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粉煤灰与芦苇构建的垂直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系统对有机物和N、P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其对化粪池出水中COD、BOD5、NH4 -N和总P去除率分别为76.0%~91.6%,83.9%~92.0%,75.5%~84.4%,79.1%-89.7%。本试验为建立一种低成本、多效益的废水良性生态处理系统以及为平顶山市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现有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处理回用船舶灰水的重要性.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灰水,在不排泥条件下考察了系统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运行周期为4.5h时,系统出水稳定,CODcr、氨氮、LAS和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51.7%、93.7%和93.9%;膜分离过程强化了系统处理效果.出水水质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同时研究了运行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以及几种膜清洗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处理船舶含油餐饮废水的影响,通过生产油脂产生的废水模拟船舶含油废水的水质特性,搭建小型膜生物反应器陆上试验系统,用光谱仪等仪器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等参数。研究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COD和BOD及氨氮、膜压力、污泥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系统稳定运行了70天。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油脂废水中COD、油、总碳(TOC)和BOD的去除率达8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50%以上;油对膜的污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歇运行的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处理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研究表明,ZBAF对污水温度、pH、船舶倾斜与摇晃、污水水质波动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1.5 h,温度T=30℃,pH=7,曝气量Q=0.16 L/min,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798.86 mg/L,氨氮NH_3-N=56.45 mg/L,出水COD=48.81 mg/L,NH_3-N=14.78 mg/L,去除率分别为93.94%和73.82%;装置承受的最大进水COD=1 361 mg/L;研究发现反冲洗能明显改善出水水质。实践证明,在WCBMBR装置中,将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取代生物接触氧化柜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MBR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催化臭氧氧化-SBR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相比单一臭氧处理和单一SBR处理,此组合工艺可以提高COD、NH_3-N、UV_(254)的去除率。中试实验考察了H_2O_2投加量、臭氧投加量、p H对COD、NH_3-N、UV_(254)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 H为9、H_2O_2投加量为9.4 mol·L~(-1)、臭氧投加量50mg·min~(-1)、反应时间120min,此条件下,水样可生化性从0.15提升到了0.54,再经过SBR工艺后,最终COD、NH_3-N、UV_(254)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5.6%、78.3%、74.5%,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二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歇运行的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处理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研究表明,ZBAF对污水温度、pH、船舶倾斜与摇晃、污水水质波动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1.5 h,温度T=30℃,pH=7,曝气量Q=0.16 L/min,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798.86 mg/L,氨氮NH3-N=56.45 mg/L,出水COD=48.81 mg/L,NH3-N=14.78 mg/L,去除率分别为93.94%和73.82%;装置承受的最大进水COD=1361 mg/L;研究发现反冲洗能明显改善出水水质.实践证明,在WCBMBR装置中,将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取代生物接触氧化柜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复合式氧化沟工艺来处理城市废水,主要对系统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HRT为20h时,系统对污染物有更高更稳定的去除效果.COD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4%,NH3-N的去除率也可达到87%;并且系统对冲击负荷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在125.30~492.00mg/L和20.00~32.91mg/L较大范围内波动时,系统对它们的去除率都能保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到97%和98.7%,使出水COD、BOD5和NH3-N浓度分别维持在3.74~47.01mg/L和0.28~3.26mg/L的范围内,均远小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西江 《水运工程》2022,(S2):59-64
作为一项新兴水处理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文以白洋淀生态清淤三期工程为实例,针对项目需处理水量大、周期短、占地有限等工程难点问题,对该项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得出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污染水处理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9.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中试,采用日处理水量40m3/d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92h,系统出水水质稳定,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要求。研究得出悬浮填料填充比为35%较适宜,系统对COD、氨氮等的去除效果较好。课题为国家建设部"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节地型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3ZX07314-003-03)"。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镇江市金山湖湖水的水质配制了模拟湖水,考察了小球藻、栅藻、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对模拟湖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筛选出小球藻作为优势藻种.文中研究了小球藻的初始密度对模拟湖水中TN、TP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初始密度为5×106个/m L时对TN、TP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在72 h内去除率分别可达55.1%,96.2%和55%.文中还对藻菌共生体系修复模拟湖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藻菌体积比为1∶2时,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2.4%,97.2%和96.2%.结果表明:藻菌共生体系可有效地对富营养化湖水进行异位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