计三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确定了各档集料之间的掺配比例;系统研究分析了三组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当油石比为3.5%,级配2的稳定度为22.4kN,流值为3.9mm,其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10)
在借鉴贝雷法级配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引入"预留空隙率"这一预设参数对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进行设计,并初步提出"预留空隙率"的设定方法。同时对国内外同类工程矿料级配用量进行反算,确定贝雷法设计LSPM级配的初始体积参数。通过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测试,基于贝雷法设计的LSPM矿料级配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且混合料空隙率适当,综合路用性能良好,验证了应用贝雷法进行骨架型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陈爱文  郝培文 《中外公路》2004,24(5):101-103
贝雷法是一套系统的设计和检验级配的方法。文中对贝雷法作了简要介绍,指出在用贝雷法3参数检验非贝雷法设计的级配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个用贝雷法设计级配的详细算例,以期使贝雷法能更广泛地用于级配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峰值直径、中位直径和频率直径来评价合成级配的粗细,给不同混合料粗细的划分提供了方法;进而提出用混合料合成级配均匀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并用它评价合成级配的填充特性,通过贝雷法和Superpave两种不同设计方法的数值分析,确定出上面层的均匀度的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级配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贝雷法提出的级配参数进行了分析,设计试验方案,选用单轴贯人试验测试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结果分析发现,级配参数CA比和最大公称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有显著影响,对考虑抗剪性能的级配优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桥面铺装项目的级配设计,应用贝雷法的3个参数CA、FAc、FAf进行级配设计检验,同时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出了项目使用的级配方案,可供桥面铺装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在建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主要采用基于密实理论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密实理论的设计目的是为获得最大的密度,因此混合料内粗集料较少不能形成骨架结构,导致混合料的内磨阻小,所以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均较差。借鉴"贝雷法"设计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可以优化矿料级配的设计流程,同时可以考虑材料性质及交通量等因素。本文通过室内试验,通过两种级配设计理论开展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进行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研究粗集料组成部分的变化对混合料体积指标,路用性能和粗集料骨架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贝雷法在SMA-16型集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贝雷法级配设计理论为基础,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适合SMA-16型级配的检验指标范围和理论依据,并对调整前后的SMA-16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以FAP检验0.075mm筛孔的通过率,提出了满足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徐永丽  程培峰 《中外公路》2007,27(6):146-148
贝雷法提出了3个参数CA、FAC和FAF,为混合料级配检验提供了一个有效办法,并且可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级配的评价。该文对贝雷法应用于我国AC级配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对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基于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提出了适用于AC级配的合理参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道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各种新型沥青混合料改性工艺层出不穷,其中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在道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在骨料嵌挤能力的选择上略有欠缺,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模量,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是提升混凝土整体性能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Superpave设计方法,并采用贝雷法进行级配验证的可用于道路面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Sup-16级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论Superpave组成配比的特色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以贝雷法集料级配设计理论检验了Superpave集料组成建议值,证明基本相符,可以达到多级嵌挤密实型级配要求,因而是既抗车辙又防渗水的合理组成。以表面比理论检验了Su—perpave设计法中有效沥青体积Vbe公式,证明当集料级配在建议值中值附近摆动时是合理的,在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是可用的。如集料级配变化较大,则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值,还得作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压实或马氏压实试验选定。  相似文献   

18.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级配设计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方法,文中把贝雷法引入南友(南宁-友谊关)路的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试验路段的设计中,通过贝雷法对级配进行评价,并对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设计级配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计算、设计、调整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变i法及其公式,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5级配的i值范围;将0.075 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FAP指标,以此检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给出了满足SMA-16型级配的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考虑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提出的动抗压强度(DCS)指标 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ATB-25混合料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主骨架和亚骨架的分界线,提出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并用贝雷法对ATB-25混合料的级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ATB-25级配贝雷法参数范围;对大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对ATB-25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推荐使用大马歇尔法进行ATB-25混合料的设计。同时对ATB-25和AC-25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