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版《船舶登记工作规程》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如融资租赁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船舶登记档案原件不再随登记机关的变更而转移,而由形成档案的登记机关保管等,总体而言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步调基本趋于一致,细节之处也彰显出政府简政放权便民的服务意识。但作为层级仅次于《船舶登记条例》的业务规范性文件,其设定的"公告程序"及船舶登记档案不再移交等可能导致船舶登记工作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姚彪 《水运管理》2010,32(12):34-36
阐述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和船舶登记档案在船舶变更船籍港时移转的程序;指出船舶登记档案移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船舶登记机关对规范的理解和尺度的把握不一致,各船舶登记机关做法相互不认可;提出改进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建议:建立全国船舶登记档案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实行船舶登记档案只接收不审查原则,统一船舶登记材料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特别是科技档案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势必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产品数据管理已在企业广泛使用,如果在产品数据管理中开发电子档案管理,必然大大提高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随着企业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电子档案数量的不断增长,电子档案的利用已经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企业电子档案的利用已经成为企业档案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档案大国向档案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之后推进整合融合、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的重要时期,档案事业迎来大好发展机遇.为全面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军工专业档案馆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船舶档案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规划》《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规划》部署,开展了船舶档案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引航家"国产智慧VTS系统提供电子化值班与交班服务,采用基于Web的实时消息定向推送技术,实现对船舶预抵到离港各个环节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自动记录与更新,并提供各类船舶报告和服务的登记、发布和一键播发。通过采用Ajax异步通信技术和基于MVC模式的SSH架构报表动态生成等技术,实现了交接班电子提醒、多样化的交通数据统计分析和基于模板定制的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一、无纸化电子值班(一)智能化船舶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立足信息化、网络化,统一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 档案信息化工作是指档案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包括信息收集、利用的网络化,档案存贮的数字化以及档案整理的标准化等。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突破制约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瓶颈,解决对“有效”电子文件的收集、海量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通过网络提供电子文件利用服务等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则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目益提高,档案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办公自动化乃至无纸办公的实现,使得电子文件数量与日剧增,人类正逐步迈入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化档案信息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子文件大量涌现,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化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技术进步对企业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倾向是大家把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环境方面,而对目前急需解决的档案信息的著录问题不够重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比大家十分关切的计算机硬件等方面更加应当引起注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以及《CAD文件管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一批与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发布与实施,表明包括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议于4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四大行业的档案部门负责人及档案工作者共计13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清笈、秘书长郭建平分别主持。会议邀请国家档案局政法司司长王岚作了题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档案馆"的专题讲座;邀请中  相似文献   

13.
船舶设备档案是企业科技档案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船舶档案的技术核心。本文详细阐述了船舶设备资料转化为船舶设备档案的必要性,并以大量的实例,力求深刻阐述船舶设备档案在船舶企业产品档案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船舶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信息产业“十五”计划中指出:通过大力发展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推动,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加强了对档案信息化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工作,要求以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实现档案工作与社会技术进步的同步协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以及电子档案的发展将主导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长江船舶设计院科技档案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文件在新形势下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对目前和未来的电子文件管理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档案作为真实记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是人类社会记录、传递、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的迅速推进,许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如何确保这些电子文件和电子文件形成的档案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性,避免社会记忆的缺失,是新世纪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是信息化部门和档案部门应共同承担的历史性责任.电子文件和电子文件形成的档案,同传统的纸质文件、档案一样,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珍贵财富.为提高电子文件和电子载体档案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有必要对电子文件立卷归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9月5日,我国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以促进两国登记船舶使用电子证书,加强双方在船舶电子证书领域合作。备忘录全称为《中国与新加坡关于推广、接受和使用电子证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新两国海事部门同意在电子证书的签发、使用和接受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通过两国"电子证书"数据交换,促进在船舶通关作业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用电子证书。  相似文献   

18.
造船档案从无到有,存储技术从传统馆藏到数字化,到了2016年7月1日,它已经进入了"SCF档案中心"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也提升了船舶档案的管理利用水平,促进档案的便捷和高效利用。文章论述了船舶建造档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国家档案局以档发[2002]8号印发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唯一一个专项规划,是第一个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是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要求,实现信息化带动策略,以档案信息化带动档案事业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实施纲要》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到‘十五’末,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电子文件和通信技术已在人们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科研档案的保密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做好信息时代下的科研档案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科研档案是科研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纸、图表、电子文件、声像资料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