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9,(19):7-7
近日,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16条冲压线、开卷线订购合同。此次协议表示,比亚迪今后五年内所需冲压装备将全部采用济二机的产品,济二机则在价格和服务方面给予比亚迪最优惠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活塞偏心套车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活塞裙部各种椭圓的极坐标方程,给出了加工二次变椭圆活塞时机床调整参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并联机床的出现,改变了多年来机床类比设计的观念,将机构学分析及设计方法引入到机床设计中,为包含传统机床在内的机床设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路,对机床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7月26日上午,第十二届"影响济南"经济人物颁奖活动在济南龙奥大厦举行。山东重工集团、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与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和济南二机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刚荣获"影响济南"经济人物功勋大奖。"影响济南"经济人物评选自2008年开展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每年一度的"影响济南"经济人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2,(20):7-7
日前,济南二机床为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又一条大型双臂快速;中压生产线(简称5号线)投入试生产。  相似文献   

6.
筱飞 《汽车与配件》2011,(19):47-49
2011年4月11日~1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瑞士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机床制造商参加了展会,国际知名机床制造厂商悉数到场,涵盖主机、功能部件、数控系统、机床电器以及量具、刃具、附件等机床主要展品达数万件,展区面积达12万m2,再次打破了CIMT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论述了聚四氟乙烯导轨板(简称F4带)在机床大修时采用粘接技术,修复导轨达到机床大修的目的,解决了机床大修恢复机床精度的难题,同时为F4带的应用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继华 《时代汽车》2022,(3):135-136
在机床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选择的设计理念较为传统,工作人员会对影响机床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压力、材料硬度以及刚度等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展开机床设计,虽然这种设计方式的效率较快,但是较为刻板,会让设计过程中的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机床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机床的精度问题,如果运用传统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汽车发动机市场对机床的需求是巨大的,对世界充满了诱惑,为了追逐巨额利润,世界机床制造业的顶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据统计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消费了个社会40%的机床,但80%的金额用于进口机床。究竟国产机床与国外高端机床产品有何差足巨,笔者有幸参与了本单位的发动机生产线的规划和设备招标,对此有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大生产使组合机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也对组合机床的使用周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纠其原因主要是机械行业特别是汽车产业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生产作业线日趋柔性化。一方面是为了产品转型须新增一些组合机床,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淘汰一部分不适应的组合机床而造成资源闲置甚至浪费。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尽管产品在不断更新但均有其相似性,因而相应的组合机床也极具有其相似之处,如果对淘汰下来的部分组合机床进行一些适应性改造,则会使其性能更加优化且具有投入少、见效块、浪费少的优点。本文介绍东风车桥襄樊工厂一台闲置的加工8T主减速器壳总成的三面镗削的组合机床改造设计成为一台加工13T主减速器壳总成的三面镗削专用机床的过程,以及改造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新技术(包括PLC控制、使用大圆角刀片),最后谈谈机械行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永恒的主题之一——技改。  相似文献   

11.
为使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能更好地模拟管棚的实际受力状态,基于注浆加固区域的受力特性分析,提出了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考虑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超前支护体系进行受力特性分析,提出可表征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综合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开挖面前方松动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以及初期支护变形滞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将管棚划分为二次衬砌段、初期支护段、开挖无支护段、开挖面前方扰动段和未扰动段;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建立可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影响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并推导了管棚挠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从而验证了构建管棚模型的合理性。基于建立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分析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固区弹性模量可显著减小管棚的变形和内力。管棚的参数分析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增加钢管直径不能有效降低管棚挠度和内力,减小管棚挠度和内力最有效的方法为合理布置管棚的安装间距和采取合理的注浆量。  相似文献   

12.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土为研究对象,在颗粒分析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分散性土的粒度成分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中砂粒含量越多,分维数越小,土的分散性越大;粉粒含量越多,分维数越大,分散性越大;粘粒含量越多,分维数越大,土的分散性越小。  相似文献   

