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凯  季奕 《天津汽车》2013,(12):15-17
随着汽车被动安全的发展,对于儿童乘员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C-NCAP2012版中,要求在正面碰撞试验后排放置P3儿童假人.用于评价儿童约束系统。文章按照要求首先对比了各国法规中儿童假人的伤害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车型试验数据的研究,讨论后排儿童假人伤害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尤其是儿童安全座椅形式,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拉带式座椅保护效果最好;坐姿较直时对胸部伤害较小,但对头部伤害较大。该研究对于儿童假人的被动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透过疾驰而过车窗玻璃,每当我们看到家长一边驾驶着汽车,一边回头和孩子嬉笑,心中总会有一份忐忑不安。200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北京市伤害调查-儿童意外伤害报告》结果显示:北京交管部门2006年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平均每天有10名以上儿童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家长如何才能确保孩子乘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使儿童约束系统及其安全保护装置正确使用而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系数,文章对正确的儿童乘坐方式进行探讨,并对国家强制性行业标准GB 27887—2011《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进行解读和研究,阐述了不正确的儿童乘车方式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情况,以及驾车出行前须对儿童进行安全乘车教育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指出,对儿童约束系统的安放和定位进行认知,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选择是儿童乘车安全必不可少的步骤,应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现在经常能看到一些大人怀中抱着年幼的孩子一同乘车外出郊游,一副安然自得的幸福景象。在享受这份幸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抱着孩子乘车或让孩子一个人坐在副驾驶座上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造成儿童伤害的“第一杀手”,遗憾的是,许多家长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倩  王友俊 《时代汽车》2023,(14):195-198
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PDB)工况是源于不同类型车辆碰撞相容性的研究,本文针对MPDB试验中的Hybrid Ⅲ 5百分位假人在碰撞试验中受到的损伤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汽车副驾位置的Hybrid Ⅲ 5百分位假人和驾驶员后排位置的Hybrid Ⅲ 5百分位假人的头颈,胸腹部,大腿、骨盆等身体部位的伤害值,分析Hybrid Ⅲ 5假人在车辆不同位置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Hybrid Ⅲ 5假人在副驾位置时比在主驾后排位置时受到的损伤较小,尤其是其头部HIC值和头部合成加速度方面。  相似文献   

6.
不同伤害指标对评价人体胸部侧向碰撞伤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蜂窝状纸板为吸能材料,根据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假人一滑车碰撞试验结果,分别以基于加速度参数建立的胸部伤害指标和基于变形参数建立的伤害指标,分析车门与乘员之间有无吸能材料和吸能材料特性对胸部侧向碰撞伤害程度的影响,探讨其不同伤害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编写的《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显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包括骑车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群体,与机动车驾驶人相比,他们缺少保护物,在发生接触型冲突时更容易受到物理伤害。  相似文献   

8.
《汽车驾驶员》2007,(6):10-15
d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如果这份关爱产生了偏差,造成的伤害有时却要远大于缺少关爱。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儿童交通安全知识,在缺少指导的情况下,只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方法来保护孩子。我们真心希望能够做出一份努力,让这份爱永远不会变成一种伤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偏置碰撞下驾驶员腿部伤害的差异性,本文在对C-NCAP40%偏置碰撞及IIHS 25%小偏置碰撞两种不同类型偏置碰撞试验的试验工况、假人腿部评价指标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某乘用车车型在上述两种试验下驾驶员的腿部伤害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从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碰撞中车身与壁障重叠率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碰撞力传递路径,最终导致车身变形的差异。其中,25%小偏置碰撞对车身的破坏程度极大,试验后驾驶员侧的A柱严重变形,车身结构大量侵入到车内生存空间,故其假人腿部伤害值大于另外两种正面碰撞,尤其是驾驶员左腿伤害值。优化车身前端结构,增加A柱强度,最大程度保证驾驶舱腿部生存空间,才能有效提高小偏置碰撞中乘员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两款前部结构完全不同的车型,在实车正面碰撞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伤害程度.建立了针对转向机构的台车试验模型和人体胸块、头型撞击试验模型,对不同试验形式下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带假人的台车试验能更好地再现事故伤害和考核转向机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