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车辆基地运维效率和降低成本,在整体考虑车辆基地业务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数据层、计划层、调度层和决策层的地铁车辆基地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逻辑架构;采用类图和时序图描述了车辆基地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软件架构,并在Windows上采用C#语言实现.目前,该平台已在成都地铁某线的车辆基地实施,实现了对车辆基地业务的智能化管...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维难度大、人工维修经验局限、智能运维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设计一种融合车辆、工务、供电、通信、信号与车站设施设备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智能运维平台。从业务需求出发,对平台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进行设计和阐述,实现实时监测、资产管理、智能运维及智能决策等功能,对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和数字化保障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铁路数据通信网运维过程中缺乏IP地址的自动化准入和管理手段、CE交换机故障自动识别手段,以及对数据网设备、业务流量、IP地址的统一监测手段等问题,提出以综合运维、全网可视化、运维模型、IP画像等4种智能运维方法,实现更智能、更全面、更安全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IP地址级的流量监测及分析、安全准入,及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模型分析,实现数据通信网的集中管控和智能运维,以及异常流量、网络风暴、非法接入等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地铁运维平台的智能化,需要将分散在各个专业系统、各个站点的"数据孤岛"打通,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融合。本文针对智能运维平台的应用,提出了3种不同的基于ERPS协议的环网架构,分析并计算其可靠性水平;通过实验室测试,对比每种环网架构的收敛性能指标,给出3种环网架构在地铁建设中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5.
为方便通信专业掌握设备运维状况,优化通信设备运维流程,依托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开发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简要介绍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架构,概述通信智能运维业务分析和应用功能设计,总结实现应用功能所采用的数据接入、地理信息应用和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开发设备综合监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故障智能诊断等功能,通信专业现有各类数据进一步得以综合利用,并以灵活多样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为通信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直观的信息和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已集成到电务大数据平台中,现场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动车组部件故障诊断和预测的业务需求,依托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系统,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铁动车组智能运营维护(简称:运维)算法研究平台中构建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介绍了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算法研究平台的架构,以及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并以高铁动车组客室空调为例,选取客室空调相关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影响客室空调健康状况的特征,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健康度数据标注,作为客室空调健康评估模型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分析目前信号维护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设计建议。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情况,打破各线路间信号维护支持系统信息壁垒,从线网资源共享及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重点对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功能需求、运维场景、整体架构、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对线网信号系统设备运维信息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统计、数据挖掘及展示进行总体分析,给出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速铁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运维管理现状,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规范,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研究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着重介绍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桥梁传统运维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桥梁运维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朔黄重载铁路桥梁管养特点,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实时、动态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基于平台管理的新型感知、智能算法、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技术与运维作业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桥梁构件单元化和唯一化,实现基于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的桥梁全寿命周期信息关联与数据交互,形成重载铁路桥梁智能运维闭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际运维需求,提出了基于全要素、全过程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场景,详细介绍了车辆健康管理、轨旁智能检测、车辆检修管理、智能场段管理和智能总控中心这五大子系统的落地实施模式.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价值.该系统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全过程数据...  相似文献   

11.
铁路人像检索平台建立之初,对业务地址的管理是通过Apollo配置中心手动修改的方式完成。操作流程复杂,运维效率低下。流量智能导航可以有效解决业务地址的均衡调度问题。文章描述人像检索平台的功能组成与技术架构,指出既有平台的运维效率低下与流量调度不均衡等问题;通过配置改造,形成业务路由地址池,并以各车站预估的日客流量作为参考,提出车站的等级划分,形成车站权重值;设计依托权重的流量智能调度策略。业务流量智能调度的实现,简化了运维工作,使得人像检索平台的业务流量调度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量运维数据的风险预测和风险防控是铁路数据中心实现智能运维的基础性工作。围绕铁路数据中心智能运维需求,研究智能分析方法,依托铁路数据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服务能力,使用平台提供的数据预处理及模型训练、模型部署等工具,建立容量趋势预测、基于日志分析的风险预测、运行异常预测、施工风险预测等不同运维场景风险预测模型,完成模型训练、调优和测试,最后将通过实验验证的模型进行发布和上线更新。建立基于海量运维数据的铁路数据中心风险预测与防控系统,可以通过运维经验积累来改进评估指标和预测模型,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及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帮助运维人员快速聚焦主要问题,有利于保障铁路数据中心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夯实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运维面临越来越大压力.介绍了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的平台架构和主要功能;结合青岛地铁的应用实际,总结了该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成效.该智能运维系统能够处理海量的设备监测数据,运维管理人员可根据现有和将来的运维需求灵活扩展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运维面临越来越大压力.介绍了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的平台架构和主要功能;结合青岛地铁的应用实际,总结了该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成效.该智能运维系统能够处理海量的设备监测数据,运维管理人员可根据现有和将来的运维需求灵活扩展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 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 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 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 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轨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开发周期长及应用质量不高的问题,文章从需求和现有技术水平角度对智能运维系统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以业务模块为主线,采用中台、微服务架构和MVC开发模式建立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框架,即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协议和规范,实现数据管理、业务模块和可视化功能的解耦,多专业团队基于开放的系统架构可实现模块的快速协同开发,有效解决开发效率和应用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正"电务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通过技术方案评审2019年5月9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科信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务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技术方案评审会。与会专家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对技术方案和研究报告的汇报,经认真讨论,认为技术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功能设计、数据采集方案、网络方案、安全方案、设备与软件配置等内容,方案全面、架构合理、功能明确、技术可行,可指导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趋势和城轨信号系统运维现状,基于大数据平台并采用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研发了一种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城轨信号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城轨信号系统的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健康管理与运维管理等功能,为信号设备生产作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能够有效减少运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铁路各项业务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环境日趋复杂,为保证铁路关键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铁路正常运营,亟需加快铁路IT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以全面支撑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信息中心)高效地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系统自动化运维技术。海量运维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是实现智能运维的基础,文章立足于当前铁路信息技术环境演化和运维现状,通过对铁路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全面分析各类监控对象运维数据采集需求,为铁路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可靠运行,减轻设备维护人员工作强度,设计并实现了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简称:运维)平台。该平台基于Spring Boot+Vue的集成开发框架,实现设备在调试、运用到报废整个运营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利用SNMP、SSH、WMI、Syslog和JDBC等协议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基于客户端代理模式实现文件传输功能;搭载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相应的智能化分析模型,为设备管理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借助可视化技术实现设备监测数据的直观展示。该运维平台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黄骅港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设备的维护效率、降低设备运维管理强度,为制定系统设备的运维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