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胶结料是高等级道路路面的主要建筑材料,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其是一种复杂的热流变材料,常规试验方法不能很好地测出其低温性能.利用MTS(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对4种沥青胶结料进行深入试验研究,探讨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TS试验是评价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对更好地了解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是否满足高模量沥青技术要求,选择六种常用沥青胶结料,分别采用针入度、黏度、SHRP和沥青胶浆DSR试验,分级评价沥青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复合改性湖沥青和岩沥青满足高模量沥青的技术要求。单一改性沥青湖沥青、岩沥青和硬沥青的黏度和累积变形不符合要求,其性能相对较差。针对高模量混合料设计时,对普通胶结料性能,必须考虑添加剂改善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1.8%剂量MQK-1D乳化剂、3.5%PC-1468SBR胶乳改性剂、X-70#明色沥青,通过德国进口的AF 90S/2H-12胶体磨制备明色改性乳化沥青,与SK-70#基质沥青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明色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用作明色改性稀浆封层或明色微表处混合料的胶结料,在彩色路面铺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薄膜老化试验和离析试验开展了桥面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的施工耐老化性和储存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老化后质量损失小于1%,5℃延度和锥入度变化显著,可作为评价抗老化能力的关键指标.含填料的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储存热稳定性较差,存在离析问题.现场长时间高温加热易导致沥青严重老化.  相似文献   

5.
刘颖 《公路交通技术》2012,(1):32-35,39
对底面层浇筑式沥青混凝土(GA)加上面层改性沥青SMA这一钢桥面典型铺装结构进行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优化,研制出一种用于钢桥面SMA铺装的胶结料—高弹沥青,开发出一种可以有效降低GA施工温度的专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对高弹改性SMA以及聚合物改性沥青GA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高弹改性沥青SMA10的-10℃低温弯曲破坏应变达到11 596.8με,比SBS改性沥青SMA10高约50%,疲劳寿命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约20倍;聚合物改性沥青GA10相比岩沥青改性沥青等GA常用胶结料,在油石比降低5个百分点并保证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基础上降低拌和温度40℃,且60℃静态贯入度、动态贯入度与岩沥青改性沥青GA10、湖沥青改性沥青GA10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普遍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因其施工时较高的拌和、压实温度不利于环保、节能,而且会因高温老化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缩短路面使用寿命.文中通过在胶结料中加入Sasobit改性剂,降低胶结料粘度、针入度和感温性,提高胶结料抵抗高温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添加剂掺量对SBS改性胶结料性能指标影响规律,进一步验证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加入沥青胶结料后对相关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掺量增加,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性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抗变形能力优于原样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8.
对4种高模量改性剂制备的高模量沥青胶结料进行常规性能和PG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和70号沥青,低温性能不如SBS改性沥青,与70号沥青相当。在总结国内外高模量沥青胶结料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高模量沥青胶结料评价指标的建议值:25℃针入度为20~50(0.1 mm),软化点大于70℃,满足PG76—16性能分级要求,且60℃条件下原样沥青的G大于10000Pa。  相似文献   

9.
沥青胶结料低温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弯曲梁试验并不能全面反映沥青胶结料低温抗裂性能,有必要配合直接拉伸试验。研究利用MTS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对4种沥青胶结料进行了深入的直接拉伸试验研究,探讨了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胶结料低温直接拉伸试验的峰值力与温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低温直接拉伸试验可以作为弯曲梁流变仪试验的补充,它对更好地了解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介绍了用微波能量法来模拟沥青胶结料老化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6个对比试验的结果,对微波能量法和"RTFOT PAV"两种常用的沥青胶结料老化方式的可交换性进行探讨,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胶结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水性环氧树脂的水溶性及稀释稳定性,并标定了乳化沥青中乳化剂含量,通过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及3大指标试验测试了乳化沥青相关性能,通过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改性制得水环氧乳化沥青,测试了其抗剪、抗拉拔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界面粘结力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高施工温度不应高于60℃。  相似文献   

12.
针对预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对不同温度下PmB沥青胶结料的老化性能以及重熔前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B沥青胶结料老化温度低于200℃时,沥青的性能相对稳定,重熔后沥青胶结料性能仍满足技术要求;重熔后的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基本不受影响、高温稳定性提高、空隙率上升,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仍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凯  何霁微 《中外公路》2020,(2):249-253
为了在不影响岩沥青(BRA)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基础上改善其低温性能,该文拟使用丁苯橡胶(SBR)与BRA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向BRA改性沥青中添加不同类型(胶粉和胶乳)和掺量(0、2%、4%、6%、8%)的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低温弯曲梁试验(BBR)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同时根据TFOT和PAV试验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老化处理,并通过对比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旋转黏度试验(RV)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的试验结果揭示两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就低温性能而言,SBR胶乳的改性效果优于SBR胶粉。BRA改性沥青优异的高温性能几乎不受SBR胶乳的影响,但当其掺量达到或超过6%时表现为抗车辙性能的降低,且降低了沥青胶结料的抗老化性能。综合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建议SBR胶乳/胶粉的掺量为4%?6%。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PG等级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技术要求与制备方法,对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设计、性能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目前高PG等级改性沥青材料研究工作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表面活性技术的温拌沥青胶结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SBS改性沥青胶结料添加EvothermTM-DAT温拌剂前、后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性能试验发现,基于表面活性剂ErothermTM的SBS温拌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同SBS改性沥青相差不大,高温性能要优于SBS改性沥青,温拌剂的加入并没有降低原样SBS改性沥青的性能等级.  相似文献   

16.
以慢裂快凝型明色改性乳化沥青为胶结料,将其与满足规范要求的浅色粗细集料、P·042.5白色水泥及增白剂粉料组成混合料,并与自来水拌和成型明色稀浆混合料,对其施工性能、路用性能、表观特性、表观亮度等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明色稀浆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及路用性能,其路表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摆值、渗水系数等指标均满足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在橡胶沥青中采用不同掺量裂解剂制备裂解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持续时间条件下,测试裂解橡胶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135℃黏度性能指标。对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裂解剂掺量条件下的沥青胶结料混溶体系的反应状态,从而为后续工程中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器具之间粘附作用,避免传统隔离剂对混合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开发出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通过隔离效果试验、隔离剂对沥青胶结料性能影响试验和隔离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试验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相比于目前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常用的植物油隔离剂隔离效果明显且更为持久,同时该隔离剂的加入对于沥青胶接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影响十分有限,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沥青胶结料的路用性能,探讨了纳米炭黑粒径对沥青胶结料老化前后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老化前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旋转黏度以及薄膜烘箱加热短期老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炭黑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短期抗老化能力以及降低温度敏感性;随着纳米炭黑粒径的增大,纳米炭黑沥青25℃针入度增大、15℃延度逐渐减小、软化点略有提高、针对度指数PI值与60℃旋转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短期老化残留物25℃针入度比与15℃延度及其比值逐渐减小。基于综合性能最优角度出发,建议采用N220纳米炭黑对沥青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研究了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胶结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认为混入的矿粉、残留的三氯乙烯及不同回收方法会对回收沥青的性质造成影响,并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黏度等试验,验证了不同矿粉与三氯乙烯残留量与不同回收方法对回收沥青性质的影响程度,以此为基础通过抽提回收试验得到了回收沥青,进而研究了再生剂掺量对于回收老化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