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港口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但在常规的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中人工立镜的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有其局限性。在工程测量实践中摸索出采用移动棱镜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将常规三角高程测量中的的人工立镜改为移动棱镜,使软弱地基中三角高程测量的施测速度更快、更经济,也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站仪的边交会定位法、角交会定位法、边角交会定位法和极坐标定位法的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沉管隧道近岸管节水下施工定位的最优测量塔全站仪定位法以及适合工程应用的最优参数。实际工程也检验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AutoCAD,全站仪和Excel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测量资料及理论基础,总结AutoCAD,全站仪和Excel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程施工的测量放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峰 《水运工程》2007,(7):78-80
结合工程实践,总结AutoCAD在工程测量中内业资料的计算及管理中的应用和全站仪在外业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工程测量作业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高精度全站仪在少林河特大桥主桥悬浇法施工线形测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阐述了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可同时快速、准确对悬浇箱梁的平面和高程进行施工测量,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南方CASS成图软件、GPS及全站仪在施工控制点、作业管理和外业采集中的配合应用,证明针对多变、复杂的施工环境及错综复杂的结构,熟练运用先进的仪器以及南方CASS成图软件,能极大提高测量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7.
无棱镜电子全站仪无需安置棱镜或反射片作为反射目标即能测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介绍了基于全站仪测量技术的LPG运输船卧式储罐容量测量技术,针对卧式储罐椭球形封头和圆柱筒体,设计了数据拟合算法并开发系统软件。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成功解决卧式储罐容量测量技术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中遇到的跨江线缆悬挂点(电塔、杆)不可视线缆悬高施测困难的问题,进行了悬高测量创新研究。研究通过采用全站仪照准GNSS接收机代替照准棱镜,测量过江电缆悬高的方法,并通过外业实际操作,确认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了项目所需线缆高程,证明该方法对于跨江线缆测量均具有普适性,可作为悬线测量的一般方法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精灵4 GNSS RTK辅助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山区航道免像控航摄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阐述了免像控航摄数据处理成果高程精度的误差来源和特征,运用虚拟像控航摄数据处理成果和免棱镜全站仪测设高程检查点共同建立航摄高程数据二次处理改正格网,生成了高精度航摄成果,以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地形高程精度的规定,为解决地质灾害滑坡体免像控航摄测量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振邦 《中国水运》2007,5(4):113-114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及时了解开挖后隧道的变形状况,确定和研究隧道支护效果及隧道的安全施工起着重要作用,从监控量测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监控量测的概念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监控量测在某隧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申太祥 《中国水运》2010,(1):207-208
测量定位在水下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中探讨全站仪和GPS测量技术在水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以期能有效提高水下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建立一套快速、精确的测量控制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隧道断面测量技术不断成熟,开始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其中,徕卡TCRA1101全站仪因为具有一系列优势,如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分析了隧道断面测量中徕卡TCRA1101全站仪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结合洛河特大桥桥墩的施工,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高墩施工中使用索佳全站仪和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测量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与应用、激光垂准仪的安放与使用以及高墩的沉降观测,并总结出精度校核、控制网平差的计算公式和测点布设的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海 《珠江水运》2022,(7):17-19
GNSS-RTK具有携带轻巧、使用方便、独立使用、实时快速高效获取三维坐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本文结合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一期)吹填区平整工程围堤变形监测中GNSS-RTK的应用及其与全站仪的应用对比,来介绍GNSS-RTK的原理并配合全站仪在围堤变形监测测量中应用及相应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所在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受施工地质环境、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需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支护措施。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对超长隧道掘进施工时大管棚超前支护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洪剑 《港工勘察》1999,(40):28-29
简要介绍在地形测量中,应用全站仪测图采用的仪器、工具及测图方法,结合全站仪测图的特点叙述了应用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管段对接的高精度监控是沉管隧道建设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目前采用设立全站仪观测塔和潜水探摸的方式予以解决,但在海洋环境下难以实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水下超声阵列测量方法予以解决。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用性,然后详细介绍了测量过程和数学原理,然后通过室内及工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出了实际测量误差、分辨率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2m范围内目标的测量,可以得到两节管段之间的相对空间坐标和姿态,3个方向的误差均为最大1.5cm,能够为海洋环境下沉管隧道对接监控提供高精度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重力式方块码头施工过程的控制,是确保码头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本文以工程实例介绍重力式方块码头安装的精度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方块预制和基床施工质量,为提高方块安装精度打好基础,再结合本项目采用的施工工艺,大量运用全站仪测量技术、水准仪测量技术、RTK测量技术和交会定点测量方法,控制方块在里程方向、偏位方向以及标高方向的安装精度,以提高方块码头施工的精度,对确保方块码头的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类似的重力式方块码头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及衬砌质量检测中应用广泛,由于我国在电磁波的应用方面发展较晚,地质雷达市场主要被国外设备占据,国产设备的行业认可度不高。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由中国电波所自主研发的LTD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中,不仅能成功预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对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也有准确的结果及定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证明了LTD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可用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在建工程太佳高速公路老龙山隧道施工情况,通过对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功效、钢支撑与格栅的用途、超前支护在黄土隧道中的注浆效果、仰拱地表加固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必要性,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沉降与变形问题,分析结果为支护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