13.
盾构施工中通过不断地调整区压控制盾构姿态,然而在实际中如果将各分区压力参数设置差距太大会发生盾构姿态偏差反而加剧的情况。结合某城市地铁下穿江河段时遇过饱和软土发生沉降的案例,说明在盾构本身出现沉降偏差时,由于区压调整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盾构推力不均匀反而加速盾构下沉的情况,对盾构推进的区压参数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盾构姿态持续下沉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区压过度调整对盾构姿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根据盾构推进压力对于管片的反作用力,从力学角度分析盾构姿态的调整是盾构区压设置的调整原理,阐述盾构姿态形成的受力状态是盾构自身偏转量与成型隧道管片受力不均呈现逆向偏差的结果。二者的偏转量是相反的,当调整区压设置导致成型隧道偏转量大于盾构自身偏转量时,盾构姿态将呈现越纠越偏的现象,即为区压过度调整。该结论指出盾构施工过程中姿态调整的误区,并对盾构施工推进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断层破碎带处隧道沿纵向的变形和受力特征,首先基于筒仓理论和地层应力分布特征,考虑断层破碎带的几何特征和围岩特性,建立了断层破碎带内隧道纵向荷载简化计算模型,并利用应力传递原理进行了求解;其次将隧道简化为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地基梁,利用有限差分理论计算了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变形和受力特征。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埋深、破碎带宽度和倾角变化对隧道纵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埋深越大,破碎带内纵向荷载越大,但纵向荷载的增长速率越小,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小;②破碎带宽度越大,纵向荷载整体越大,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大,最大变形位置越接近于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③破碎带倾角越大,纵向荷载越接近于均布,上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附近变形和受力越趋于对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组合剪力连接件在PBL高度,贯通钢筋直径,孔径大小,栓钉直径对抗拉承载力和荷载-滑移曲线的影响,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组合剪力键模型,通过现有试验对比验证可行性并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增加PBL高度、贯通钢筋直径、开孔孔径、栓钉直径能提高抗拉承载力。其中,增加PBL高度对抗拉承载力的增幅效果并不显著;开孔孔径与承载力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增长关系;当贯通钢筋直径从12mm增加至16mm时,构件的承载力有了显著提升;栓钉直径提升至16mm时,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明显增大;根据叠加原理,建立了组合剪力连接件抗拉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孔景华 《隧道建设》2014,34(3):221-225
某铁路隧道建成运营后,受溶洞区域水压大的影响,岩溶核心段出现衬砌渗漏水现象。为了解决衬砌渗漏水问题,通过在正洞顶部施作引水洞,截取岩溶水,减小作用在隧道衬砌周围的荷载。本文结合某铁路隧道引水洞爆破施工,通过从爆破震动、结构变形等动态监控和土压力、型钢应力、混凝土应变等静态监控,分析引水洞施工期间正洞衬砌结构受力和变形情况,得出爆破震动速度和结构受力都控制在允许标准以内,并且隧道结构变形很小、结构受力相对稳定,说明引水洞施工对正洞衬砌结构影响小,保证了运营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水库滑坡消涨带变形破坏机理,以物理模型试验为手段,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建立3种不同岩层倾角的滑坡消涨带试验模型。通过水库滑坡模型试验材料研制和库水位波动科学控制,实现水库滑坡消涨带失稳过程试验模拟,并从试验角度探讨水库滑坡消涨带变形特征和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初次蓄水过程中,坡表裂缝交角与基岩倾角呈负相关,交角决定了裂缝扩展方向,影响变形发展;滑床倾角越大,交角越小,裂缝越长,变形越大,塌岸越易发生;坡内孔隙水压力滞后性明显,随周期增大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水位波动速率会缩短坡体地下水响应时间;波动速率越大,坡内孔隙水压力变化速率越大,对水下坡体影响最大,坡体内速率差越大,渗透力越大,进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土体结构劣化及水的浮托力是引起滑坡模型前缘破坏的关键因素,而动水压力作用及有效应力减小导致滑坡由局部向整体破坏,呈现典型的多重滑面渐进式牵引破坏模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滑坡消涨带变形破坏机理,可为库水位波动触发牵引式滑坡的演化模式和力学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照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车载储氢瓶中氢气充入质量与氢气状态参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充氢温度对充气结束后气瓶内填充质量与最终温度的影响和环境温度对充气结束后车载储氢瓶内最终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可填充气体质量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减少率越大,最终温度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大;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最终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低。同时该预测模型可以针对车载气瓶内不同的初始条件去预测气源氢气所需的最低预冷温度,为目前加氢站的气源氢气温度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减少加氢站氢气冷却所需能耗。  相似文献   

19.
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必须控制的疲劳破坏形式,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控制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指标。通过实测沥青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与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路面温度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设计温度,提出了以沥青层中间温度作为沥青路面疲劳开裂分析的设计温度和试验条件。通过实测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每小时的路面温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分布规律,对沥青层中间温度与气温、路面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应变响应与温度密切相关,随着路面温度的升高,沥青层底拉应变增大;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与沥青层底拉应变相关性最高,采用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能较好地评价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文坡  张强  杨光武 《桥梁建设》2012,42(1):7-13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其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根据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等原则设计了钢箱梁.横隔板采用空腹桁架式结构,既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又可减轻结构重量、便于施工;在中塔位置采用下横梁与钢箱梁不等高的固结设计,使下横梁内力及钢箱梁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塔梁固结设计增大了钢箱梁的竖向刚度,减小了中塔顶主缆的不平衡水平力;在标准节段与塔梁固结段设置变高段使塔梁固结位置应力传递匀顺;将锚拉板与钢箱梁内纵腹板连为一体并伸出钢箱梁顶板,桥面荷载直接通过纵向腹板及横隔板耳板传给吊索,避免了设置复杂的吊索锚固加劲构造及吊索锚固耳板与桥面板间直接承受拉力的焊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