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的定义和优点电子证据是指借助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形成的,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海事调查中的电子证据主要包括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解读、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图像和数据、闭路电视监挖系统(CCTV)监控录像、全球卫星定位导航仪(GPS)存储的轨迹以及电子海图显示及信息系统(ECDIS)记录的航行数据在内的高科技证据材料。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10月开始,杭州航区正式实行内河钱江水系一体化管理。这次管理模式的改革,不仅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限制,实行了大杭州统一管理,更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内河海事管理方式——界面监管。在从现场监管向界面监管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海事人员逐渐意识到电子证据在内河海事行政行为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合法采用电子证据以发挥电子证据强大的证明力进行了思考探索。电子证据的认识1、电子证据的概念随着船舶自动化朝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与航行活动有关的电子的、数字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江门局台山处采取码头、海上和电子巡航"三巡航"方式,加大对运输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前往台山处置区的船舶的安全监管,至今共检查船舶44艘次,滞留5艘次,并通过智慧海事平台对38艘船舶未按规定关闭舱口盖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制作电子证据,对涉事船舶全部进行处理并已结案。下一步,江门局将加强智慧海事应用,加大"三巡航"和现场执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船舶航海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VDR、GPS、AIS等航海设备产生的数据在海事事故调查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的电子证据为海事调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文中介绍了电子证据的来源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论述了电子证据收集的难度和注意事项,强调了我国要在法律上为电子证据定位的迫切性,对我国的海事事故电子证据收集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不足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关于电子证据的民事诉讼案件后,电子证据日益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如今,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船舶航海电子设备及内部办公软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海事监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VDR、GPS和AIS等航海设备产生的数据在海事监管工作中也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的电子证据为海事监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文中对海事电子证据利弊及使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强调了海事电子证据证明力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狭水道或进出港航道航行时,为确保船舶航行在预定的航迹线上,传统的定位与导航方法大多是利用助航标志。本文基于GPS、船用雷达(ARPA)和电子海图(ECDIS)等航海仪器与设备功能特点,就船舶运用GPS、船用雷达和电子海图以确定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航迹线方法作了研究,并就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船舶电子装备是船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船舶电子装备研制过程繁琐、探索性强且投入成本高,因此研制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管控。开展质量管控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对质量过程进行充分识别并梳理其相互工作关系,寻找适当的质量过程识别与分类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船舶电子装备的研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八步的研制过程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分类的基本框架,最后结合某船舶电子装备研制项目进行了过程识别与分类研究,验证识别与分类方法的操作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马得懿 《天津航海》2005,1(1):26-28
船舶碰撞诉讼证据作为民事诉讼证据之一种,既具有民事诉讼证据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独自特殊性。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独自特征系船舶碰撞诉讼实践沉淀的结果,呈现了诸如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匮乏性,较强的专业技术性等一系列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孙成琪 《中国水运》2007,7(2):15-16
介绍了现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船舶集成驾驶台、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并对船舶集成驾驶台和电子海图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马得懿 《天津航海》2003,24(3):37-40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形成和运行是由该国的讼讼观念、诉讼结构、司法制度等诸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也是如此。由于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衍生于船舶碰撞这种海上侵权行为,因此决定了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在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准确表达船舶电子设备故障变化特点,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成功率低,出现了大量错误的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结果,同时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实时性差,为此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分析当前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存在缺陷的原因,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集船舶电子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并从信号中提取船舶电子设备故障特征向量,然后将船舶电子设备故障特征向量作为极限学习机的输入,通过确定极限学习参数建立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在Matlab2016平台上进行了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仿真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提取描述船舶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提取特征向量可以很好描述船舶电子设备故障类型,使得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成功率得到提高,故障诊断的错误率降低,有利于船舶电子设备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船舶电子签证系统依然存在着并发性能差的问题,为此提出物联网的船舶电子签证系统设计。为了提升船舶电子签证系统的并发性能,基于物联网搭建船舶电子签证系统架构,以此为基础,设计船舶电子签证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签证管理模块、数据库设计模块以及界面设计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了船舶电子签证系统的运行。通过测试结果可知,与现有船舶电子签证系统比较,设计的船舶电子签证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并发性能,充分显示出设计的船舶电子签证系统具备更佳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峰  唐卓贞 《船电技术》2011,31(2):45-48
船舶电子设备使用环境复杂,将证据理论应用于船舶电子设备的状态预测,利用证据理论从不确定推理的角度,能将客观的不确定知识形式化后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优势对船舶电子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文章中采用改进DS合成公式,解决了冲突证据的合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之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汝军 《中国水运》2006,6(11):13-14
通过对世界造船业的形势及我国造船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船舶配套设备落后是我国目前造船工业发展瓶颈的结论:分析了中国企业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的形势;确认中国企业应该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为中国造船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给出中国企业进入船舶电子及导航设备产业之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info电子海图和AIS的船舶导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实现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Mapinfo格式的电子海图以及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技术和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Mapinfo电子海图和AIS通信的船舶导航系统,并在辅助船舶航行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袁晨华 《水运管理》2007,29(8):3-26
为帮助海运从业人员(包括船舶经营人和光船承租人)深入了解并适应《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结合案例对ISM规则的具体规定展开分析,提出ISM规则对船舶所有人的5点主要影响:(1)提高对船舶所有人"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义务的认定标准;(2)ISM规则文件化和程序化的要求提高船舶操作的透明度;(3)单纯从证据的角度看,ISM规则加大索赔人的证据力度;(4)增加船舶所有人主张单位责任限制权利的难度;(5)增加船舶所有人主张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船舶动力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船舶制造业攻克的难关,电子调速器对动力系统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船舶动力系统电子调速器的构成模式、工作状态、设计参数,进而对船舶电子调速系统进行仿真模型构建,并对电子调速器的系统构成进行深入研究,对各个构件,如执行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仿真设计。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动力负载的增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调速器的系统构建较为稳定,对抗干扰的能力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导航系统为船舶航行提供关键的位置信息服务和通讯服务,是船舶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Map Info格式的电子海图具有图像处理性能高、成本低和兼容性强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应用到船舶导航系统中。本文系统介绍Map Info电子海图的理论基础和结构组成,设计基于Map Info电子海图技术的船舶综合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从适用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基本证据种类、取证的基本要求、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证据搜集过程分析三个方面,阐述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证据搜集要点,使海事行政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避免海事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复议时被撤销和行政诉讼中败诉,提高海事行政效率,维护海事行政执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证据理论的货运船舶避碰行为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信息融合技术,尤其是证据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货运船舶避碰行为选择的信息融合模型,并结合M决策法,以船舶避碰行为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