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仙水 《天津航海》2010,(4):4-5,17
随着海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船舶的数量激增,船舶搁浅事故在海事中的比例达40%。为了减少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预防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文章提出并探讨了船舶发生搁浅的原因,船舶搁浅应急措施,脱浅后的工作,船舶搁浅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船舶搁浅风险预测准确性,针对当前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方法存在一些难题,设计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方法。首先对船舶搁浅风险预测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指标,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指标权重,建立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模型,最后进行船舶搁浅风险预测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合理设置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指标的权重,可以描述每一种指标对船舶搁浅风险预测结果影响的程度,获得高精度的船舶搁浅风险预测结果,误差小于当前其他船舶搁浅风险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船舶航行特点构建船舶搁浅概率的数学计算模型,通过模糊化处理,引用影响船舶搁浅的因素作为模糊综合评判参数,对船舶搁浅的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数学计算模型简单可靠,并能够对衡量船舶搁浅的风险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江中游航道水位变化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根据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理论建立水位变化下船舶搁浅风险定量计算模型,实现不同水位下长江中游航道船舶搁浅风险的定量计算。利用航道水位、船舶吃水及富余水深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分析水位变化对允许船舶最大吃水及船舶搁浅概率的影响。利用船舶运动模型推导波浪载荷下船舶升沉运动的位移响应,同时根据首次穿越理论构建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搁浅)模型。运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根据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水位下船舶的搁浅风险。利用该方法计算长江中游典型船舶在不同水位下的搁浅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量化水位变化下船舶的搁浅风险,还可确定不同船舶搁浅概率对应的水位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林志忠 《中国航海》2011,34(3):59-63
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台湾海峡水域主要危害之一.为减少搁浅事故的发生,使台湾海峡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以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为例,在统计分析船舶搁浅事故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方差分析法对搁浅事故因素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了解长江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采用IWRAP MK Ⅱ软件对该水域的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水域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频率为21.05起/a,发生搁浅事故的频率为2.298起/a,与该水域2010~2015年发生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频率的平均值21.8起/a和1.8起/a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可用于评估港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为评价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船舶软搁浅是指船舶搁置在由较软粘土构成的海床或者在柔软的浅滩上的事故。航运业的发展与船舶的大型化趋势使船舶发生软搁浅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船舶的软搁浅性能对船舶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选取典型的软搁浅场景,以12,000DWT油船舱段结构为分析对象,研究舱段结构在搁浅过程中的变形、吸能、加速度响应等性能参数。通过系统分析不同速度对船体结构的搁浅性能的影响,全面分析其搁浅性能。本文的相关结论可以为分析船舶软搁浅事故及设计抗冲击舱段结构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海运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促使营运船舶剧增,世界各国商船吨位、船舶吃水、船速不断加大,致使搁浅、触礁事故时有发生。搁浅、触礁不仅危及船舶和船员安全,而且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本文首先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搁浅、触礁案例,简要概述搁浅、触礁巨大的危害,并通过个人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分析船舶搁浅、触礁险情和事故的原因,总结航海人员经常犯的错误,从而提出预防船舶搁浅、触礁的措施,以供船舶航运从业人员参考,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一个海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船舶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其中船舶搁浅是船舶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我国近10年间南海海域的船舶搁浅事故,抽取其中40起事故作为样本并提取相关信息,将船舶搁浅致因分类研究。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起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搁浅致因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对搁浅事故致因的概率分析和实际中事故发生概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船舶搁浅事故会引起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本文从船舶搁浅力学、搁浅频率评估和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等方面阐述了船舶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数值模拟和简化解析等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船舶在航线过程中船舶搁浅是十分常见的事故之一,该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会造成相关财产的损失。为减少船舶搁浅造成的损失,需要及时对搁浅船舶开展救助活动,在实际救助过程中拖轮救助是较常使用的方法,能确保搁浅船舶脱浅的效率。本文通过对拖轮救助搁浅船舶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为拖轮救助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船舶结构碰撞与搁浅风险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刚  张圣坤 《船舶工程》2000,119(6):57-61
