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别从既有站概况、车站改扩建工程、车站作业量3个方面阐述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方案概况,为了降低对正常运输的干扰、减少过渡工程,根据施工过渡方案的设计原则,结合阜阳北站的运输生产需求、衔接各线车流径路情况,提出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的施工过渡方案,按照4个阶段对新建上行系统各衔接线路进行改建,并且分场逐步实施,进一步对应各阶段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案,为类似大型站场的改扩建工程施工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京九线实现电化后,特别是2011年实行新运行图以来,阜阳北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越来越大,解编能力全面紧张.而区域路网仍在不断发展,沿线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等大宗货物的需求稳步增长,阜阳北编组站扩能越来越迫切.文章针对既有存在的问题,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合理的车站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出发,对阜阳北编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编组站运输分析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功能、总体结构的基础上,以阜阳北编组站为例,介绍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实现过程.编组站运输分析自动生成系统的应用,可减轻人员劳动强度,为车站行车和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车流信息,从而提高运输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4.
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将原三级四场规模的站场扩大至三级八场并同步配套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及既有下行解编系统整治工程。通过对阜阳北站既有站区供配电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基于阜阳北编组站扩容改造后的全站负荷计算,依据"尽量利旧"原则,从供电系统、一级配电系统及低压配电系统全面探讨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并在35/10 kV变配电所低压侧无功补偿中引入电缆充电功率与传统容性无功功率补偿结合的无功平衡方案,以加强对编组站用电负荷功率因数的控制。通过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设计流程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探讨形成流程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合肥东编组站是华东路网重要的编组站之一,衔接华东二通道、宁西线、合九线等重要路网干线。随着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合肥东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既有场站能力已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迫切需要对合肥东编组站进行改扩建。通过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进出站线路布置等方面,对合肥东编组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深入分析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站能力和作业时间的影响,提出通过调整车场分工、优化相邻编组站车流组织、优化折角车流在站内的组织、组织好列车反接和反发、减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数量,来降低车站的重复改编作业,从而提高车站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武汉北编组站主要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北编组站衔接京广、汉丹、麻武线,是目前既有和在建的亚洲规模最大编组站。结合车流特征,通过对编组站正线位置、车场轴线设置、直通车增减轴方式、折角车流处理等主要方案作了深入探讨,在吸取传统编组站站型优点和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不断优化的运输组织,同时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省用地等目标。  相似文献   

8.
秦飞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3):14-15,19
以典型的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为对象,从运输组织和编组站线路场别的合理设置两方面着手,提出了减少折角车流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的菱形交换场,以达到减少折角车流,编组站车流畅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大军 《铁道工程学报》2022,(10):77-81+104
研究目的:针对襄阳北编组站衔接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不一致、没有预留上行系统条件等问题,对编组站上下行系统作业分工、平面布置、折角车流、线路疏解和施工过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新的思路。研究结论:(1)襄阳北站上下行系统采用不平衡作业分工,可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和设备,减少对运营的干扰;(2)采用反到进路将西北向折角列车引入上行出发场进行列车增减轴作业、上下行系统各3条调车线兼交换线组成交换场进行折角车流处理,可有效缩短列车在枢纽内的作业行程,减少机车取送车次数以及对其他技术作业的干扰,提高车站作业效率和能力;(3)施工过渡设计减少联锁软件过渡次数,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消除安全隐患;(4)本研究结论可供新建或改建编组站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苏杰 《上海铁道科技》2007,(4):59-59,50,89
阜阳北站是京九、阜淮、青阜方向的车流主要集聚点,衔接着两淮矿区和华东二通道,站型为三级四场,驼峰设备采用TW-2型组态式自动控制系统,驼峰作业方式为双推单溜,今年"4.18"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车站日平均办理量近17000辆,其中有调量近10000辆。随着车流的增大,驼峰解散作业过程中三部位超速对车站的影响也越大。超速车辆会直接导致车钩损坏、车辆破损、货物装  相似文献   

