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柏正 《运输车辆》2012,(15):105-105,108
任何一个好的产品,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客车是动态运行的机械,不同的驾驶员其燃油消耗可相差10%,机械使用寿命的长短也非常悬殊,同一班线上的客车,有的离合器使用寿命达140万km,而也有客车1个月内2次(同一驾驶员)在上海市区发生离合器故障抛锚,可见驾驶员的操作至关重要。以下是3例因操作不当导致客车损坏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汽车离合器的作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实现平顺换挡,防止传动系过载。汽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不仅与设计、材料和维修保养有关,更主要的因素是驾驶员的操作使用,尤其是新驾驶员或代班驾驶员的不当操作极易损坏离合器。优秀驾驶员操作的客车离合器摩擦片和压盘总成可使用70万-80万km及以上,但对于有些不良操作习惯的驾驶员只能使用几万千米,  相似文献   

3.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离合器使用频繁,减小离合器踏板力,使变挡轻快,是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的重要方式.现代客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前置后驱和后置后驱2种布置形式.为提高客车的安全性和操纵性,越来越普遍采用带助力器的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此类操纵系统一般为压缩空气助力和液压传动.  相似文献   

4.
金柏正 《驾驶园》2016,(4):74-75
对于营运车驾驶员来说,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是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节能减排、优质服务的前提和主要举措。不同的驾驶员其营运客车的燃料、轮胎消耗与维修成本相差20%以上,而且车辆的行车事故、车辆故障率、抛锚率也是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职业驾驶员的素质,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迫在眉睫。因营运驾驶员不良驾驶操作习惯造成交通事故、机械事故、过度物料消耗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及安全生产、服务投诉,也造成大量的运行成本消耗。剖  相似文献   

5.
汽车离合器是依靠摩擦力来传动发动机扭矩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踏下和松开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分离和结合,因此离合器操纵系统对实现离合器的预定功能其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在中、轻型汽车上广泛采用机械式或液压式操纵机构;在一些重型汽车上,在机械式或液压式操纵机构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助力装置,以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如果操纵系统的操纵力过大或效率不高,除了易造成驾驶员的疲劳之外,还会引起换档不到位、摩擦片烧毁,造成车辆故障发生,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柏正  杨承明 《商用汽车》2012,(19):123-124
任何一个机电产品要发挥其最大功效,正确使用是关健,尤其是运营的大客车,驾驶员的操作习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使用寿命和运行成本等方方面面.一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很平常、理所当然的动作和习惯,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这些隐患轻则造成车辆机械损伤,重则会引发交通事故.以下7大误区务必请驾驶员搞清其所以然,从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相似文献   

