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对于恢复沥青路面使用功能、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通车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具体案例,讲述了高速公路使用现场热再生技术的优点与要求,分别从施工准备阶段、配比设计阶段以及现场施工阶段详细分析了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锡太路养护项目经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成功进行了SMA路面车辙等道路病害处治案例,简要阐述了该工艺本次养护施工过程,为类似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坦、耐摩擦、无接缝、养护方便、噪声小、施工周期短、适合分期铺筑等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路面会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等作用逐渐产生破坏。而SBS改性沥青路面可有效的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减少早期病害的出现,基于此,文章对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载过大、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路面病害问题时有发生。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处理路面病害的重要措施,在公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运用。本文就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入手,对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流程、施工难点以及质量控制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与常规的路面维修养护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各种路面病害,再生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资源,减轻环保压力,降低养护成本。文中通过吐乌大(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幸福路口至甘河子段路基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对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大、中修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路建设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厂拌热再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再生技术,可以解决场地堆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文中从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设备、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对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值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对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等到了很多的实践应用,被证实为有效的路面维修方法。本文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类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是当前国内主要的公路路面结构形式,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结合某项目工程,围绕路面检测技术展开探讨,首先分析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如车辙、结构形变及沉降不均,由此提出具体检测技术,其中涉及弯沉度、平整度、抗滑性及路面损坏状况检测等内容,以此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S239奔牛至昆仑转盘段养护改善工程项目是常州市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等级公路项目。文中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沥青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回收、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等工艺。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1.
郭春武 《中国水运》2006,4(11):82-83
对高速公路沥青路而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了归纳分类,从设计、施工、管理及材料等方面对路面病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从基层施工质量、摊铺基准面、热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等方面加强控制,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路面沥青在自然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会导致沥青中的油分含量降低,沥青质和胶质含量增加,稠度变大,脆度增加;室内试验表明,室内190℃高温烘箱老化36 h沥青与上海地区使用年限为3~5年的沥青性能类似,3.3%掺量的沥再生能够有效地恢复甚至改善老化沥青的基本性能。实体工程试验段说明,沥再生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路面病害的发展,维持路面良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应广 《中国水运》2009,(2):235-237
根据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特点,从沥青路面设计、路用材料、路基路面施工及养护等方面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和处治措施,为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和后期道路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整体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提高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也加快了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本文重点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开展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公路路面病害处理的措施,从而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钟永红 《中国水运》2006,(3):100-101
江会路工程采用灌浆技术治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脱空现象.本文对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原因、加固机理、水泥浆体的配比及其实施等进行了分析,表明了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成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结合养护工程实例对病害处治方法及其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经1年多的观察,证明其处治效果较为明显,不仅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同时提高了养护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关劲松  王菁 《珠江水运》2011,(24):81-82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抗磨力强、强度高、承载能力强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水泥混凝土随温度和湿度变化变形大和受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病害,且这些病害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处治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东 《中国水运》2007,7(4):71-7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底脱空是一种常见病害,本文介绍了路面脱空板的成因、识别以及采用灌浆 植筋技术进行处理的施工工艺,对比了其与传统“换板”处理的优劣,力图探索一个处理脱空病害的经济可行的方法,对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沿海高速公路K11+180-K12+330路段为依托,开展沿海地区路面唧浆病害成因分析与级配碎石处治技术研究。首先,通过钻芯取样查勘路面结构状态,通过沥青抽提、筛分等室内试验,总结沿海地区路面唧浆病害产生原因;其次,结合软土路面唧浆病害产生的特点,对级配碎石渗井技术在路面唧浆病害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下水位高以及排水不畅是沿海地区路面唧浆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级配碎石渗井可有效降低软土地区地下水位高度,抑制路面唧浆病害的产生;级配碎石粒渗井沿裂缝布设1-2处,碎石粒径宜选择2.36-4.75cm单一粒径碎石。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地区路面唧浆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