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论述在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中,针对学校双语教学的实际,重点突出课程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创新,实现港口和航运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以港口和航运企业为特色的"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物流管理中,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物流人才必备的核心技能。高职院校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基于此,本文探究如何在校企合作加强高职物流人才的数据分析型能力,着重从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定位,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素质不匹配问题,实现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3.
港口航运企业正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型转化,对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全新要求.长期以来,这类人员大部分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一般理论知识欠缺,难以满足岗位更新的要求.而另一类普通高校毕业生则属学术类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显得薄弱.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江航运经济的大发展,民营航运企业的发展总量与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民营航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竞争、考核、监督措施难落实,缺乏急需的人才等问题;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管理最核心内容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要做好民营航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必须通过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科学地管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完成民营航运企业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5.
航海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航海技术人才培养上,世界上多数海运国家,都十分重视海上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培养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航海人才,本文研究了我国部分航海院校的实习船建设、管理和实船教学情况,针对北部湾大学海上实习现状和学校条件,提出了实习船的建设和管理构想,以及海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举措,为学校的航海技术专业海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航海院校毕业生从事海上专业的比例持续下降、造成航运市场远洋船员特别是操作级船员十分紧缺的问题,文章提出航运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航海教育之中,与航海院校携手培养航海人才,提高航海院校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重视职业导向,协助航海院校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业务技能提升,着力学生职业精神与敬业精神培养,加强船员社会价值宣传等多途径融入航海人才培养,把学生顺利引导到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同时,航运企业也能够提前锁定并招聘到所需高素质的航海人才。  相似文献   

7.
重视和加强港口集疏运,发展集装箱运输张云鹏,肖西江一、加强集疏运管理是港口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港口装卸企业而言,其生产主要由航运和陆近两大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完成港口吞吐量的决定因素,航运工作质量好坏是衡量港口企业兴衰的晴雨表;而后者则是前...  相似文献   

8.
谭明新 《中国水运》2007,5(6):12-13
烟台港于2004年9月进行了改制,正式组建为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港口体制改革的同时,烟台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重大转折期,一方面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为港口经济发展和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与周边兄弟港口相比,烟台港在全国沿海枢纽港中的建设速度、港口通过能力与生产需求还不相协调,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困难。理性总结烟台港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好企业内部各种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才能满足企业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危机后航运人才市场对航海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室、夯实分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航海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方丹平 《中国水运》2006,4(8):165-166
航运物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际航运界也被称为"尚未开垦产业的新大陆".我国航运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是尽快完成其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这就要求航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航运物流人才为保障,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服务,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实训是提高物流与供应链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实训教学如何从课程设置导向,转向人才培育、产业需求导向,是本文探索的主要方向。本文以供应链管理实训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内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外供应链协同理念,探索实训教学的基本路径,助力供应链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优化教学计划培养机电合一的轮机管理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 ,根据STCW 78/95公约规定 ,船舶从2 0 0 2年 2月 1日起 ,将不再要求设电机员 ,原来电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将由轮机员来承担。目前 ,各航运企业迫切需要机电合一的轮机管理人才。在这种形势下 ,轮机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适应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对机电合一人才的需要 ,只有培养机电合一的、能适应多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才能广受社会欢迎。轮机工程专业要在不增加学习年限的前提下满足上述要求 ,必须改进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计划。作为“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的子课题 ,在这方面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航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但同时外国船公司也可以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而我国航运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航运企业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航运企业惟有尽快转变经营思想,实行现代化管理,吸引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金融危机对航海类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我国航运事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和航运人才培养的密切联系,探讨物理课程教学如何在高等航海院校实践教学中不断改革、发展和实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航运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尹健 《水运管理》2013,(4):25-27
从海事管理角度出发,阐述海事管理与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系,指出在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海事管理面临管理深度和幅度不断增加、管控压力日益增大以及航运经济发展新模式对管理要求更高的挑战,提出完善海事管理工作的建议:建立港1:7安全评价机制与现代化管理体系;探索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促进航运功能要素聚集;构建海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港口口岸物流效能;推动海事专业技术与航运经济发展相融合;培养高素质海事管理人才,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航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目标、实践资源、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成绩评定体系方面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环境、建立稳定实习基地建设等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导论性课程是各类工科专业广泛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引导性、概括性和前沿性等特点,且为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有助于学生了解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对以后学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以培养创新人才。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实践中,探索导论性课程的新体系、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轮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工科大学要为大学生打好理论和专业基础,要让未来的工程师受到良好的培养训练,在大学除了重视理论教学外,还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掌握专业技术。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经过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熟  相似文献   

19.
欧洲港口海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有着众多的港口海运业集群,典型的有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海运服务业集群、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港口与港口服务业集群和以奥斯陆为中心的挪威航运与航运技术集群.梳理发现,港口海运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为:航运和港口资源的历史累积体现了路径依赖,国家政策革新和企业创新是外部动力,解除路径锁定及生产服务于全球航运市场的垄断性产品或规则是核心动力.港航企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路径是营造发展环境和蓄积专业性知识,完善专项资源配置能力和功能,通过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市场创新,形成多部门、多层次、协调合作、共同提升的国际港口和航运服务体系,提供迅捷而专业的解决方案,引领国际港航服务发展.中国沿海港口产业和港口城市迅猛发展,应科学认识港航集群,多方联动研发创新,促进中国港口海运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运》2009,(8):F0002-F0002,I0002,I0009-I0022
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于2006年5月成立了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船舶航运金融部,旨在为各沿江港航管理部门,航运公司、航道工程企业、港口物流企业、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提供专业、周到的金融服务。我们的目标:航运金融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