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合作历史来看,中国客车行业需要海外客车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快速发展,海外客车技术只有在中国客车市场上才能将其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10日,记者就本刊“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专题采访了中国首批引进海外客车技术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更强,客车技术的变革从历史开始说起在德语中,SETRA就是全承载的意思。从20世纪50年代凯斯鲍尔生产出第一辆全承载的汽车到  相似文献   

4.
文宇 《商用汽车》2006,(8):44-45
古巴,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听说笔者来自中国,用不娴熟的汉语说出4个"娴熟"的字:"中国,宇通." 当中国轿车行业忙着讨论如何建设自主品牌时,中国客车品牌已经大举走出国门;当大多数中国客车企业沉浸于在海外赚钱的喜悦中时,宇通已在海外树品牌,并逐渐向"卖品牌"过渡.  相似文献   

5.
杨亮  于晶 《商用汽车》2007,(5):60-61
历史:见证中国客车行业的全程发展史 现在让很多客车行业的人来谈客车发展的历史,往往能提到的是近20年的内容.诚然,近20年是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间段里,中国客车行业经历了货车底盘改装客车、海外CKD产品引进、强化吸收海外先进客车产品技术和近年强调的自主研发等一系列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旅游、客运、公交客车市场的相继爆发.行至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客车制造基地,中国客车所能辐射到的市场已通向全球各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客车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无锡安源客车悄然成为中国客车海外营销中的一支新锐.经过2年多的发展,无锡安源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身成为一个走在中国高端客车出口前列的客车企业,被业内誉为是中国客车的"黑马".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客车企业纷纷提高对出口业务的重视,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不断有大规模海外订单落户中国客车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此次1200辆客车出口是海格深耕海外市场、扶持优质经销商、坚持售后服务多年之后,"水到渠成"的收获。10月30日上午,"一带一路,海格同行"海格客车与沙特客户战略协议签署暨1200辆客车交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海格客车生产基地举行。这是继2015年8月500辆客车交付卡塔尔后,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借助"一带一路"深度布局海外市场的又一佳绩,不仅刷新了海格出口销售单笔订单记录,也是2015年截至目前中国客车出口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9.
林锋 《商用汽车》2004,(9):34-35
说到中国的客车企业就不能不提到宇通.1997年,随着宇通亚洲最大的客车基地的落成和启用,宇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利地完成了中高档客车的品牌定位.在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结合方面,宇通客车的成功无疑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典范.  相似文献   

10.
杨亮 《商用汽车》2006,(8):48-49
20年前,当国内客车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时,引进海外先进客车技术,提升客车产品的制造水平是各企业获得市场的重要手段;10年前,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客车制造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以金龙、宇通为代表的国内客车企业开始迅速成长,中国的客车产品开始在市场上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竞争力;5年前,中国的客车产品开始将市场的触角伸向海外(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部分客车企业出口到中东等地区),友谊、少林等客车企业成为了这一市场开拓的先驱;3年前,金龙、宇通开始在海外市场“爆发”,先后通过了欧洲和美国的出口技术认证,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开始由低价竞争转向品牌输出;2006年7月9日,青年NEOPLAN率先出口到韩国釜山,单车价位达到近200万元,创造了目前国内客车产品出口单价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