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周利  杨春艳  王超磊 《中国水运》2014,(10):303-304
根据平原地区感潮河网的水力特性,采用有限差分格式求解明渠流完全非线性圣维南方程模拟水文特征值,建立了盐城市川东港地区通榆河以东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利用2007年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做了验证。根据挡潮闸闸孔设计要求,利用水动力模型对川东港新闸进行调洪演算,从而确定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闸孔规模。  相似文献   

2.
肖德序  黄琼 《中国水运》2013,(12):258-259
索风营水电站洪水峰高量大,闸孔宽度相应较大,坝址区河谷狭窄使得泄洪表孔闸墩厚度较薄,通过大量的分析,合理布置闸墩钢筋、预应力锚索,使闸墩应力满足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的要求,为狭窄河谷泄洪系统的设计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1:25的整体物理模型,对右江那吉航运枢纽船闸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布置,输水系统各水力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本芹  宣国祥 《水道港口》2009,30(5):352-356
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和嘉陵江沙溪船闸的特点,确定输水系统型式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通过分析船闸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了国内部分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船闸特征尺寸,采用水力计算及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阀门处廊道断面尺寸,提出了具体的输水系统布置,确定了流量系数及输水阀门开启方式。采用船闸输水过程数学模型计算了闸室输水水力特性。研究成果表明,输水系统布置是合理的,提出的输水系统布置及各部位尺寸适合沙溪船闸的具体条件,各输水水力特征值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这种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布置是一种适用于具有重力式闸墙结构的中水头船闸性能较优的输水系统型式。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运行,贾口拦河闸老化损坏严重,为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发挥工程效益,对贾口拦河闸除险加固闸孔方案进行了比选,并对闸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经实践证明,该闸孔方案是合适的,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碾盘山船闸等级为Ⅲ级,最大设计水头14.2 m,属于中水头大型船闸,根据类似工程相关经验,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分散输水系统,推荐阀门开启时间为6 min,输水系统以及阀门开启时间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水流及船舶停泊条件。通过水力特性计算并结合1:15物理模型,对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廊道压力、闸室停泊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碾盘山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是合理的,设计的阀门开启时间下各项输水水力特征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共有4线船闸,2021年下行量达1.19亿t,船闸运行接近饱和。为研究新建船闸建设方案,需结合过闸运量预测,分析既有船闸和新建船闸的通过能力。根据过闸船舶统计数据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2030年过闸船舶的组成、各吨级船舶的平均载重吨和装载系数。采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模拟船舶随机到闸和排档过程,考虑多线船闸不同的调度规则,构建了船闸群的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按船舶随机到达顺序依次过闸的规则,船闸总体通过能力相对较优;五线船闸选新闸址建设,且闸室平面尺度宜为340 m×34 m。  相似文献   

