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接口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从基础开挖、下锚地脚螺栓安装、综合接地预留等施工环节,总结接触网支柱接口预留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参数,为客运专线路基接口各种类型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永革 《科技交流》2005,35(4):33-36
根据接触网支柱类型和设立位置,结合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分析膨胀土对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影响方式,确定膨胀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设计范围.通过对接触网支柱基础受力分析,确定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方法及认识到基础施工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建郑西客运专线的设计实践,论述高速铁路路基、路堑、车站、桥梁接触网支柱选型和基础设计的特点;接触网在隧道内安装的新措施,接触网在桥梁上下锚的实施方案.使电气化设计人员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选型及其基础设置的特点,并注意到在前期施工中接触网专业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4.
结合京包线接触网综合大修工程,提出一种在石质路基区段更换接触网支柱的施工方案:先不拨掉原支柱,在原支柱基础位置开挖基坑,全部灌注C20微膨胀混凝土,经过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从根部拆除原支柱,并安装新支柱及支柱装置,最后在基础上浇100mm的基础帽。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针对岩石区段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利用锚杆将基础与基岩连成整体,形成岩石锚杆基础,降低基础造价,简化施工。 研究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岩石地基自身水平抗力极大,几乎无压缩变形的特点,直接把上部荷载通过支柱传至基岩上,通过锚杆将支柱与岩层连成整体,构成接触网支柱锚杆基础。 研究结果:提出接触网支柱岩石锚杆基础计算方法,基础构造及施工做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钢塑复合拉筋带技术在挡墙上的应用,着重叙述钢塑复合拉筋带挡墙施工的工艺流程、工期安排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电气化工程中,连云港地区表层为软黏土(海积黏土、淤泥质黏土),其下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受到外界扰动时易引起土体结构破坏,致使土的强度急剧下降;工程地质条件差。针对该工程软黏土路基,结合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现状,研究适用于徐连线软黏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研究结论:(1)在表层土较深的高填方地段,采用T型基础,利用基础翼缘部分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基础自身不会沉降,深入软土部分开挖量小,对既有行车安全影响小;(2)对路基填土厚度不足2.0m的区段,采用浅埋扩大底基础,首先换填基底材料,采取先抛片石对软土路基进行局部加强后,再填砂石土夯实,将基础底部承载力提高到设计值后,再进行扩大底基础的施工,降低基础对原状土承载力的要求;(3)浅埋扩大底基础,经现场试验验证,接触网基础顶面的水平位移、基础转角及支柱柱顶挠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可行;(4)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膨胀土的基本特性,鉴于接触网支柱承载力的特殊性,在西安南京线电气化CDH23标膨胀土地段接触网支柱下部工程施工中,从减少膨胀土胀缩性和尽量减少雨水的浸透这两方面,来着手解决膨胀土地段接触网支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牵引供电系统的接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导电混凝土的接触网支柱基础自然接地方法。围绕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进行导电混凝土的配比优化,筛选出20%石墨+2.5%钢纤维的复合导电相材料;对导电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基础自然接地方案和接地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案的接地电阻降低了73.16%,将相邻的多个接触网支柱基础相连时,可满足牵引供电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对雷电冲击下导电混凝土支柱基础的电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导电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基础在泄放雷电流时温升较小,内部温度分布均匀,不易受到结构应力的影响。文章所提基于导电混凝土的牵引供电系统接地方法,只需将施工时的浇筑材料由普通混凝土替换成导电混凝土即可,实施简单便捷,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电气化铁路的接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接触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接触网基础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而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的固定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接触网支柱能否准确就位、受力是否合理。结合贵广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重点介绍了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采用双层模具固定法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采用该施工技术,满足了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魏忠超  桓素娟 《西铁科技》2000,(3):18-19,23
接触网支柱是支持接触悬挂的结构物,其稳定与否是关系到接触网在空间的几何尺寸位置能否保持稳定可靠的关键。对于接触网锚柱来讲,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支柱本身下部的基础与支柱配套连接的拉线及锚板。本文所述的接触网锚支柱反倾指的是锚支柱加载后向拉线反侧倾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膨胀土的特性及接触网支柱在膨胀土地段基础的施工技术。根据位于不同地形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受力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对接触网基础进行换填处理,并验证其抗倾覆条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出了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1号线车辆段为大面积软土地基,淤泥或淤泥质软土深度0.5-9.4m,接触网基础设计成为一难题,验证了人工挖孔桩直砂混凝土圆柱卡盘式基础和钢柱T形基础能够满足接触网供货商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试验方法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鹰厦线电气化铁路于1993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厦门海堤接触网经受了沿海多次台风的考验。本文介绍了鹰厦线电气化接触网设计的情况,为今后电气化铁路特殊地段接触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支柱的3种不同安装位置,结合接触网的设计重点安全可靠性,对比分析接触网故障情况下,事故影响范围大小和人工抢修的安全性,以及施工安装调整难易程度,确定支柱设置在线路两侧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6.
李纪英 《科技交流》2005,35(1):176-180
俄罗斯多年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及架空线路电杆基础设置方法的研究,通过基础的换填式、锚固式、热虹吸管降温式、遮阳棚及防冻胀箍圈等方式的比较和合并,为多年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及输电线路电杆基础稳定提出可靠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护和抢修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用于接触网安装的膨胀地脚螺检的设计要求,并介绍了在抢修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凤欢 《电气化铁道》2023,(S1):186-189
随着寒冷地区铁路电气化建设项目的开展,接触网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受低温环境影响引发的设备缺陷问题逐渐增多,给运输供电安全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对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通运营后接触网支柱受冻害影响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滨洲铁路沿线寒冷地区环境特点、地质特征、支柱倾斜柱的危害性,研究接触网支柱倾斜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个别事故案例,探讨了接触网多根支柱折断事故的抢修方案,分别从抢修方案的制定、抢修的原则、无网区的设置、接触网最低高度及惰行距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上海明珠线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支柱在高架桥上下锚时拉线设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