7.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9,(43):60-63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它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档位,控制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档手柄的摘档与挂档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档过程的操纵自动化。AMT保持了原有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常用的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比较,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制造、工作可靠及操纵方便等优点,尤其是其省油的特点适合于我国大、中型客车和中重型载货车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艾里逊AT545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大客车上的匹配情况,该型变速器主要适配于车长10m-11m,满载质量小于135000kg,发动机最大功率小于120kW,最大扭矩小于550N.m的车型,配装自动变速器的客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汽车离合器损坏频繁的弊病;减轻了起步,换档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机械冲击;使驾驶员操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并且还有发动机转速高,气路充气足,制动可靠,起步迅速,加速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一是踏放离合器踏板“拖泥带水”。有的驾驶员在驾车时总无意识地踩踏离合器踏板,导致离合器经常处于半离合状态。长此以往,不但降低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尤其是在上坡时易造成汽车行驶无力,加之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容易造成离合器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0,(5):34-34
YS6120DG是一款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的纯电动城市客车。最主要特点通过电网充电来保持动力.实现汽车的”零排放”。该款客车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没有变速箱.驾驶员无须频繁切换挡位和踩离合器.有效降低了驾驶员工作强度,使驾驶过程变得轻松;车内外噪音明显降低,乘坐环境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1.
为精确优化系杆拱桥的吊杆内力,提出基于响应面法的系杆拱桥吊杆内力优化方法,优化过程包括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响应面函数拟合和内力优化。以一跨72m系杆拱桥为例,选取各个吊杆初始内力作为自变量,系梁、拱肋的关键截面弯矩以及系梁关键截面位移和结构应变能作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点试验设计,采用显式响应面函数拟合结构静力响应值与吊杆内力间复杂的隐式关系。确定目标函数和多约束条件,采用优化软件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吊杆内力进行优化分析,给出了成桥在多约束条件下的吊杆最优初内力。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系杆拱桥吊杆初内力进行优化,为系杆拱桥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技术进行路面修复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加以介绍,着重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修复路面时对关键步骤的把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汽车遥控钥匙在使用时,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产生的脉冲电流容易对遥控钥匙内部芯片造成破坏,降低钥匙使用寿命,但目前ESD对钥匙芯片的失效机理以及后续的优化方案研究较少,从而导致遥控钥匙使用过程中极大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本文以汽车遥控钥匙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钥匙静电失效形式,针对遥控钥匙静电失效问题研究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遥控钥匙失效形式:静态电流呈数量级变大,电池电量快速耗完,无遥控功能;通过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外喷三防漆和PCBA加TVS管可以有效解决钥匙ESD耐压能力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确评估NEDC循环油耗是整车性能开发、匹配的重要环节,为研究影响整车NEDC油耗的发动机关键工况,以NEDC循坏工况特点为基础,借助CRUISE计算平台,制定发动机关键工况判断策略,以某国产车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关键工况对整车油耗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发动机关键工况油耗相同,其他区域油耗不同的情况下,NEDC油耗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1.39%,发动机关键工况统一调整5%时,NEDC油耗最大变动幅度达到1.82%,单独调整关键工况油耗5%时,NEDC油耗最大变动幅度达到0.5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量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实践工作的总结,发现这项技术虽然有施工快、密实度高、粘附力强等诸多优点,但并非是万能的,也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从过程控制入手,特别是关键过程的控制。为此,对几个关键过程进行逐一的分析和研究。以求能够把握重点关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江特大桥桥墩冲刷防护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江高速公路西江特大桥桥墩冲刷防护工程为实例,系统地分析了该工程冲刷防护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控制中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袋装砂、级配石、块石三层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案及其优化,总结了基于抛投试验的冲刷防护施工组织,并对施工后各结构层的厚度、标高与设计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各结构层袋装砂、级配石、块石的抛填厚度和顶面标高均满足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智能运输系统(ITS)中综合运输及运输管理关键标准。具体如下:在目前的综合运输及运输管理标准体系表中,对一部分显而易见的标准先用定性的方法分析其是否为关键标准,得出第一部分关键标准。然后对剩下的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第二部分关键标准,即先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专家的权重向量表,对所有的权重向量表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综合权重向量,按照综合权重向量确定第二部分关键标准。最后,合并两部分得出综合运输及运输管理关键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杨涅  刘大刚  王明年  于丽 《隧道建设》2019,39(9):1445-1452
现行隧道设计中,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评价是实现隧道施工阶段初期支护动态设计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矩阵位移法建立以关键节点位移为已知量的变形-结构法,即由关键节点的位移值直接反算结构荷载及内力,进而依据规范定量评价初期支护的安全性; 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依托郑万高铁香炉坪隧道进行工程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变形-结构法较之其他以位移为基础的反分析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参数易选取、计算速度快等优点。2)关键节点的空间位置应尽可能均布,并应兼顾特征点,如拱顶点、跨度最大点、墙脚点等,且关键节点的数量应不小于5。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关键节点的数量取7。3)隧道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关键节点的位移监控量测数据,利用变形-结构法进行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of key component sizes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arallel HEVs) using the bees algorithm (BA). The BA is an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tool that mimics the food foraging behavior of honey bees. Parallel HEV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ic assist control strategy were use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The values of the key component size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parameter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BA to minimize the weighted sum of fuel consumption (FC) and emissions, while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satisfies the PNGV constraints. In this research, the software ADVISOR was used as the simulation tool, and the driving cycles FTP, ECE-EUDC and UDDS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FC, emiss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A is a powerful tool in parallel HEV optimiz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component sizes and control strategy, result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FC and emissions without sacrificing vehicle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BA is able to define a global solution with a high rate of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