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根据野外实地的调查资料,分析掌握房山区的地质灾的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利用ARCGIS、MAPGI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研究。目前,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为400.2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9.8%;中易发区面积约为295.5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4.6%;低易发区面积约为746.1km2,约占全区面积的37.0%。  相似文献   

2.
马小军  贺根义 《中国水运》2014,(4):237-238,185
近年来在喀什老城高台民居区发生崩塌地质灾害20余次,对居于其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以五处崩塌隐患段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地层岩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影响高台民居区崩塌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应用稳定系数法对五处崩塌隐患段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锚杆挂网喷浆”和“锚杆挂网喷浆护坡及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防治措施,从而了避免高台民居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纳雍县为研究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区域滑坡易发性。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岩性、到公路距离、到水系距离和到断层距离8项影响因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描述滑坡发生与各项因子关系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区内滑坡易发性的概率值,并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易发级别。结合历史滑坡分布,对滑坡易发性分区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滑坡易发性分区图和实际滑坡分布情况吻合较好。此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4,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四川省九龙县石头崖子崩塌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崩塌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定性定量的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灾害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的核心任务。通过对甘肃省岷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并结合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法,选取地质灾害的空间发生频率、岩土体性质、降雨等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基于分析模型,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个等级,并给出3个等级的划分标准。将评价结果与岷县地质灾害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评价模型结果与实际符合,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植  杨虎  郭峰  费卫平 《中国水运》2014,(4):239-241
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幸福沟沟域内产生了大量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大量物源。目前,已有多条支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灾害,在后期演化过程中,主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危害严重。通过对该泥石流沟的详细调查,将沟域分为形成区和堆积区,无典型流通区,并研究了各区段的冲於特征以及该泥石流沟的堆积特征。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解译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MspGis,研究了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发现本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裂缝、泥石流、岩溶塌陷,其中滑坡、崩塌、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本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总灾害数量的96.45%。同时对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发现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丛集性的特点,主要受区域内外动力地质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时间上有受降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崩塌落石作为山区的一种典型地质灾害,其灾害发生机理、触发因素等复杂多变。在目前分析研究中,主要针对坡面形态参数进行讨论,而忽略其它的影响因素,或假设影响不大。本文针对某高速公路施工结束后,由于部分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发生多处崩塌落石为工程背景,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定义出发,通过分析隶属度、权重等的影响,最后得出各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对流域水系河网的准确提取,可获得水文、地形、地貌等信息参数,为研究区水土保持、洪水灾害防治等后续研究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持,由此确定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尤为关键。利用ArcGIS提取不同集水面积阈值下水系河网,结合数盒子法计算不同阈值下的河网分维值,由于难以找出单一阈值做为拐点,分别从阈值最大与最小两端对应的分维值添加趋势线做双向线性拟合,并进行拟合度检验,将出现最大值对应的集水阈值判定为拐点,由此确定出区间集水面积阈值。得到的结论有:拟合出分形维数与集水面积阈值关系曲线,通过分维值双向线性拟合做拟合度检验求曲线拐点,发现集水阈值在一定的区间内比较合理,最终确定的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1.25~12.15km~2。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中游洪水泛滥,为对洪涝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确定研究区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尤为重要。基于DEM影像,利用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不同集水面积阈值下河网,计算河网密度,并结合分形理论计算河网分形维数;对河网密度与集水面积阈值关系式二阶求导、在分形维数与集水面积阈值关系曲线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以确定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得到的结论有:拟合出河网密度、分形维数与集水面积阈值关系曲线,并得到相关公式,求出研究区任意阈值对应的河网密度与分形维数;基于二阶求导确定研究区最佳阈值为13.5km2;基于分形理论发现河网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确定的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3.95km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野梨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计算野梨沟泥石流动力特征参数并进行风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高陡的地形地貌、松散充足的滑坡与崩塌堆积物、历时长且大的暴雨为泥石流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2)野梨沟为高中频、小规模、粘性、暴雨型泥石流;(3)野梨沟属中危险度、高易损度、高风险度泥石流。  相似文献   

12.
肖大选 《珠江水运》2003,(12):17-17
珠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的202个市(县),经济腹地面积达44万km2.  相似文献   

13.
崩塌灾害勘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获取危岩体的特征参数,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预测危岩体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目前没有单一的勘查方法与技术手段能够全面获取各种技术参数。经过实践总结分析,提出多手段深层次的综合性崩塌稳定性参数获取方法。即采用地面调查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手段获取危岩体表层结构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槽探及钻探等手段进一步获取危岩体隐伏结构面特征,结合岩土测试试验得到岩土体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终将调查、测试、试验的数据成果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握危岩体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崩塌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严伟  李景忠 《中国水运》2007,7(3):108-110
定海区是舟山市地质灾害发育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分布较广。近年来,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程度较大。本文在收集了定海区地质环境条件、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探究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指标体系和关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数学模型,并建立粮食市场收购价评价模型。建立具体因素模型,最后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数据间的内在关系并进行预测[1]。本文在设计模型时主要参照了聚类分析简化、多元回归、贪婪算法(结合随机化算法)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鲁甸县六家岩脚处的崩塌进行调查分析,对该地区的采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附录E.2.1选取的相关公式对崩塌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1],得到该崩塌2个危岩体在天然状态下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及地震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因此,需要对该崩塌进行锚杆支护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滑坡灾害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每年滑坡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在数十人至数百人之间,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达到数亿元[1]。文中通过对古武高速服务区滑坡的分析,阐述了滑坡的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最终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季节降雨差距大,汛期相对集中,而山地面积广,加上强降雨就很容易爆发山洪等灾害。目前,山洪已经成为防汛减灾中的突出问题和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结合乌什县为自治区受山洪灾害严重威胁的县(区、市)之一,对乌什县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是海洋平台主要风险之一。为了提高海洋平台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以辽河1号海洋平台为研究背景,用事件树(Event Tree)方法和ALARP(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able)评价标准为依据,以挪威船级社(DNV)风险分析软件SAFETI为计算工具,对油气泄漏灾害下海洋平台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并对影响事故风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火灾和爆炸灾害下海洋平台危险区域的防护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海岛渔港边坡崩塌坠石应急治理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的程序与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计算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判定边坡近期的稳定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灾害及危害程度,因地置宜地进行应急治理方案设计与施工。对类似工程的灾害应急治理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