11.
车流不均衡现象的表现形式日渐明显且复杂程度加深,对阜阳枢纽的影响波及面越来越大,加上阜阳北站的客观运输条件,编组站阶段性堵塞现象越来越严重.为适应不均衡车流的运输环境,确保阜阳枢纽的畅通,需要在运输组织上采取综合措施,快速消除不均衡运输的影响,实现运能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路网、区域性编组站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15个路网性编组站和17个区域性编组站目前的主要设备及能力状况;指出了编组站在整体布局上、与区间能力及内部各系统的能力协调上、编组站的改扩建及自动化改造中、编组站的设计观念必设备的维护维修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车流不均衡性加剧的原因,并指出车流不均衡性的加剧是目前编组站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了运输新产品的开行对编组站的影响,收集了全路受影响较大的八个编组站的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着重对到达注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参数ф、ψ来描述车流的不均衡程度。研究结果比较表明,目前车流的不均衡程度已十分严重。文章从编组站的布局及编组站自身两方面,提出了消除不均衡影响的对策;分析研究了编组站为适应我国铁路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家屯编组站是沈阳枢纽内的路网性编组站,既有为双向三级六场站型,在哈大电化引入沈阳枢纽改建工程中,对苏家屯编组站的下行系统进行了改造。本分析了苏家屯编组站的现状,根据其车流性质和作业量,确定下行系统的改造方,并阐述了其设计特点及值探讨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杭州枢纽编组站布局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利用概率论原理,对乔司编组站增设到达场后反接列车对驼峰能力的干扰进行了计算,估算了改扩建后乔司编组站的能力;对两站编组功能合一的谩想提出了建议;并结合车流现状,对过渡期的车流组织方案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贵阳南编组站经历次改扩建后逐步形成右侧行车方式布置的双向二级五场半自动化驼峰编组站的特殊站型,通过分析车站既有设备与分工、车站两端引入正线的换边与疏解、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并对左、右侧行车方式的方案进行比较,推荐在近期运量增长不大的前提下,维持有右侧行车方式布置方案,远期随运量和作业量增加时再按左侧行车方案进行改扩建。  相似文献   

16.
王倩 《铁道建筑技术》2008,(Z1):245-248
结合昆明枢纽的总图格局,针对编组站解编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分散作业和集中作业两个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缺点分析,择优推荐集中作业,改扩建昆明东编组站为双向三级六场站型方案。  相似文献   

17.
贵阳南站站改过渡期的运输组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南编组站改扩建及枢纽客车外绕线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增强西南地区铁路运输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贵阳南新编组站基于原址改扩建,区别于新站场建设,具有施工过渡期长、施工与运输干扰大、行车设备变化频繁的特点。贵阳南站针对站改特点,提前介入,通过设备能力解算与运营组织优化,使过渡期开通的下行系统短期内形成能力,提高车站的作业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柳州南车站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4):F0002-F0002,F0003,F0004
<正> 柳州南车站位于湘桂、黔桂、焦柳三大干线的汇合点,负责衡阳、贵阳、怀化、黎塘4个方向车流的解编任务,是南宁铁路局唯一特等编组站,素有路局"心脏"之称。车站为纵列式三级三场。下辖柳州东站(一等货运站)和3个中间站。  相似文献   

19.
阜阳北站是我国铁路网中重要的路网性编组站,为适应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在该站已完成"三级八场"硬件扩能改造的基础上,针对阜阳北站存在的机车交路较长、机车与车流不匹配、折角车流转场困难、存在违编车流等问题,分析提出提升阜阳北站作业能力对策,即:优化运行图结构,调整车流径路,重新划定分界口,调整机班值乘交路,优化站场输送折角车流,加强违编车流管理等,进一步提高阜阳北站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太原北编组站是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太原钢铁公司服务的工业编组站。针对近年来车站厂停时间不断增大,分析车站厂停时间指标,提出了相应的设备扩能改造、优化厂内作业和强化车站运输组织等措施,以达到加快编组站车辆周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