统计资料显示,船舶(特别是油船)的碰撞和搁浅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是造成海洋原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全面地回顾了目前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分析以及人和组织因素(HOF)对船舶碰撞与搁浅事故的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就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船舶搁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搁浅事故会引起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本文从船舶搁浅力学、搁浅频率评估和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等方面阐述了船舶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数值模拟和简化解析等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船舶搁浅会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本文从船舶搁浅力学、搁浅频率评估和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等方面阐述了船舶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试验、数值模拟和实船事故调查等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船舶搁浅性能研究是船底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S/EXPLICIT对船舶搁浅动力学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系列仿真试验,对不同搁浅位置及摩擦系数的情形下船底结构的搁浅性能,包括结构的损伤变形、搁浅力和能量的吸收分别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到一部分重要的结论,为船舶搁浅性能的评估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某重力式船闸闸室结构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船舶-闸室结构-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船舶撞击闸室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撞击力时程曲线和撞击力值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船舶撞击闸室的法向平均撞击力大小与船舶排水量的12次方、撞击速度的1次方、撞击角度的1次方成线性关系;将软件模拟的船舶法向撞击力数值与依据JTJ 307—2001《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得到的计算值比较,发现规范公式得到的数值普遍偏小,低估了过闸船舶撞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中依托岷江(乐山~宜宾段)航电枢纽工程,对船闸尺度的确定过程进行了研究,以规范为基础,提出了闸室利用率λ的概念,通过经验公式法计算一次过闸平均吨位,最终计算不同闸室尺度下的闸室通过能力及理想闸室利用率λm,确定最优闸室尺度.文中的经验公式法将一次过闸平均吨位的计算转化为两个指标的确定,即船舶的吨位与面积关系S(gu)和闸室利用率λ,有效地回避了过闸船舶的组合和设计船型等不确定性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时,只要根据船舶大型化趋势合理预测不同水平年过闸船舶的平均吨位,再结合闸室利用率的统计资料,即可预测相应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不仅保证了预测的连续性,保证其合理性,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使内河搁浅船舶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应急处置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性强、能定量分析各种应急方案和能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等优点。通过对江苏海事局2009—2012年的搁浅船舶应急处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搁浅船舶的应急处置方案和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值。提出搁浅船舶的三层应急决策框架,即影响因素层、决策准则层和决策方案层。在该决策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搁浅船舶应急处置模型,并介绍各决策层的因素及其含义;同时,利用条件概率表建立相互间的定量联系。以一艘在长江内运营的典型搁浅船舶为例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贝叶斯决策模型能很好地处理搁浅船舶的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9.
船舶搁浅的模糊概率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张圣坤 《船舶力学》2002,6(3):69-75
目前,计算船舶搁浅的概率时常采用故障树和事件树方法,以确定的概率数表示底事件的发生概率,这种方法的一个不利之处在于无法考虑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不确定性,所以无法了解船舶搁浅概率的不确定性,本文引入了合适的模糊数表示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模糊计算算法得到了船舶搁浅的模糊概率,并进行了敏感分析,确定了减小船舶搁浅事故发生的措施,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更有利于了解船舶搁浅的概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船舶搁浅于刚性斜坡数值仿真的模型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船舶搁浅问题的重要方法,但其模型化技术是实现数值仿真的关键。本文将搁浅船处理为可变形结构,用弹塑性材料模拟并进行整船建模,斜坡处理为刚体,用刚性材料模拟,船舶与斜坡之间定义为主从接触,船艏定义为自接触。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并讨论了搁浅过程中的船体运动情况、搁浅接触力曲线、能量转化及船舶损伤变形情况。算例表明本文的模型化技术可以用于船舶搁浅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