8.
本水闸需要兼顾河道行洪、灌溉蓄水和交通通行的功能,要求桥梁和水闸结合设计。本文在水闸与桥梁的平面结合布置、闸门型式的选取及闸孔宽度、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取中,均进行了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1:30比尺的物理模型,对孟洲坝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特性、闸室停泊条件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孟洲坝二线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形式布置是合理的,推荐的阀门开启方式下各输水水力特征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因其相对于集中输水系统更优的水流条件以及相对其他分散输水系统更简单的结构和更低的建设维护成本,而广泛应用于中水头大型船闸中。近年来,湘江航运干线设计和建设了4座中水头巨型船闸,该输水系统能否满足巨型船闸高输水能量下的船闸自身与过闸船舶安全要求需要加以研究论证。本文以大源渡二线船闸为例,通过1:30物理模型试验,对其闸室船舶停泊条件、输水水力特性及引航道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的消能布置和阀门开启方式下,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闸底长廊道顶缝输水系统和闸底长廊道侧向短支孔输水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闸底长廊道顶缝出水输水系统的特点,说明闸底长廊道顶缝输水系统具有减小输水系统的阻力系数、缩短输水时间、改善闸室停泊条件、减少闸室悬移质的淤积、简化输水系统的施工难度等优势,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供设计和科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蛟  杨斌  陈明 《水运工程》2016,(4):94-99
对于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水动力学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方法,均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方便快捷且不受试验条件及尺度效应影响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通过闸室船舶系缆力数值模拟对不同侧支孔布置形式下输水系统水动力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布置原则,可为船闸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航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与常规的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明显不同,针对其口门宽度、门槛水深、闸门形式、平面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规范尚无具体的要求。以邓楼节制闸重建工程为例,对现有的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进行调整以满足开通闸通航的要求,同时通过实施工程补偿措施以满足原节制闸防洪水倒漾、引水灌溉、保护水质的功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得知建设2孔净宽23 m、门槛水深5. 5 m的通航节制闸能够满足船舶安全通航和航道通过能力的要求,并得出"升卧式平面闸门能够适应长期低水头运行、高通航保证率要求特点"的结论。其确定运行规则、建设规模、闸门形式、布置方案的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建设及船闸标准规范的完善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12日,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三期配套工程之新闸口建成开通。新闸口共有29条通道,开通后码头进出闸通道将增至52条,极大地提高了闸口操作效率及处理能力。新闸口设进闸通道15条,出闸通道14条,各包括1条超高超宽道,且配备一个设有140个车位的大型停车场。此外,新闸口设有“港运通”卡刷卡机,拖车司机可自行刷卡、实现交费及打印操作指引自动化。新闸的开通,满足了码头未来发展需要。新闸口将充分使用明珠立交桥作为港外交通的枢纽,初步实现进出港交通与社会交通的分离,减少车流的相互干扰。功能完善的疏港立交与多车道闸口相…  相似文献   

15.
胡涛  贾军 《水运工程》2018,(4):73-78
为减轻围垦区内外工程建设影响、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常需在已建海堤上破堤新建水闸,闸基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是开敞式外海破堤建闸的两大重点和难点。在参考国内外闸坝防渗、消浪设计研究成果及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浙东某破堤出海闸为例,介绍大块石填土层上水闸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过程。从水闸运行及与附近水闸对比结果看,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京杭运河苏北段沿线低等级口门船闸规模较小、周边限制性因素较多、工程防洪等级较高、船闸设计水头较高且常水头与设计水头相近的特点,宝应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通过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采用闸墙廊道短支孔分散输水系统,优化上下游引航道结构型式等工程措施,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改善了船舶泊稳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7.
船闸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充水具有不均匀性,影响闸室停泊条件。通过建立CFD数学模型,并经物模验证,研究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充水的水力特性及其对闸室自由水面运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充水初期与后期的支孔流量分配规律相反,充水不均匀造成闸室水面长波运动。  相似文献   

18.
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属于一种典型的船闸分散输水系统,在中、高水头船闸工程中应用广泛。在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支孔布置形式、明沟消能设施、闸室船舶系缆力以及阀门空蚀空化等是必须考虑的关键水动力学问题,直接影响输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闸室停泊条件。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同时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从上述方面对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下一阶段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邵仙水利枢纽是我国重要的水利项目,该项目由运盐闸、邵仙闸和邵仙套闸组成。为了方便邵仙套闸区域来往船只通行,提高通行效率,本文进行了水上ETC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实现船舶的智能化过闸,实现传播过闸流程的优化,减少过闸手续及过闸时间,从而减少过闸成本,充分适应当下绿色环保水运项目的发展要求,真正提高船舶过闸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劲 《水运工程》2011,(8):94-97
郁江是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口航运枢纽船闸的地位十分重要。船闸设计最大水头14.5 m,输水时间要求不超过10 min。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本工程的特点,选择结构布置较为简洁的闸墙长廊道侧支孔方案作为输水系统布置形式。在调查分析国内外同类船闸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优化,确定了总体布置及各部关键尺寸。模型试验成果表明,所设计的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